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瀏覽器,再見入口之王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5/7 15:22:35
上網工具的更迭,是時代變遷的縮影,有些東西,強留也留不住。近日,百度宣布暫停PC瀏覽器功能更新。雖然還能使用,但停更基本意味著企業對某個產品的放棄。
如果不是這則消息刷屏,瀏覽器這個字眼已經淡出中國互聯網主流視野許久。從產品上看,瀏覽器通常分為PC(電腦)瀏覽器和移動(手機)瀏覽器。
過去十年,是PC瀏覽器向移動瀏覽器的競爭過渡,百度、騰訊、阿里在內的主流互聯網公司在這個領域扎堆廝殺。但現在看來,移動瀏覽器都像個陳舊話題,這背后則是快速變遷的互聯網流量入口之爭。
PC時代,瀏覽器是絕對的入口之王。網民想上網,就需要打開瀏覽器,進而打開百度搜索、淘寶購物、優酷影視劇——以網頁為核心產品形態的PC時代,瀏覽器加載網頁,也加載著互聯網公司造富夢想,在追求安全、速度的競爭維度,360、騰訊、搜狗等公司取得了競爭優勢。
在移動互聯網早期,瀏覽器也是主流上網工具,從業者對PC模式進行復制和優化,讓用戶習慣從電腦平滑順移到手機上。不過,隨著3G、4G升級普及以及蘋果、谷歌應用商店模式的大行其道,APP取代網頁,瀏覽器不火了。
以此反推,移動瀏覽器是移動網絡欠發達時期“技術落后在產品形態上的妥協”。
因為,現在的每一家互聯網企業,天然的成了移動互聯網企業。移動時代,從創業第一天起,互聯網公司就把打造客戶端(APP)作為核心產品形態,而不再是PC時代的網頁。
APP取代網頁,成為網民主流的上網停留地,瀏覽器作為統一的流量入口之王的地位,自然消解。
雖然瀏覽器目前仍然承擔職能,比如PC上網,瀏覽器是主流;移動瀏覽器也能實現看新聞、看影視(新浪、優酷等公司保留網頁版產品)。
但在用戶維度,無論PC瀏覽器還是移動瀏覽器,互聯網公司能夠爭奪的都是存量用戶、飽和用戶,甚至要面臨“自己跟自己打架”的選擇題——企業通常引導網頁用戶下載對應APP,并且在APP提供更豐富、優質的產品體驗(比如免費看全文、免費看全片等)。
除了流量模式和商業模式的革新,從產品上講,瀏覽器和其他APP的區別也不再明顯。PC時代,QQ瀏覽器就是上網工具,而QQ是聊天工具,各司其職。
而在移動時代,微信除了聊天,也能搜索、購物、理財、繳費、閱讀……瀏覽器能實現的上網目的,微信也能實現,甚至更全面,只不過換了外在形態。
同樣邏輯適用于百度、阿里、今日頭條。從瀏覽器競爭看,百度最終失敗了,但從入口爭奪看,百度APP實現了比瀏覽器更多的功能,今日頭條生來為了移動互聯網,甚至沒動過瀏覽器的心思。
明星產品的消亡,有時候真的只是老舊時代的逝去,瀏覽器就是如此。這樣縮影化的事件還有很多:2018年1月,“手機百度”更名“百度”;2019年4月,“手機淘寶”更名“淘寶”。這些改動,有理由但不需要理由,只不過是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順水推舟。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的滲透,類似的變化越來越多,越來越順其自然。
(原標題:再見瀏覽器,再見入口之王 張緒旺)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北京商報
相關閱讀:
- ·移動互聯網時代房地產營銷新姿態(08/23)
- ·杭州IOT未來城創業者沙龍圓滿落幕(06/05)
- ·“快的”“嘀嘀”再次“掐架” 這回拼(07/30)
- ·互聯網巨頭掀起并購狂瀾 移動互聯網泡(07/19)
- ·馬化騰重申微信不會收費 只拿到移動互(05/09)
- ·2013年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將多樣化發展(01/21)
- ·中國移動互聯網的10大族群(11/29)
- ·新浪微博未來打造全新互聯網入口(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