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更多關注共享單車安全問題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4/10 9:27:28
據媒體報道,4月8日,哈羅單車宣布漲價。從4月15日起在北京地區實施新的計費規則:騎行費每15分鐘1元,也就是說,騎行1小時需要花費4元,是原先的兩倍。漲價的不只有這一家。此前,小藍單車、摩拜單車已經率先漲價。一些網友表示出了擔憂:共享單車還騎得起嗎?
騎得起,騎不起,應該不是個問題,幾元錢的事,不至于。怨言背后,反映的是不少人面對這種漲價時的一種情緒。其實,作為消費者,聽說漲價,第一反應中夾帶一些不樂意,這本無可厚非。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從來都不應該指望互聯網免費午餐,或者說過度低價午餐無期限延續下去,這不科學。因為人家做生意,總是要賺錢的。而且,公司有盈利,經營方可持續,才有能力提供更好服務。
因此,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恰恰是安全問題。這個安全包括幾個方面:比如,押金安全問題,押金會不會被挪用,能不能要得回;第三方存管制度有沒有建立?再如,騎行安全問題,這些車有沒有定期維護,騎起來舒不舒服?還有公共秩序問題,車輛停放如何管理,如何終結影響公共秩序的老毛病,如何杜絕給道路通行帶來的安全隱患?
這些都屬于大問題,屬于關系消費者核心利益的問題,而不是那些一兩元錢的漲價、降價問題。
事實上,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互聯網+”的不少行業,往往是以低價甚至免費策略裹挾市場、吸引消費者,卻對安全問題,特別是線下安全問題較少關注。資金安全、生產安全、交通安全等實質性問題,普遍未得到社會的關注,也沒有受到執法者有力的監管,更沒有引起那些互聯網公司有責任的重視和改進。所以,一些“互聯網+”的新興領域、一些共享平臺,往往最后要么押金去無蹤,要么給公共秩序造成干擾,弄得一地雞毛。
“互聯網+”的興起已經有好些年,公眾沒有必要再焦慮于、糾結于是否漲價、免費或低價是否延續。大家應該真正合起力來,督促這些互聯網單車、互聯網租車等公司重視安全問題,尊重消費者權益,避免一次次安全事故乃至“跑路”事件發生。而這一點,尤其應該成為監管的重中之重。
從市場經濟的規律來看,低價未必能帶來消費者利益的最大化。君不見,在網約車這件事上,此前一旦網約車有漲價行為,就會引發輿論炮轟,但結果如何?目前,網約車公司對漲價行為可能比較忌憚,價格調節供需的功能在這里似乎已逐漸弱化。而價格調節功能的弱化,帶來的一大后果就是打車難。當然,網約車供給不足的問題,更有市場準入門檻較高等因素。但無論是網約車還是共享單車,無論是集體漲價還是競相降價,我們關注的首要問題都應該是安全問題。
(原標題:應更多關注共享單車安全問題 王玉寶)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共享單車如何恢復生機(06/18)
- ·我國將出臺五大舉措促進“雙創”(06/06)
- ·我國數字經濟政策體系將加速成型(06/05)
- ·“北上廣深”流出的數字人才第一目的地(05/29)
- ·浙江互聯網,“+”出亮眼成績單(05/28)
- ·“互聯網+監管”方案助力數字中國建設(05/09)
- ·共享單車漲價,“活”還是“死”?(04/17)
- ·向世界講述“數字經濟”的杭州故事(04/15)
- ·共享經濟“陣痛”(03/26)
- ·“共享單車”豈能變“私享”!(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