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經開區:打造國際級“雙創”高地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9/7 13:50:10
金色初秋,錢江之濱涌動著創新創業的熱潮。
9月5日,在位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沙)的大創小鎮,2018“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海外青年走進大創小鎮主題活動暨“創響中國”杭州站啟動儀式隆重舉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海外青年、創客代表、高校和企業代表1000余人匯聚一堂,互學互鑒,共享交流。
這是下沙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杭州國際化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歷經20多年建設,下沙已經從一塊“灘涂地”,逐步發展成為杭州東部的“雙創”高地。尤其是近一年多來,下沙創新生態不斷優化,創新要素不斷激發聚合效應——
這里有聚焦大眾創業的大創小鎮、緊抓生物醫藥產業的東部醫藥港小鎮,還有14所高校、數十所國內外著名科研院所等“雙創”平臺。
這里有“國千”“省千”等國內外領軍人才146名,通過杭州“521”計劃答辯人數位列杭州全市前列。
這里有金沙英才“黃金八條”等重磅政策,提供從初創孵化加速到產業化的全程服務,構建獨特“雙創”生態體系。
而在活動當天,大創小鎮出資1億元人民幣,成立大創小鎮海外青年創業基金,并建立海外青年國際“雙創”基地,意味著下沙“國際化”的進一步深入:聯通海內外,為杭州建設國際化名城貢獻力量。
匯聚世界目光,下沙在行動。
創業國際化——我們的事業在下沙
“2016年我剛來下沙時,公司里只有我與助手兩個人。現在,我們的團隊增加到了50人,今年年底預計將達到100人。我喜歡杭州,喜歡這里的風景,更喜歡這里的創業氛圍。”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杭州術創機器人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及董事長蘇迪爾·斯利瓦斯塔瓦不無感慨。
一般人眼中的“創業”,大多是本地年輕人的創業。而下沙,已率先打造了海內外青年共同創業的氛圍。9月5日當天,下沙將首批“國際‘雙創’青年代表”的榮譽授予表現最為杰出的10位大創小鎮國際創客,來自英國的拉克什·羅斯漢,來自印度的納耶爾·艾哈邁德·阿拉姆等授獎。
“環境很好,交通方便,世界各地的美食,在這里都能找到。”納耶爾說。一年多前,他加入了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杭州研究院合成編碼生物研創中心,主要從事非天然氨基酸的合成。他在創業路上,得到了很多幫助。例如,在2018年度浙江省博士后基金的評選中,納耶爾的研究課題《非天然氨基酸的設計與合成》成功入選擇優資助項目。
“希望在印度讀博士的妻子也能來到下沙工作。到那時,我就把家真正安在下沙了。”納耶爾說,“我還有很多科研夢想要去實現,希望在下沙能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據悉,“創響中國”杭州站后,下沙將在今年9月、10月舉行一系列國際化創業活動,包括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杭州科技論壇暨AI燎原計劃啟動會、硅谷杭州中心啟用暨北美人才創業大賽、“新時代 新創業”中國獨角獸發展論壇、全國高校創業學院院長論壇等。
截至目前,下沙已經成功舉辦二十國集團智庫會議、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浙江省首屆創博會、2017年“創響中國”杭州站等系列高端論壇和活動,營造國際人才創業的濃厚氛圍,全面激發“雙創”新動能。
創新國際化——世界級科研機構相繼落戶
當國內外人才不斷涌入下沙的同時,這里還迎來了另一個“里程碑”——9月5日,帝工先進技術研究院在大創小鎮正式揭牌。這也意味著,下沙多了一個世界級的科研機構。
帝工大學是全球排名前列的一流大學,其醫學院的研發實力與創新能力在歐洲排名前三,長期致力于開展以生物制藥、醫療健康和人工智能相結合的前沿研究。該大學下設的英國國家心肺研究院心臟血管研究中心,曾完成了多個英國國家級重大項目和多個歐盟重大項目。
據悉,帝工先進技術研究院已經引入了落戶下沙后的首個項目——牛津大學的OXSIGHT仿生眼鏡,能夠讓低視力者從“看不見”到“看見”,填補了國內該項領域的空白。
“接下來,我們會將更多的世界級技術引入杭州,并與本地醫院開展合作,進行國內外合作科研、專家培訓等交流;我們還將致力于引進海外一流人才,培育杭州本地的科研人才。”帝工先進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楊光博士表示。
帝工先進技術研究院的揭牌,意味著下沙在世界范圍內創新的步伐繼續加快——
今年4月中旬,下沙在美國硅谷設立了硅谷杭州中心,被定義為“全球資源中轉站”,幫助企業“走出去”“回得來”。
5月4日,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阿龍·切哈諾沃,把杭州諾獎國際創新中心安在了下沙,這是省內唯一的諾貝爾獎國際創新項目。
7月12日,以色列創新中心落戶下沙,年底前將建起首期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中以跨境孵化園。
國際化創新動能齊聚。以大創小鎮為例,目前已建成創新平臺150萬平方米、創新園區30余個,引余企業5000多家企業,包括士蘭集成、立昂微電子、中科極光、網創科技、達內軟件等行業領軍企業,形成較為完整的創新成果轉化鏈條,為轉型升級提供源源不斷的澎湃動能。
人才國際化——出資1億元設立海外人才創業基金
想要國際化創新,就必須要吸引國際化人才。9月5日,大創小鎮出資1億元人民幣,成立大創小鎮海外青年創業基金,著力打造海外青年國際雙創基地,進一步吸引更多國際“雙創”項目落地,幫助海外項目更快更好地成長。
人才一直是下沙的傳統優勢。如今,這里劍指國際化,不斷向海外高層次人才拋出橄欖枝。
2017年,下沙重磅推出“黃金八條”人才新政。其中,對企業引進的高端海外工程師,按年薪的30%給予最長兩年、每年最高30萬元的資助。
下沙對于國際化人才的招引力度還在不斷增加。今年5月,下沙與英中金融家協會,簽訂建立“引才聯絡站”協議,推動海外高層次人才與高契合度項目落戶下沙。
下沙還主動“走出去”,在東京、巴黎等海外城市設立8個招才引智點,并在美國硅谷和波士頓設立3000萬美金的海外基金,助力人才招引。
截至目前,下沙的基金達到17只,基金總規模達到230多億元。下沙科技城積極推進“雙創”金融谷建設,發揮各類基金作用,完善“科技+金融”“人才+資本”等創新發展模式,實現金融資本與優質項目有效對接。
通過大力實施人才集聚等五大“雙百”工程,下沙已累計引進“國千”“省千”等各類領軍型人才146名,通過杭州市“521”計劃答辯人數位列全市前列,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新增數同比增長60%。
生態國際化——“產學研”一體齊聚動能
9月5日,大創小鎮迎來了“小鎮客廳”——國際創博中心的揭幕。走進這里,一層主要功能為大創小鎮規劃展廳、一站式“雙創”服務中心等;二層設有千人規模的國際會議廳,還配有接見廳、貴賓室、多功能會議室等;三層主要功能為會務配套咖啡廳;四層布局為開放式辦公和眾創空間。
通過3年建設,大創小鎮已建成涵蓋從創業苗圃、眾創空間、孵化器、科技園到產業加速器的全過程平臺,并通過“一核、一街、三區、三帶”的規劃布局,打造高端人才匯聚、特色產業鮮明、配套體系完善的“三生融合”國際化特色小鎮。
除了國際化的大創小鎮,下沙還有國際化的東部醫藥港小鎮。截至目前,小鎮累計引育生物醫藥企業300余家,產值規模達250億元,同比增長16.7%。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9家,省級科技型企業102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75家,高層次人才創辦企業86家。
如今,下沙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學研”體系——中國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奧克蘭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國內外高校,都與小鎮“聯姻共建”創新中心,產學研轉化和創新開發進一步加快。
此外,東部醫藥港小鎮還引進落戶浙江省醫療器械檢驗院、國家新藥安評中心浙江分中心,集聚新藥研發、安全性評價、CRO、CMO等一批生物醫藥專業化公共服務平臺,開圍繞項目孵化、成果轉化、技術服務、一致性評價、小試中試的產業服務鏈持續完善,專業化、全鏈條的產業生態體系日趨完善。
(原標題:杭州經開區:打造國際級“雙創”高地 趙路、陶青、糜利萍)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濱江“高度”:創新為先 鍛造國際化(09/25)
- ·創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09/09)
- ·全省30強互聯網項目匯聚杭州上城區 共(09/04)
- ·杭州錢開區智能制造創新創業產業園:打(08/30)
- ·杭州桐廬縣用好“互聯網+” 緩解中小企(08/28)
- ·杭州大創小鎮:“雙創”路上競風流(08/28)
- ·杭州要打造全球創新創業網絡的重要節點(08/19)
- ·持續打造“四個生態” 杭州高新區(濱江(08/16)
- ·大學生創新創業需要“跳起來摘桃子”(07/24)
- ·嘉興平湖獨山港打造小微企業“創新創業(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