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式”創業的反思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2/25 10:25:53
近段時間,一些曾經的明星互聯網創業企業,相繼傳出因經營困難,裁員甚至倒閉的消息。昔日的榮光與當下的踉蹌相映,反差強烈,令人唏噓。
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洶涌浪潮,在過去的幾年里,大量的新模式、新需求被創造出來。豐富的養料滋生出一片肥美的創業草原。在鼓勵創業、創新的綱領下,在資本充裕的浸潤下,在股市造富效應的驅動下,創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萌動而出。即便有“十億美元”的估值門檻,“獨角獸”這種昔日傳說中才有的異獸,一時間竟也變得不再稀缺。曾經就有人整理過相關榜單,全世界的“獨角獸”企業,大部分被中美兩國瓜分;甚至在某些細分賽道上,中國還略勝一籌。
這是有事實可證的。過去幾年里,我們見證了太多所謂的奇跡,每一種新的模式出現,便是群起效仿的創業者、蜂擁而至的投資人。而接下來的手段,通常便是高喊顛覆傳統的口號,重金輪番廣告轟炸,以及近乎撒幣般的用戶補貼,以便在最短的時間里圈到更多的用戶,進而撐起不斷攀升的估值,最終轉手他人或上市變現。在這場泡沫中,我們“享受”到了無處不在且近乎免費的共享單車、便宜得堪比公交地鐵的專車出行、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且每年拒絕百萬輛壞車的二手車交易服務……甚至連價值最高的房產交易,都有商家敢打出不收傭金的底牌,儼然一幅快要實現按需分配的幻象。
維系這場游戲運行的邏輯,是資本永遠充裕、補貼可以持續、退出變現能夠無阻,三者形成一個閉環。然而世界畢竟沒有永動機,事實也證明免費的午餐尚無處可尋。傲嬌的創始人不見得就懂得企業經營之道,泛濫的資本也只會暫時推高賬面的估值,撒幣式補貼催生的亦并非真實有效需求。當風口停歇,閉環被打破,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漸漸堆砌出一座座單車墳場,喊出免傭口號的愛屋吉屋終于如曇花般一閃即逝,明星黃渤的代言也未能改變人人車的命運,即便壯大如滴滴,終究也未能擺脫巨虧的窘境。潮水退卻后的沙灘上,遍地都是裸泳者。
微信宣布用戶突破10億大關背后,實際上也意味著這一輪移動互聯網紅利的終結。昔日的創業草原已不再肥美,以往靠資本驅動、用戶補貼“燒錢式”壯大,卻無法實現自我造血的創業企業,注定只是一座充氣的城堡,更別說構筑什么護城河。
(原標題:“燒錢式”創業的反思 記者:蔡江偉)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證券時報
相關閱讀:
- ·今年杭州又新增大學生創業企業988家(10/14)
- ·努力爭創“雙創”高地 推動杭州西湖經(06/18)
- ·中日產業基金孵化器落戶杭州蕭山信息港(06/10)
- ·杭州濱江區大學生創業企業數量全市第一(05/31)
- ·杭州西湖區“雙創”密碼:建立分層孵化(04/23)
- ·到2020年杭州西湖區力爭培育獨角獸企業(04/15)
- ·杭州“世外桃源”——西斗門的傳奇(04/08)
- ·杭州兩大“獨角獸”榜單 錢江世紀城占(04/01)
- ·西湖區成為杭州市“雙創”企業最集中城(03/25)
- ·杭州30家獨角獸、138家準獨角獸企業榜(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