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支招防范這十類常見的通訊網絡詐騙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11/20 13:54:30
近年來,通訊網絡詐騙案件發案數占全部侵財案件的比例逐年上升,已成為直接影響刑事犯罪總體形勢的突出犯罪類型之一。據杭州市公安局反欺詐中心統計,今年1-10月,全市通訊網絡詐騙發案數較高的依次是兼職刷單詐騙、冒充客服詐騙、網購詐騙和冒充領導熟人詐騙,占總發案的54.06%。
杭州警方盤點了以下10種常見的通訊網絡詐騙犯罪手段,并提醒廣大市民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如遇可疑情況,可立即撥打110或者杭州市公安局反欺詐中心專線0571-81234567咨詢。
一、兼職刷單詐騙
騙子通過群發短信、求職網站、QQ微信等渠道發布兼職廣告,以高額傭金為誘餌吸引當事人上鉤,要求事主先行墊付保證金、培訓費;或者要求事主刷單,聲稱會返還本金及傭金,待當事人刷單金額較多時,就會以系統卡單、系統錯誤,要求事主繼續刷單或匯保證金,從而騙取錢財。
【防騙提醒】
該類詐騙瞄準的目標主要是大學生、全職太太、小白領等人群。求職者不要輕信網絡上“高傭金”“先墊付”等兼職刷單信息,不要盲目相信輕松獲利的謊言,天上不會掉餡餅。
二、冒充客服詐騙
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市民網購訂單或者銀行卡信息后,冒充電商“客服”人員給受害者打電話,稱之前購買的某物品存在質量問題,要求退貨退款,并可領取賠償金;或者冒充銀行客服人員以信用卡還款異常等理由獲取受害人轉賬驗證碼信息,一旦受害者信以為真,就通過發送鏈接或索要短信驗證碼進行轉賬。
【防騙提醒】
凡是接到任何自稱“電商平臺”的客服電話,只要提到產品質量問題可以領取賠償金的都是詐騙;凡是聲稱銀行客服人員向你索要轉賬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三、網購詐騙
騙子制造釣魚網站,冒充正規購物網站及支付平臺,或通過購物平臺、微博、微信、郵件等渠道發布低價出售商品的信息,當事人信以為真,按照嫌疑人要求通過微信、支付寶、網銀等先行付款,卻永遠無法收到貨物。
【防騙提醒】
網絡購物要選擇正規平臺和網站進行交易,要使用官方指定聯系方式和商家聯系,付款要有第三方賬戶擔保,貨物驗收過以后再點擊確認付款。避免使用QQ微信和賣家私下交流議價,凡是要求使用非官方渠道私下溝通的賣家,要留神極可能就是騙子。
四、冒充領導熟人詐騙
騙子狐假虎威,冒充事主領導、老師、朋友或者政府官員撥打事主電話或者加QQ/微信好友,騙取當事人信任,編造“臨時手頭緊、需要給他人轉賬送禮、發生意外急需用錢、資金周轉、代繳話費、急需繳納子女出國培訓費”等理由,誘使受害人轉賬。
【防騙提醒】
凡是自稱領導、熟人涉及借款、匯款等問題的,可以先咨詢親屬、朋友辨別真偽,可以撥打對方常用號碼或者視頻聊天等方式,核實對方身份后再做決定。
五、辦貸款詐騙
騙子以辦理貸款“無抵押、額度高、利息低、辦理快”為誘餌,一旦受害者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需先付利息、保證金、會員費等名義不斷要求轉賬。
【防騙提醒】
建議廣大市民通過銀行等正規途徑辦理貸款業務,凡是聲稱貸款時需先繳納保證金或中介費、包裝費、返點費的,都是詐騙。
六、婚戀交友詐騙
騙子在婚戀交友等網站上注冊信息或者通過即時聊天軟件,冒充帥哥美女以戀愛、交友為目的騙取受害者信任,后以生病、家里出事、投資失敗、共同投資、共同炒股等理由不斷誘騙當事人匯款。
【防騙提醒】
網上認識,進行婚戀、交友,在未曾謀面之前,絕對不可盲目相信對方,給對方匯款。見面之后,也要弄清楚對方的真實身份和意圖,避免人財兩空。
七、游戲詐騙
騙子通過網站或者游戲界面發布買賣游戲裝備、游戲賬號的虛假廣告,一旦有人上鉤,就會要求事主通過即時性聊天軟件聯系,以新用戶需先交納保證金、充值等名義要求受害者轉賬,又以系統卡、未成功等要求事主多次轉賬操作,后拉黑對方。
【防騙提醒】
買賣游戲賬號應在正規網站、專業平臺上進行,轉賬要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擔保,最好選擇延時轉賬,謹慎選擇私下交易。
八、投資理財詐騙
騙子通過發布虛假信息,號稱“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回報快”,誘使受害人上鉤,冒稱“導師、操盤手”,誘導受害人將錢充值到平臺,或匯至騙子個人賬戶。初期投資,先嘗甜頭,逐步設套,投資加大,本金全虧,平臺關閉。
【防騙提醒】
你看上的是騙子的利潤,騙子盯上的是你的本金。投資理財請到銀行和正規交易平臺進行,凡是自稱有內幕信息、投資導師的,都是詐騙!切勿追求高息回報,謹防被騙。
九、QQ微信詐騙
騙子冒充企業負責人加財務人員QQ微信好友,把財務人員拖入“公司高層”QQ微信群,以支付合同款、保證金、退款等名義,要求事主匯款。
【防騙提醒】
財務人員掌握著較大的資金周轉權限,一旦被騙,涉案金額往往比較大。財務人員一定要嚴守財務管理制度規定,不要輕易點擊、添加陌生特別是涉及公司負責人名字的QQ、微信;接到QQ、微信發來的轉賬匯款指令,必須經過負責人當面、電話或視頻確認核實。
十、冒充公檢法詐騙
騙子撥打電話給當事人,先冒充社保局、醫保局、快遞郵局等工作人員,以涉嫌社保詐騙、醫保詐騙、郵包藏毒等為由,聲稱受害人個人信息可能被冒用;再轉接至“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進一步對受害人洗腦恐嚇;誘騙當事人向安全賬戶匯款,或者以查驗資金名義向受害人索要銀行卡賬戶密碼、轉賬驗證碼信息,騙取錢財。
【防騙提醒】
警方不會通過電話和視頻做訊問筆錄,逮捕證由警方在逮捕現場出示,不會通過傳真和網絡發放,更不會在網上查到。公檢法機關從未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通過網絡查驗資金。凡是電話里聲稱當事人涉嫌犯罪,要求清算賬戶,轉賬匯款,一律是詐騙!
(原標題:警方支招防范這十類常見的通訊網絡詐騙)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每日商報
相關閱讀:
- ·春節將近 這份防騙指南請收好(01/31)
- ·編造“背景” 山寨“部級單位”如何依(01/15)
- ·今年杭州不少公司財務被騙子盯上 20年(10/24)
- ·現在正是招工季 職場“小白”要當心(03/15)
- ·“公安監管局”來電被騙 警方及時幫助(01/22)
- ·突然接到“總監”電話 剛入職場的她被(12/13)
- ·警惕微信新騙局 18位數字付款碼千萬不(12/13)
- ·杭州市反詐聯席辦發布2017年上半年前十(09/29)
- ·陳會計被騙走77萬元后追回 杭州這兩個(08/21)
- ·警惕!騙子冒用95533發短信 里面的網址(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