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虹吸國際高端人才 著力打造雙創人才最優生態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6/15 9:42:02
(原標題:杭州著力打造雙創人才最優生態 見習記者:傅凌波)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近年來,杭州在創造經濟跨越式發展奇跡的同時,全力打造“雨林式”人才生態最優城市,用它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先試先行的氣魄招賢納士。2018年杭州人才凈流入率、海歸人才凈流入率居全國首位,連續9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杭州正在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更加渴求人才。”正如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所說,“只有不斷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才能吸引人才,更好地發揮人才對杭州發展的支撐作用。”
如今,“阿里系”“浙大系”“海歸系”“浙商系”等各路雙創精英錢塘會師,數以萬計的大學生創業者和高層次人才支撐起雙創根基,保障著杭城創業創新活力的持續激發。而隨著杭州雙創生態不斷優化,國際化程度日益提升,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一日千里,在這座創新之城、圓夢之城,創業創新正呈現前所未有的燎原之勢,一幅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動畫卷正在錢塘大地徐徐展開。
才聚天堂硅谷 智慧創新未來
沒有人才優勢,談何創新優勢、科技優勢、產業優勢。如今,杭州正在搶抓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帶來的機遇,提出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全新的發展目標,需要杭州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而底氣,正是來自人才。
2018年12月29日,現代世界城市治理和發展的利器——杭州“城市大腦”(綜合版)正式發布。這個被稱為“杭州給世界的最好禮物”,誕生于云棲小鎮。
時間倒流兩個月,10月12日,正是在云棲小鎮,杭州市政府吹響了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號角,發布了《杭州市全面推進“三化融合”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行動計劃(2018-2022年)》,其中,打造全國數字經濟企業和人才集聚地被作為主要任務之一寫入《行動計劃》,體現了杭州對于人才的渴求和重視程度。
誰能想到,在走上“云端”之前,云棲小鎮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產業園。而如今,在這塊面積僅有3.5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上,聚集了涉云企業700多家,2018年實現涉云產值220億元,利稅逾11億元,構建了云計算大數據、衛星云、物聯網芯片、智能硬件等四大產業生態。
而云棲小鎮云計算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根基就在于人才。據了解,小鎮集聚了全國近70%的云計算大數據產業頂尖人才,集合了西湖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校區、杭州北斗時空研究院等擁有一流科學家的科研院所。
放眼杭城以西,夢想小鎮也正肩負著“打造世界級互聯網創業高地”的使命,一路高歌夢想,揚帆遠航。據統計,小鎮開園四周年共集聚創業項目1746個、創業人才15700名,166個項目獲得百萬元以上融資,融資總額達110.25億元。小鎮里競相涌現的“互聯網+農業、+制造、+生活服務、+智能硬件”等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杭州數字經濟發展注入了全新動力。
夢想小鎮、云棲小鎮的勃勃生機,正是近年來杭州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2018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萬億元大關,占GDP比重達24.8%;“城市大腦”入選全國四大人工智能創新平臺、SupET入選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互聯網人才凈流入率居全國城市第一位……
人才,是數字經濟發展最為寶貴的財富;數字經濟的發展,也必將呼喚更多的“數字人才”。
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市人才總量達242萬人,累計引進留學人才3.3萬人、外籍人才2萬人,引進的海外人才在杭創辦企業2754家,其中上市企業31家,獲得有效發明專利4.17萬件;2018年接收應屆畢業生8萬多人,創歷史新高。據第三方機構統計,2018年杭州人才凈流入率、海外高層次人才凈流入率和互聯網工程師人才凈流入率均居全國首位。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預言:“杭州是中國最有可能成為硅谷的城市。”在杭州,現實與夢想可以是咫尺天涯,也可以是一步之遙。隨著雙創人才匯聚杭城,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杭州,與大洋彼岸的硅谷,正在無限“接近”。
厚植雙創沃土 人才潮聚錢塘
夢想起于杭州,必定是一段多方助力的長遠“航程”。近年來,得益于政策、人才、平臺、資本和環境“五位一體”生態體系的綜合施效,杭州已成為各路雙創精英的朝圣地,成為無數人才為之向往的天堂硅谷,也成為了英才匯聚的創新沃土。
當,當,當……倒數十秒的鑼聲,開啟了2018年天貓“雙11”的奮戰。杭州藝福堂茶業有限公司的辦公室內,高昂的情緒激蕩著每位員工。電子大屏上的數據開始跳動。0時4分23秒,銷售額突破100萬;8時53分41秒,銷售額突破800萬……截至當日24時,藝福堂天貓商城銷售總額為1918萬元,再次刷新天貓“雙11”茶葉類目銷售額的最高紀錄。
時針撥回到2006年。那一年,剛剛畢業的李曉軍揣著1200元,乘著綠皮火車來到杭州。“初到杭州,一沒資金,二沒客源。”舉步維艱之際,李曉軍趕上了杭州首批15個大學生創業項目的評選,獲得了3.6萬的房租補貼,“在當時,這筆錢就是雪中送炭。”如今,在杭州這片創業創新的沃土上,藝福堂已成長為全市繳納稅金最高的大創企業。
“杭州大創這十年,是我成長最快的十年,杭州的創業創新生態系統不斷給‘灌木’以滋養。”在深交所上市的首家數據智能企業——浙江每日互動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方毅看來,他的母校浙江大學賦予其創業創新的能力,杭州給予了他創業創新的沃土。
和李曉軍一樣,數以萬計的大學生創業者在杭州享受“陽光雨露”,茁壯成長。
今年5月落幕的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至今已舉辦六屆,前五屆大賽共吸引海內外10750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參賽,331個優秀項目在杭落地轉化。大賽取得的豐碩成果,正是杭州十年磨一劍、不斷優化大學生創業生態的生動注腳。
十年來,杭州滾動實施四輪大學生創業三年行動計劃,累計出臺鼓勵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政策40余項,建立市級大學生創業園20個。通過政策推動、平臺集聚、梯度培育、重點扶持、精準服務等措施,推動創業鏈與人才鏈、產業鏈、資金鏈、信息鏈融合,形成了獨具杭城特色的資源整合、要素聚集的大創生態。杭州被教育部命名為首批“全國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創業先進城市”稱號。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作為杭州創新創業的生力軍,“高校系”這一經濟增長逐漸釋放動能,為杭州雙創注入強勁動力。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市備案的大學生創業企業達1.6萬多家,共集聚創業大學生3.4萬余人、帶動就業6.5萬多人。2018年杭州市大創企業銷售額64.7億元,年繳納稅金共計2.06億元。
得益于杭州多年來深植雙創基因,厚植雙創沃土,杭州已成為各路雙創精英的“朝圣地”,“阿里系”“浙大系”“海歸系”“浙商系”在此會師,各據陣地,頻頻亮劍,碩果累累。數以萬計的大學生和技術人才支撐起雙創根基。在杭州,既有“大樹”又有“小草”的人才生態,保障著這座城市創業創新活力的持續激發。
“人才新政27條”“人才若干意見22條”“全球聚才10條”“開放育才6條”……真金白銀壘砌的雙創政策體系,不僅為杭州匯聚了天下英才,而且逐漸形成了“雨林式”雙創生態,讓越來越多的雙創人才在杭州的沃土上揮灑他們的激情與才華,筑夢圓夢,也讓杭州贏得了發展先機,活力四射。
正如中國科協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所言:“杭州以政策的優勢打造人才聚集的優勢,今日之杭州,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四方俊杰,熱切地期盼能有更多的一流人才選擇杭州,開啟自己的夢想,創造人生的奇跡。”
虹吸國際高端人才 打造最優人才生態
以一流環境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城市。站在新的歷史時期,杭州以城市國際化為契機,堅持高端引領,大力引進聚集國際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至今,80后海歸博士楊佳威仍感念于5年前的一段“姻緣”。2014年2月,余杭區海創園以A類重點項目從澳大利亞引進暖芯迦芯片研發團隊,并給予600萬的資金補助。2017年,暖芯迦獲評浙江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后,杭州市和余杭區均承諾進行配套補助。目前,公司多參數人體健康監測儀和迷你多功能神經刺激器等多款基于自研生物傳感器的可穿戴設備已經投入市場。
楊佳威正是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的典型和縮影。據統計,僅2018年就新引進了諾貝爾獎獲得者羅夫·辛克納吉教授、圖靈獎獲得者惠特菲爾德·迪菲、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曼弗雷德·迪特等高端外國專家10余位。
為加快國際高端創業創新人才集聚,杭州還實施了系列全球引才“521”計劃、“115”國外智力引進計劃,特別是打造了“一會一賽”等引才育才品牌。
自2009年起成功舉辦10屆“浙江杭州國際人才交流與項目合作大會”,共簽約項目1406個、金額195.44億元;自2015年起舉辦4屆 “創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已有90個項目在杭落地,注冊資金7.7億元。此外,2018年首次開設針對非華裔創客的外國人創新創業項目專場,赴歐美舉辦大賽專場宣傳推介會和杭州創新創業環境推介會,吸引到25個國家的225個高端項目參賽。
不遺余力攬人才,不拘一格服務人才,這是一個城市求賢若渴的寬廣胸懷。據了解,未來10年,杭州還將引進建設一批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其中包括引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1所獨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大學,引進5所以上國內一流大學來杭建設分校、校區或研究生院,引進國內外優質高等教育和科研資源或世界500強企業建設30個高水平科研院所等。
在經費保障方面,對引進的國內大學分校、校區、研究生院,給予最高2000萬元補助,對引進的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給予最高2000萬元補助,對引進的科研院所給予最高3000萬元補助。
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是一切引才育才舉措的最終落腳點。一批批高層次人才和項目落戶杭州,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經濟轉型和升級。數據顯示,全市88%的人才匯聚在企業、90%以上的國家級一流人才服務于企業。高層次人才對重點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顯著。
近期,杭州出臺了“打造人才生態37條”,全面建設輻射全國的人才生態最優城市,集中打造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等人才高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正在杭州蓬勃涌起。潮聚錢塘、引才筑夢所撬動的巨大動能,正在為杭州創業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軟實力”才是城市人才搶奪戰的關鍵(08/21)
- ·杭州放寬落戶門檻 大專畢業就能直接落(04/08)
- ·杭州將加大力度為創業人才營造良好居住(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