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筑巢引鳳 打造富有活力的杭州西湖“雙創”熱土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6/13 13:40:29
(原標題:加快筑巢引鳳 打造富有活力的西湖“雙創”熱土 記者:胡琦旸 實習記者:方夢婷 通訊員:楊建敏、肖琳俞、茜鄭楠)
日前,西湖區科技局舉辦第二期“Tech&Talk”系列沙龍活動。記者了解到,本次活動以“5G·未來十年”為主題,當天邀請了西湖科技創新聯盟內與5G技術相關的56家企業,從技術演化、產業政策、行業應用、創新發展等全方位的角度,分享5G的演變和布局,并探討5G在經濟、社會等領域的應用。
活動現場,來自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專家分別帶來了“5G的技術演變”“5G賦能萬物互聯”以及“華為助力5G加速商用”等主題演講。“大家一致認為,未來十年5G將成為數字經濟的強力引擎,互聯網行業的全新變革將給生產生活帶來一次巨變。目前5G尚處于起步階段,本次對話所產生的頭腦風暴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探索。”一位企業代表說道。
近年來,西湖區持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緊抓住省市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及城西科創大走廊這一契機,依托紫金港科技城、云棲小鎮、西溪谷互聯網金融小鎮等重大平臺,加快推動信息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全力打造杭州國際化大都市“互聯網+”創新創業核心區。截至目前,西湖區共擁有獨角獸企業9家,準獨角獸企業26家。
在創業夢的起點 走出明星企業
說起西湖區創業版圖,就不得不提位于西斗門路9號的福地創業園。這是福地創業園二期,走出了51信用卡和個推兩家公司,時空電動、婚禮紀、信用管家、淘粉吧、又拍云等也都從這里起步。
2010年,從阿里巴巴離職的李治國,開始做天使投資人,先后投中了快的、蘑菇街、同盾科技、挖財、時空電動車、涂鴉等上市公司及準獨角獸。他更知名的身份是福地創業園的創始人之一。
“我就想找個地方,開個自己的咖啡館,讓創業者有個家。”李治國說,一聽要開咖啡館,原支付寶創始人蔣海炳、和浙江移動的朋友胡煒都有興趣,加上網營科技的袁震星和網銀互聯CEO何洪忠,時空電動的陳峰主要股東湊齊了。
2011年底,“福云”咖啡開張了。由于從空中看,樓房像個“F”,大家就取名福地創業園。“我們租下這棟樓的時候,就是想辦個咖啡館,給互聯網圈子打造一個聚會和交流的好地方。”李治國說,只有在開放的環境中,新創意能夠被充分交流和論證。
在這里,福云咖啡賣的是咖啡加想法。分享活動的嘉賓不乏來自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網易的“大咖”,他們分享自己的創業過程、融資經驗、失敗教訓、創意點子,或許一次頭腦風暴就會誕生一個新的企業。
隨后,咖啡館更像是一個創業的菜市場,各種信息在這里交匯,一方面每天有扎堆的創業者,有著層出不窮的改變世界的新奇想法,另一方面也有經驗豐富的投資人,等著千里馬出現,好在互聯網創業賽道上占到先機。
據西湖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福地”系列創業園外,這里還有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區、浙大科技園、黃龍商圈等“先發級”產業園,在整個區域的“雙創”發展中,起到了“策源”和“引領”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區還是最早出臺鼓勵創業創新政策與工作機制的區域之一,鼓勵更多的創業人才與創新企業越來越強大。早在2000年初,就建立了“雙創”多部門聯合工作制——針對小微型創新企業,工商、科技、財政、消防等部門合作辦公,“一站式”幫助企業解決注冊、申報、審批、場地等系列問題,幫助創業創新者邁出關鍵的“第一步”。
以“兩城六鎮”為主體 狠抓產業發展
“創新平臺”是雙創服務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8年,西湖區以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和驗收命名為導向,以《西湖區特色小鎮(重點平臺)發展專項方案》為指引,將特色小鎮建設作為經濟縱深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積極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區內六個省級特色小鎮狠抓產業發展,推進重點項目,加大招引力度,提升服務配套,引進優質企業和高級人才,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生態圈。
2013年,云棲小鎮與阿里云達成戰略合作,在原有轉塘科技經濟園區的基礎上進行產業創新升級,建設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的特色小鎮,實現從傳統工業園到云科技園區的“騰籠換鳥”。去年,云棲小鎮通過省級特色小鎮命名,入選科技部全國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以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為核心,云棲小鎮逐步構建云產業生態、衛星云產業生態、物聯網芯片產業生態、智能硬件創新生態等云棲四大特色產業生態。截至2018年底,云棲小鎮已匯聚涉“云”企業800余家,涉“云”產值272億元。在落戶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的基礎上,云棲小鎮又引進杭州北斗時空研究院、云棲工程院、浙商軍民融合研究院,實現重大技術創新突破。
云棲小鎮的成長是西湖區打造創新創業特色平臺的縮影。在全區范圍內,目前已形成以“兩城六鎮”為主體平臺集群。“六鎮”指的是六大特色小鎮。除了云棲小鎮,還有以打造“中國第一茶鎮”為目標的龍塢茶鎮,重點做好茶與旅游、文化、科技、會展等相關產業的有機融合;以影視科技、網絡影視產業為核心,打造數字藝術文化高地的藝創小鎮,目前已形成一條集影視、音樂和游戲等融合發展的產業鏈;主打互聯網金融,打造成為全球知名“數字普惠金融服務中心”的西溪谷互聯網金融小鎮,重點關注樓宇建設、提升小鎮企業核心業態集聚度等方面工作;以打造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云計算大數據產業中心和云計算技術創新先行區為目標的云谷小鎮,不斷加強規劃設計,推進項目建設;以誠信、分享為基礎的創新創業生態圈的紫金眾創小鎮,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的運營,推動校企合作,強化科研技術成果轉化。
2018年,六個小鎮全年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9.73億元,已完成63.05億的年度任務,其中特色產業投資81.29億元,占比81.51%。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86.68億元,特色產業營收779.7億元,稅收74.38億元。
“兩城”指紫金港科技城與之江新城。北面的紫金港科技城是以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為主,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科技創新產業新城;南面的之江新城生態優美,力求成為杭州最具文化藝術氣質的區域。
全區累計培育市級以上孵化器19家,孵化面積45.07萬平方米。累計市級以上眾創空間21家、特色小鎮7個,創新平臺創建工作居全市前列水平。
持續釋放政策紅利 聚力打造人才平臺
近年來,西湖區深入實踐“人才是戰略資源”的工作理念,積極推動政策升級、拓展引才渠道、完善服務體系,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目前,全區人才總量超38萬,累計引進和培育國家、省市級領軍人才260余人,入選區引才計劃專家241人,發明專利申請、授權量連續13年保持全省第一,2018年度科技成果轉化指數位列全省第二。
西湖區修訂出臺新一輪引才政策,通過遞進式扶持、階段性復評等方式,打造引才“強磁場”。新政實施一年多以來,引進優質人才項目61個,預計兌現創業扶持資金共計7400萬元。
為了加速集聚高端人才,西湖區扎實推進“名校名院名所”建設工程,全力服務保障西湖大學建設發展。截至目前,已吸引包括外籍院士在內的一批領軍人才全職加盟,90名高端學術人才正式簽約,11個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和人才培育能力。
同時,西湖區還積極打造國際化聚才載體。如國際人才創業創新園西湖園區首期1500方辦公區域已正式啟用,園區配套“四中心一基地”投入運行;加快打造云棲小鎮國際人才創業創新基地,已舉辦外國人才創業項目專場路演活動,14個來自美國、以色列的外國人才團隊參加。
打造透明高效的人才政務服務環境也是西湖區人才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我們整合各方資源,為人才打造‘15分鐘聯系服務圈’,推動外籍高層次人才、應屆高學歷人才相關事項‘簡化辦’”。西湖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做好人才服務工作,該局建立經常性上門集中服務和人才政策巡講機制,去年以來已累計上門走訪重點人才企業80余家次,為企業上門解答人才扶持政策、人才計劃申報等問題。同時,面向紫金港科技城、西溪谷互聯網金融小鎮、云棲小鎮等200余家企事業單位、產業園區、特色孵化器舉辦人才政策宣講活動12場,助力企業和人才實現政策應享盡享。
此外,西湖區還進一步完善租補結合、多位一體的安居保障體系,累計面向高層次人才發放安家補助4600萬元。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西湖報
相關閱讀:
- ·杭州濱江“高度”:創新為先 鍛造國際化(09/25)
- ·創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09/09)
- ·全省30強互聯網項目匯聚杭州上城區 共(09/04)
- ·杭州錢開區智能制造創新創業產業園:打(08/30)
- ·杭州桐廬縣用好“互聯網+” 緩解中小企(08/28)
- ·杭州要打造全球創新創業網絡的重要節點(08/19)
- ·持續打造“四個生態” 杭州高新區(濱江(08/16)
- ·大學生創新創業需要“跳起來摘桃子”(07/24)
- ·嘉興平湖獨山港打造小微企業“創新創業(07/22)
- ·杭州“雙創示范”績效評價全國第一(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