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初顯成效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4/30 14:09:05
產業創新是浙江創新強省建設的主戰場。如何整合創新資源要素,營造高層次產業創新生態?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是浙江亮出的關鍵一招。
自2017年啟動建設工作以來,浙江省已創建培育省、市、縣三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168家,其中省級65家。綜合體成效已初步顯現:創新服務機構不斷集聚,大量共性技術難題得到破解,實驗室里的創新成果找到了“婆家”……
浙江省提出了2022年實現“塊狀經濟、現代產業集群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全覆蓋”的目標。下一階段,綜合體建設要進一步突出綜合體“創新”和“服務”的功能,為創新強省建設和全省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力支撐。
綜合體建設模式多
日前,記者在杭州、臺州、德清、諸暨等地走訪了一批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記者發現,浙江省各地立足產業發展實際,已探索出多種各具特色的綜合體建設模式。
有依托行業內龍頭企業,提供全產業鏈公共創新服務的“龍頭企業帶動式”。蕭山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依托萬向集團,整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推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推廣應用,目前已共建大院名所1家,開展產學研的企業335家,解決技術難題750個。
有多鏈條融合,打造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全創新鏈推進式”。臺州黃巖模塑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已初步集聚起集研發、檢驗檢測、工業設計等80多家各類創新要素,為模塑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全鏈條服務。
有放眼新興產業培育的未來產業孵化式。在德清地理信息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的中科衛星應用德清研究院,一間布滿藍色“尖角”的微波目標特性測量實驗室帶來濃濃的“未來感”。浙江省微波目標特性測量與遙感重點實驗室運行部副部長劉致曲說,實驗室的測量結果能夠填補我國微波連續波譜測量的空白,為衛星載荷設計與研發提供自主實驗支撐,最終服務于災害響應、農情監測、國土與海洋資源監測等領域。
據不完全統計,65個省級綜合體已累計集聚科技企業孵化器、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省級以上檢驗檢測平臺等各類創新服務機構2864家,開展產學研合作的企業達6329家。
打造創新服務升級版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的目標,就是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創新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打造更具活力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
創新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用技術力量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余杭家紡與服裝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的新材料研發共享技術中心,新材料研發共享技術中心主任鄒湘坪博士說,生態化、功能化是家紡產業的發展方向。目前他的團隊正在進行功能新材料、健康生態面料等方面的開發,并積極促成健康生態布藝標準落地。
打破資源分割,讓產業、環境、人才等元素同頻共振。過去,醫藥產業研發周期長、前期投入大,國內藥企做仿制藥較多,而創新性不夠。“入駐綜合體兩年來,浙大團隊每年為50多家公司做委托項目研發,涉及200多個藥物品種,一站式服務讓企業省去了往外跑尋求合作的麻煩。”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楊波說。
為企業開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供貼心服務。臺州椒江智能馬桶產業在綜合體助推下實現轉型升級:今年1季度產品合格率從過去不到20%上升到如今95.5%,企業從組裝貼牌的低端模式發展為材料、外觀自主研發,建設品牌基地。
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成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2017年以來,65家省級綜合體累計服務企業41.4萬家次、解決技術難題1.6萬個、達成技術交易項目6811項。
(原標題: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初顯成效 記者:黃慧仙、曾福泉 通訊員:袁玲玲、徐靜休)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拱墅區新增首家市級產業創新服務綜(09/18)
- ·慈溪市一綜合體列入寧波市年度產業創新(09/16)
- ·錢塘新區2家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獲杭州(09/16)
- ·蕭山機器人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躋身市級(09/03)
- ·杭州錢塘新區新添國際化產業服務綜合體(08/22)
- ·浙江省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綜合體下半年對(07/15)
- ·杭州錢塘新區新增一個“服務綜合體”(06/26)
- ·杭州上城創業創新跑出“加速度”(06/18)
- ·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如何集聚創新資源(06/13)
- ·今年浙江數字經濟要這樣發展(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