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客、58同城、房天下、房途網四家網上房源發布平臺被約談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6/19 13:34:37
6月14日,市住保房管局聯合市網信辦約談了安居客、58同城、房天下等3家網上房源發布平臺負責人。本次約談之前,市住保房管部門已針對房途網發布虛假房源的行為進行了約談。
根據《關于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等文件要求,以上房源發布平臺,嚴重影響了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擾亂了正常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針對網上房源發布平臺
杭州今年5月開始專項檢查
杭州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基本定位,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主動采取措施,連續出臺了一系列調控組合拳,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今年5月,為規范相關企業的房源信息發布行為,凈化市場環境,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杭州市住保房管局下發了《關于對我市網上房源發布平臺開展專項檢查的通知》。
專項檢查為期一個月,對杭州市網上房源發布平臺以及經紀從業人員從業行為進行檢查。
檢查重點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如圍繞掛牌的房源是否已經過主管部門核驗取得房源核驗編碼和二維碼,是否在網站房源信息的顯著位置注明交易平臺認證后的房源核驗編碼和二維碼,是否存在發布虛假房源信息等。
此次檢查包括10余家網上房源發布平臺(包括安居客、房途網、房天下、58同城、房多多以及我愛我家、鏈家、華邦、云房源等經紀機構官網),涉及40余家房地產經紀機構。
打擊發布虛假房源信息行為
約談強調了四點
這次約談內容包括——
多家網上房源發布平臺發布的部分房源存在價格虛假、面積虛假、圖片虛假、描述虛假等情況,責令各平臺十日內完成自查整改。
另外,約談強調了四點:
一、要切實提高認識,按照“誰經營誰負責”的原則,落實主體責任;
二、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有關規定,切實履行房源信息管理的義務。立即停止傳輸虛假房源信息,并按照住建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文件要求,在發布房源信息時明確標識發布房源核驗二維碼;
三、建立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各平臺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信息發布機制、舉報處置機制、巡查機制、內部問責機制等等;
四、要依法依規經營平臺,確保正確的市場導向。
接下來,市住保房管局還將進一步開展執法檢查工作,嚴禁違規發布虛假房源信息行為,對不按要求整改的違規平臺嚴肅查處。
據統計,杭州市85%的二手房買賣是通過房產經紀公司代理完成。
近期,杭州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官網上,也發布了兩個杭州二手房交易中的違規案例,提醒市民保護好自身利益。
案例1
未經備案從事中介服務業務
中介人員虛假宣傳、服務差、收費不透明
某房地產經紀公司,存在未經備案從事中介服務業務,中介人員虛假宣傳、服務差、收費不透明等問題。
被騙人許先生,在該房地產經紀公司經紀人A推薦下,決定買一套大關的房子,后該經紀人A將業務后續問題轉交給門店經理B,許先生通過B簽訂了委托代理合同及房屋轉讓合同。
許先生和B去銀行辦理房屋按揭手續時,B向許先生提出需支付2000元的按揭代辦費,許先生沒多想便向B轉賬了2000元。房屋過戶后,B又讓他按委托代理合同上的約定支付了5萬元中介費。
這時,許先生發現問題不對。
原來,委托代理合同上約定,房屋過戶完成后一次性支付5萬元中介費,無其他額外費用。而經紀人B卻向他額外要了2000元的按揭代辦費。憤怒之余,他當即向房管部門投訴。
經調查,房管部門對B違規收取費用的行為進行了通報,記入誠信檔案,并責令退還費用。在調查中還發現B并不是該知名中介的員工,也沒有專業培訓證書。
那么,到底如何了解經紀公司和經紀人員的真實信息?如何快速找到誠信、專業的經紀人員?
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監管服務平臺官網上,建立了房地產經紀公司及從業人員的大數據平臺,匯集了全市2624家房地產經紀公司以及46021名經紀人員真實有效的從業檔案,所有從業人員均須經平臺備案,并佩戴由杭州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監制的實名服務牌上崗服務,實名服務牌印有經紀人員唯一的從業編碼及二維碼。
廣大市民通過手機“掃一掃”即可查看了解該名經紀人員的真實從業信息,包括累計成交單數、每單評價情況、動態星級評定、接受行政處罰、行業檢查或表彰情況、參與行業培訓情況等,真正做到信息完善、權威。
另外,在二手房交易監管服務平臺,市民可以通過機構及人員的實名評價排行榜、簽約排行榜、掛牌房源排行榜、紅黑名單信息、投訴情況、行政監管情況等檢索區塊了解經紀公司和經紀人員的信用情況,快速找到誠信、專業的經紀機構和經紀人。
案例2
簽下“陰陽合同”
80萬元余款一直收不回
二手房交易中,“陰陽合同”風險帶來的后果非常嚴重。
“陰陽合同”是指交易雙方就同一房屋訂立兩份以上且房屋出售價不同的轉讓合同。一份用于繳稅、過戶、審批貸款等稱之為“陽合同”;另一份則是交易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稱之為“陰合同”。雖然看似動動筆頭就能省下一筆不小的稅費,但其實這種操作隱藏有非常大的風險!
近日,杭州曹女士看中了一套價值400多萬元的房子,與房東楊某簽訂了定金合同,支付了10萬元的定金,并承諾1個月之內支付首付款200萬元,貸款審批通過后進行過戶手續。
為抓緊湊齊首付款,曹女士委托某中介低價出售自己現有的一套小戶型住宅。沒過幾天,中介經紀人帶了一對張姓夫妻來看房,洽談很順利,雙方以200萬元的價格簽訂了定金合同。
在簽訂轉讓合同時,買家張某打起了感情牌:“能不能轉讓合同只簽120萬,賺錢不容易,這樣操作可以少繳納好幾萬元的稅費。”
曹女士一開始不同意,覺得轉讓合同簽120萬元沒保障,萬一買家反悔怎么辦?這時,買家張某信誓旦旦保證:“沒問題的,我們再簽一個200萬元的補充協議,你的房款不會受任何影響。”曹女士有點蒙,半推半就之下就簽下了“陰陽合同”!
之后,曹女士悔不當初。
原來買家張某支付了120萬元的購房款之后與曹女士一起辦理了產權過戶,曹女士一直催問張某80萬元余款。可張某一直找理由拖延,最后發了一條微信說:“我已支付全部房款。”之后,人就杳無音訊了。
曹女士萬分心急,自己簽了定金合同要買的房子馬上要付首付款,如付不出,10萬元定金將打水漂。
于是,曹女士聯系中介,中介表示也聯系不上人,只能盡量幫忙找找,并建議拿補充協議去法院起訴買家張某。
曹女士聯系張某一直提示手機號碼不存在。曹女士聯系律師,律師表示可以民事訴訟。但是,另一邊,曹女士因不能按約支付自己心儀房屋的首付款,造成違約,將承擔違約責任。
市住保房管局表示,陰陽合同違背了合同訂立的誠實信用原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所簽署的合同自始無效。
另外,陰陽合同中存在的偷逃契稅行為,一旦被稅務部門查出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將會受到補繳稅款、罰款等行政處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的規定:如若偷逃稅數額達到法定起刑標準時,則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陰陽合同所帶來的交易風險對買賣雙方而言是均等的。
無論是做低價格逃避稅費,還是做高價格騙取貸款,一旦買方或者賣方要求以網簽價格進行交易,對方都將陷于困境中。市住保房管局提醒,對于簽訂“陰陽合同”的違法行為,應堅決抵制、立刻舉報。(原標題:安居客、58同城、房天下、房途網 四家網上房源發布平臺被約談 記者:董呂平)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