中國品牌靠什么參與國際競爭?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6/7 13:21:21
近日,一項權威調查顯示,在智能手機方面,中國消費者更青睞國產的華為手機而不是蘋果手機。
品牌是企業競爭力的綜合體現,意味著實力、知名度、美譽度。華為超越蘋果成為消費者更喜愛的品牌只是中國品牌發展的一個縮影。相較前幾年國人去國外瘋搶馬桶蓋,這幾年國人對國貨的認可度明顯提高。與此同時,很多中國品牌也開始逐步走出國門,在全球化市場中參與競爭,并且擁有了一席之地。
品牌評級機構Chnbrand日前發布的2018年(第八屆)中國品牌力指數(C-BPI)品牌排名和分析報告指出,2018年C-BPI的159個品類第一品牌,70%由中國品牌獲得,達到了8年監測的歷史最高值。這意味著中國品牌和國際品牌的差距在縮小,而且在許多領域中國品牌已經領先國際品牌。“讓世界愛上中國造”不再只是一句口號。
以格力、華為、徐工、長城潤滑油等這些在本行業具有代表性又享譽全球的中國品牌為例,我們可以剖析中國品牌形象變化背后的原因。
一提到空調,公眾就會想到格力,格力空調銷量連續13年領跑全球;華為的產品則遠銷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很多地方的品牌影響力可以與三星、蘋果抗衡;徐工的產品則進入了由國外企業長期把控的工程機械中高端市場,水平定向鉆、壓路機更是出口到了美國。而長城潤滑油之所被拿出來比較,則是因為這樣一個低感知、低關注的品牌在前不久的“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中大放異彩。5月初,在中國石化舉辦的“為中國品牌加油”啟動儀式上,長城潤滑油等11個品牌被評為優秀產品品牌;此后,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品牌發展論壇”發布的“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顯示,中石化旗下的長城潤滑油榜上有名,品牌價值位列行業第一。
觀察這些品牌,不難發現,不管是什么品牌,能夠贏得消費者信任,首先得有高品質的產品。無論是格力、華為,還是徐工、長城潤滑油,無不在高品質上下功夫。以長城潤滑油為例,其產品共獲得中國專利634項、獲得國際認證286項,已經能夠“上天入海”,應用于航天、高鐵、海洋等多個高精尖的領域。
除了產品質量過硬之外,好的服務也不可或缺。長期以來,中國品牌在跟國際品牌的競爭中,服務都是一大短板。而格力、華為、長城潤滑油這樣的品牌開始嶄露頭角,正是在服務上對標了國際品牌。比如,早在2005年,格力空調就將工作重點轉向售后服務,率先在業內推出“整機6年免費包修”政策;長城潤滑油則建立起了全國乃至全球的服務網絡,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球20多個主要港口設有服務網點。
出門在外靠朋友,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品牌想要立足,合作共贏都是最佳的出路。中國品牌能夠驚艷世界舞臺,也得益于他們那些世界級的合作伙伴。格力、華為、徐工、長城潤滑油等品牌均在世界范圍內與一些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
制造興國,品牌強國。品牌是大國之間國力對照和較量的主要載體之一。一個國家實力強大與否,不僅依托于制造業的實際水平,也依托于是否在科技、制造等領域擁有全球頂級品牌。我們期待,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在國際舞臺上展現自己,打出一張張耀眼的“中國名片”。(原標題:中國品牌靠什么參與國際競爭? 記者:楊召奎)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閱讀:
- ·15個中國品牌入選全球品牌百強(06/12)
- ·2019品牌杭州·生活品質總點評發布(05/13)
- ·品牌競逐戰略能力強者勝 茅臺進入中國(04/09)
- ·中國品牌日標識發布 促進品牌強國建設(03/27)
- ·中國品牌闊步邁向國際化(02/28)
- ·劉平均:鼓勵自主創新 聚力品牌經濟(12/25)
- ·以品牌刷新中國顏值(12/24)
- ·世界品牌500強揭曉 37個中國品牌入選(12/22)
- ·杭州榮獲“品牌中國” 雙金譜獎(08/23)
- ·第五屆中國品牌節將于8月8日在北京舉行(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