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臨平新城目標指向“最創新之地”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7/11 11:10:30
(原標題:杭州余杭臨平新城目標指向“最創新之地” 作者:厲曉媛、徐祖賢)
2019全國雙創活動周,5月13日在杭州舉行,開幕式和主題展示區設在余杭區。
位于杭州主會場的主題展示區,集中展示著來自全國的170多個創新創業項目,其中“創業帶動就業成效明顯”展區,來自杭州余杭藝尚小鎮的創新創業新藍海項目,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從阡陌縱橫的原生態田野,到魅力四射的活力之城,近四年來,小鎮集聚了國內外頂尖設計師24名,服裝區域總部47家、時尚企業855家;既有杭派女裝大咖,也有流行資訊平臺,匯聚成了一個設計、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集群。如今,在新城約89平方公里的這片沃土上,創新創業的力場已然形成,夢想增長極正在加速生長,也成了供給側改革最美好的詮釋。
創新創業的大孵化器
小鎮的發展,源自于與生俱來的創新創業基因。
這里本是余杭高鐵站附近一塊3平方公里的待開發地塊,新城以時尚之名,用藝尚小鎮鏈接起九堡四季青服裝市場、喬司服裝加工區、海寧皮革城等周邊八大產業基地。
布局文化、藝術、歷史、瑞麗四大時尚街區,高標準建設運營余杭大劇院、國際秀場,建成東湖綠道、國際人才公寓等配套……
小鎮迅速轉型升級,牽動整個城東智造大走廊,成為中國服裝行業“十三五”創新示范基地、中國服裝·杭州峰會及亞洲時尚聯合會中國大會的永久會址,奔競在特色小鎮建設的潮頭。
一串足跡背后,是區域面積還不足半個西湖大的藝尚小鎮四年來精準發力時尚產業謀求突破的成長歷程。
這些還只是臨平新城產業發展的“一隅”。
去年,新城另一個特色小鎮,產業互聯網小鎮落戶了一個“高精尖”項目——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團隊領銜的“樓宇建筑及設備設施服務云平臺”,未來將服務及影響全球1000億平方米的寫字樓、醫院、學校、商場、政府等公共建筑。
鎖定“互聯網+建筑”方向,今年,新城要以數字力量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啟動建設中國(杭州)建筑數字化產業園。目前已經引進飛渡數字、大境筑、標信科技等行業頭部企業15家,科技投入1.2億元,專利擁有量93件,以數字科技的創新應用,打造“中國建筑數字第一示范區”。而這必將帶來新一輪的數字化浪潮,催生新興產業的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亨石、清創、航啟等加速器陸續建成,也成為新城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重要一極。
為打造全域創新的現代化科技新城,新城已經全面啟動大孵化器戰略,未來三年,從九喬商貿城,到迎賓路,再到星橋,要搭建一個創新創業巨大孵化器。從孵化器到加速器,再到產業基地,新城要走的創新型經濟,就是要持續不斷地替換之前的傳統企業,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浙商科創集聚地、時尚發展策源地。
塔尖人才占半壁江山
在創業創新大潮中,人才是第一資源,關鍵是“塔尖人才”。
在新城,無數創業者的夢想在這里拔節生長,他們有“高學歷”“高智商”和“高視野”,他們敢闖敢拼的精神,刻在骨子里,銘記在血液里。
在藝尚小鎮,承載雙創精神的創客們,成了眼下強勁創業潮流的一個縮影,映射了創業創新浪潮的洶涌。近四年的時間里,小鎮累計集聚國內外頂尖設計師24名,其中金頂獎設計師4名、全國十佳設計師11名,在線注冊設計師130萬,目前高端設計人才總量位居全國11個同類園區之首。
余杭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臨平新城黨工委書記李敏華心里一直有一本“人才賬”:“藝尚小鎮剛剛亮相,就引進國內外頂級時裝設計師8名,如今,我們的頂尖設計師已經有24名,在時尚頂尖人才的占有率上,算得上是國內的半壁江山。”
好的人才政策,成為人才來到新城的一塊敲門磚,而貼心的服務,正是人才們決意久留的重要原因。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新城充分發揮“店小二”職能,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的菜單式服務,專人專員對接企業情況,量體裁衣提供對應政策,實現全方位精準服務。
就拿明星企業晟視科技來說,剛剛入駐的時候,團隊總共20來人,卻有6個博士,11個碩士。有一位碩士生說,“臨平新城最吸引我們的,就是政府不但了解我們的情況,還會把適合我們的政策及時推送給我們。我記得,那會兒剛剛入職,在新城的服務牽引下,8月交了第一個月的社保,9月就收到了一筆2萬元的人才補助。”
如今的新城,自帶流量。僅去年一年,就吸引朱位秋、周成虎2名院士來棲,新增國內外高層次人才84名、行業領軍人才37名、大學畢業生4000余名。
產城融合促進城市動力
一座城市,若只適合工作,想必也不會吸引那么多人才來到這里。新城雙創的魅力,還在于這些年來,政府努力開創新局面,通過環境改造增強城市魅力。這種魅力,讓創客們覺得,在工作之外,這座城市,也很適合生活。
沿著迎賓路,余之城、銀泰城等多個綜合體以及洲際等四個酒店集團的引進,涵蓋餐飲、零售、文化、娛樂等多種業態;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杭州橄欖樹學校、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余杭分院等一批高品質配套緊跟,為城市綜合實力增添亮眼底色;完成道路126條450公里、綠道18公里、綠地50萬平方米建設,建成東湖綠道、夜景亮點工程,提升城市“顏值”……
這些,不僅為市民宜居生活注入精彩,也讓新城越來越有“都市范”和“國際范”。
還有歷時26個月有效工期建成的余杭大劇院,是余杭文化“新地標”。其中,1200座劇場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500座劇場內7塊升降臺可根據不同場景需要,搭建相應舞臺模式,快速空間變化,以滿足曲藝、話劇、鋼琴獨奏、中小服裝展示秀場等多種功能需求。小劇院舞臺一側可完全面向廣場打開,在廣場上的市民都能共享演出。
產城融合促進雙創動力,新城也不斷加碼,持續搭建亮眼配套。比如九喬國際商貿城區塊,在改造提升豐收水庫的基礎上要打造一處“豐收湖”公園。據了解,公園水域核心區將達到130畝,加上周邊景觀,整體范圍將達到150畝,成為擇水而憩、宜居宜業宜游的好去處。
接續換擋的發展動能、迭代成長的科技變革、蓬勃興旺的創業創新,也為這片熱土續寫了全新基因。臨平新城要“直掛云帆濟滄海”,成為余杭乃至整個杭州“最創新之地”。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相關閱讀:
- ·杭州臨平新城:打造接軌上海橋頭堡 爭當(09/29)
- ·杭州濱江“高度”:創新為先 鍛造國際化(09/25)
- ·杭州臨平新城以“三服務”精準攬人才(09/23)
- ·創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09/09)
- ·全省30強互聯網項目匯聚杭州上城區 共(09/04)
- ·杭州臨平新城以“親企辦”巧解企業發展(09/04)
- ·杭州錢開區智能制造創新創業產業園:打(08/30)
- ·杭州余杭區人大常委會赴臨平新城調研(08/29)
- ·杭州桐廬縣用好“互聯網+” 緩解中小企(08/28)
- ·杭州要打造全球創新創業網絡的重要節點(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