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如何恢復生機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6/18 15:35:11
(原標題:共享單車如何恢復生機 張緒旺)
在共享單車總量調控的大趨勢下,每個城市的增量極其稀少。如今,伴隨著廣州等城市重啟共享單車投放指標,進入配額時代成為了共享單車供給側的主流步調。
當然,產業的健康發展不僅僅是供給側,還包括需求側,最終目的是實現政企協同,服務用戶。過去數年,共享單車是資本和規模爆發式增長的數年,花花綠綠卻又亂擺亂放的車輛,是異常繁榮卻又亂象橫生的產業寫照。
供給側的剎車,是第一步。以配額方式健全準入制度,實現單車總量均衡,剎車的第一步,也就是共享單車恢復生機的第一步。以廣州、廈門等地為代表,相信許多城市都會找到合適的調控策略。
確定了準入制度,從業企業就有了運營基調,而共享單車恢復生機的重點,就是做好運營。運營服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保障性的,就是確保用戶體驗的舒適、安全,重點對應了過去數年車輛停放、押金使用等困難局面。
坦白說,保障性的運營服務,并不是企業的營收部門,甚至需要花費大量的人財物力。但保障性的運營服務,向來關乎企業的生存問題。壞的保障服務,是小藍單車、酷騎單車的倒閉以及ofo的捉襟見肘。而好的保障服務,等同于用戶信心的恢復:若想車子騎起來,先得人們想騎車。
恢復了用戶信心和興趣,把“想騎車”進一步升華到“愛騎車”,就是運營服務的第二部分,增值性的運營服務。
中國是自行車王國,兩輪車的生意做了很多年,擁有雄厚的用戶基數,因此,企業在樣式、模式、風格等多重維度不斷嘗試。共享單車主要是模式的創新,聚焦城市市場,把騎車定位為升級的生活方式,打出了環保牌、健康牌、時尚牌……
這些都是在精神激勵層面的增值服務,在獲取大量用戶后,以互聯網為入口,共享單車同樣可以附加零售、游戲、金融等物質獲利層面的增值服務。
這樣一套商業邏輯,理論上存在,現實中也在執行。只不過,被資本玩壞了的從業企業,拋棄了穩妥的策略,把本來需要慢慢長大的“小生意”,快速催肥——華而不實并且病痛纏身。
耐住性子,在互聯網創業中,是個奢求。對每一個新風口,很多創業者會選擇蒙眼狂奔,或者用賭徒心理,回避市場規律,試圖用資本“賭出一個大生意”。
時至今日,共享單車仍然是小生意,它的規模效應和變現能力,遠遠抵不過電商、資訊等成熟業態。但長遠看,只要符合互聯網產業特征,共享單車也能變大,至少建立了穩固市場地位的企業,能夠獲得變大的機會。
就像快手、拼多多,它們最早分別只是動圖軟件和小眾拼購,但成功切入短視頻和電商這兩個“大市場”。所以,共享單車的未來,不只是兩輪車,它離不開大出行。恢復生機是個復雜的過程,先要治病,才能健身。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北京商報
相關閱讀:
- ·筑巢引鳳 杭州蕭山工業互聯網產業園迎(09/25)
- ·杭州蕭山的數字大變革:從“傳統”到“(05/09)
- ·浙江首個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啟建 賦能杭(05/08)
- ·共享單車漲價,“活”還是“死”?(04/17)
- ·杭州拱墅打造全國首個汽車互聯網產業綜(04/11)
- ·應更多關注共享單車安全問題(04/10)
- ·共享經濟“陣痛”(03/26)
- ·“共享單車”豈能變“私享”!(03/21)
- ·寧波共享單車陷入怪圈(03/14)
- ·共享單車“被共享” 哈羅訴全能車不正(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