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創新路徑打造“創·空間”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6/17 10:11:44
(原標題:開發區以創新路徑打造“創·空間” 記者:楊嘉誠 通訊員:裘夢瑤)
在“雙創上水平”“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下,近年來,全國各地孵化器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在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也不例外。近年來,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空間建設模式,不斷創新孵化器建設路徑,取得了顯著成效。
“企業正想進行轉型升級,與開發區當下的大孵化器戰略一拍即合。在開發區的幫助下,我們只待設計方案通過后就可以對原有園區進行改造提升。”沈經理是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一個民營園區相關負責人,這幾天他雖然忙碌,但是看著即將要動工改造的園區,心里還是很滿意。
據了解,沈經理所在的園區建造時間較長,入駐企業大多為普通的制造業企業,畝均效益較低。“考慮到整體園區效益與目前的創業創新的主旋律,我們打算將園區進行轉型升級,配合開發區內的主導產業主打生物經濟。但是生物經濟產業比較特殊,不僅要求高還有許多特殊的配套,所幸開發區的工作人員多次召集相關部門上門辦公才幫我們解決了難題。”沈經理告訴記者,此次改造的園區大小在60畝左右,一旦完成改造,不僅可以令企業形象得到提升,相信也可以幫助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吸引更多優質的創業者在此落地生根。
像沈經理一般主動提升改造擁抱轉型的民營園區是近年來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園區建設過程當中的一個環節。
沿著“新建一批”“提升一批”“騰換一批”的建設思路,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鼓勵企業利用空間存量提升建設創新空間,鼓勵績效低的出租廠房、園區在經營管理上轉型升級,倒逼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較低的園區,開展入駐企業騰籠換鳥工作等方式層層推進孵化器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今年,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完成新增創新空間31.9萬平方米,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同時,為保證園區建設質量,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明確基礎條件、硬件設施、水電配套、公共設施等準入標準;明確入園機制、項目質量、服務配套等運營規范;明確創新能力、人才結構、經濟效益等評價體系,并制定出臺《開發區創新空間建設及運營標準》,為創新空間建設提供明確的、量化的、操作性強的指導。
只建造不運營,再好的孵化器最終也只能淪為再次提升改造的目標。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打造“建設標準專業化”“運營團隊專業化”“服務體系專業化”“生態系統專業化”的產業集聚高的創新空間為目標,不斷創新園區運營機制,既鼓勵業主引進專業園區運營機構,依托運營商專業力量開展項目招引、平臺搭建、創業服務,也支持通過“國企注資,合作運營”的方式,建立“民企+國企”“民企+國企+第三方運營機構”的新型園區運營機制。
高標準建設、高品質運營。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僅為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業團隊和創客提供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孵化發展平臺,也為大孵化器戰略全面鋪開打下了扎實的空間基礎。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余杭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