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杭州連開三場人力資源盛會 新就業形態成了討論的重點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6/29 16:19:01
“目前,人手在減少,人才在流動,人物被爭搶,產業就業結構發生變化。職業技能人才將成為重要的資本。”
昨天,在“2018中國杭州國際人力資源峰會”上,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曉冬在開幕演講上如是說。
從6月27日到29日的三天里,“中國勞動世界的未來”國際研討會、2018中國杭州人力資源國際峰會、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聯盟年會在下城舉行。
據悉,2017年,杭州市集聚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503家,較2016年增加12%;注冊資本32億元,從業人員近1萬人,實現產值279億元;23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產值超億元,11家機構稅收超千萬元。

技術進步會影響就業?
新就業形態將成擴大就業的重要渠道
眾所周知,如今,點點手機,外賣小哥會把外賣送到家,滴滴司機如約出現在接人地點。而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等職業出現,可以說是當前就業領域的新就業形態。
無疑,一方面,這種新形態對勞動力市場產生了深刻影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對勞動者形成替代壓力,“機器+人時代已經到來。”徐曉冬在他的演講里也如是說。
對此,有人力資源方面專家表示,技術進步,機器替代勞動力,在一段時間可能會對一些傳統行業的就業崗位帶來擠出效應,但從長期動態的過程來看,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新的就業崗位不斷涌現,會有越來越多的勞動者獲得新技術,并加入到新技術部門中去,就業結構會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轉變,“各種新的就業形態日漸成為擴大就業的重要渠道。”
人力資源產業發展迅速 去年杭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實現產值165億元
昨天舉行的2018中國杭州國際人力資源峰會,由市人力社保局、下城區人民政府主辦,1300余位企業CEO、人力資源總監以及人力資源方面專業人士,圍繞“洞察·重構——開啟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變革的‘創新密碼’”為主題,探尋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的未來創新之路。
人才是第一資源。各地關于人才的爭搶,也帶動了“海外搶人大戰”的日益升溫,以及人力資源產業發展。
“從我們的數據分析來看,近些年,海歸人數逐年增加,尤其是資深人才回國趨勢上升。”領英中國政府與企業業務總經理林華在會議現場表示,除跨國企業外,大中型民營企業對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正迅速增長。
放眼杭州,當前的杭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視國際高端人才引進工作。昨天會議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發展報告2017—2018年》顯示,截至今年5月,我國已獲批復建立的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共11家,其中一家在杭州。
2017年,中國杭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實現產值165億元、稅收2.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49%。
昨天會上還發布了《2018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50強榜單》,其中,中國入選4家,分別是中智、海峽人力、前程無憂、點米科技;已進駐杭州的有3家,分別是中智和外企德科、萬寶盛華集團。
(原標題:新就業形態成了討論的重點 記者:阮妍妍 通訊員:傅紹權、謝瑩華)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大力推進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09/02)
- ·杭州就業創業再出新政(02/21)
- ·杭州即將出臺新的促進就業政策(01/16)
- ·杭州就業創業新政都將為你助力(10/09)
- ·杭州出臺就業創業新政 21條措施滿滿都(09/26)
- ·《中國海歸人才就業選擇報告》發布 杭(07/03)
- ·人才靠“搶”更靠培養 杭州凸顯人才磁(06/22)
- ·杭州躋身“吸才”第一方陣 杭州“飯碗(07/19)
- ·境外人員在杭就業行政許可自由裁量細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