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增創投機構數量超過北上深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1/25 13:31:01
2018年杭州創業創新的熱點在哪兒?企業服務、文娛傳媒和電商是2018年創業的三大熱門方向。作為新一線代表的杭州,2018年杭州新增創投機構的數量超過北京、上海和深圳,位居第一。

制圖:田蘭芳
這個冬天,資本市場里很多聲音在談論寒冷,但新機會也在萌芽和生長。24日,元璟資本攜手鯨準研究院推出《2018杭州創業創新觀察》,分析一年來杭州創業的關鍵現象。
據數據分析顯示,盡管受行業調整周期影響,包括杭州在內的新一線城市比傳統一線城市呈現出更堅挺的姿態,文一西路沿線優質創業創新企業超過30家,10公里“優質創業創新企業森林”日漸成長。而從行業熱點上看,企業服務持續領跑杭州創新,超過文娛傳媒和電商,成為這個城市的新名片。
杭州創投機構已超1800家
一個城市創業生態的崛起,既離不開良好的政策環境、企業家的智慧和打拼,也離不開資本的助力。
但事實上,自2016年第一季度開始,全國新增創業公司數量逐年遞減,在2018年更出現明顯下跌。融資情況同樣如此,2018年全國融資事件數量只占到了2017年的二分之一。
盡管創投環境持續遇冷,但據觀察報告顯示,包括杭州在內的新一線城市比傳統一線城市呈現出更堅挺的姿態,2016年下半年起,杭州、南京、武漢和成都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新增創業公司數量占全國新增創業公司的比例保持上漲,向一線創新重鎮北上深靠攏。
同時,作為新一線代表的杭州,人均創業熱度自2017年以來一直高于北京和上海。而從融資事件數量上看,杭州早期創業公司融資數量相較于北京、上海,下滑幅度更小。
從全國VC機構的數量上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為全國前四強。杭州的創投機構起步較晚,但一直在追趕。
觀察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注冊在杭州本土的創投機構數已經超過1800家,其中VC機構超過500家。2017年和2018年被看作是行業進入調整周期的開始,新成立投資機構明顯減少,在這兩年里,杭州新增創投機構的數量超過北京、上海和深圳,位居第一。
企業服務持續領跑杭州創新
即使在一個被認為缺少風口熱鬧的年份,社交電商同樣也是2018年杭州的重點創業現象。一方面,杭州的電商行業多年發展積累了人才資源;另一方面,各類小程序不斷興起,杭州電商人才成為收割小程序紅利的頭一波人群。包括云集、貝店、環球捕手、鯨靈等創新企業,不僅在杭州,在全國的社交電商領域也是領跑者,其中鯨靈更是一年內連續完成四輪融資,旗下甩甩寶寶業務單日交易額突破1000萬,成為增長最快的社交電商平臺。
那么,2018年杭州創業創新的熱點在哪兒?統計顯示,企業服務、文娛傳媒和電商是2018年創業的三大熱門方向。而這一現象在杭州尤其明顯,過去兩年,企業服務在杭州新增創業公司中的占比均遙遙領先,緊隨其后的文娛傳媒和電商則在2018年有所抬頭。
觀察報告顯示,杭州新增企業服務公司在新增創業公司中的占比連續兩年超過北京和上海,印證了這個賽道對于杭州的重要性,可以說企業服務已經成為杭州的另一張名片。
無獨有偶,融資情況同樣印證了企業服務的明星地位,從2018年的融資事件看,企業服務依然是最吸金熱點,另外,在寒冬中,穩健的醫療健康版塊超越傳統電商等行業位居第二,受到“口紅效應”的影響,文娛傳媒躋身最受資本歡迎的賽道top3。
而隨著杭州創業人才和各類小鎮的興起,杭州的創業生態也進一步演進,目前已經形成文一西路創新區域、文三路創新區域、九堡網紅達人創新區域和濱江健康娛樂創業區域四大亮點地區。
其中文一西路沿線優質創業創新企業超過30家,這其中既包括傳統的電商系創業公司,也擴展到企業服務、醫療、人工智能、金融等領域,既包括阿里、滴滴、字節跳動,也包括51信用卡和rokid、二更、東家、微脈這樣的優質創業創新公司,10公里“優質創業創新企業森林”日漸成長。
另外,在文一西路創新區域之外,文三路創新區域、九堡網紅達人創新區域和濱江健康娛樂創業區域也聚集了人才與資本,圍繞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網易等大公司生態的積累,以浙大、浙商、大公司創業和海歸人才“新四軍”為推動力,也讓杭州創業地圖不斷豐富延展。
(原標題:杭州新增創投機構數量超過北上深 記者:莊鄭悅 實習生:吳雪怡)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創業創新: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勁(09/18)
- ·“浙大系”創業者齊聚共話“校友經濟”(07/15)
- ·杭州創投凸顯后發優勢 創業項目連續4年(06/15)
- ·杭州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全面“升級”釋(05/27)
- ·創新引領 杭州數字經濟浪潮翻涌(05/22)
- ·浙江新設小微企業活力指數報告:杭州創(10/24)
- ·確保杭州“雙創”繼續走在前列(07/30)
- ·杭州創業創新跑出“加速度”(07/25)
- ·創業在“電商之都”杭州 這些頭部企業(06/25)
- ·打造國際化人才隊伍 助力創新創業大騰(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