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數字經濟的“杭州密碼”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8/26 10:15:38
(原標題:破解數字經濟的“杭州密碼” 首席記者:趙芳洲 記者:徐墉)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漫卷世界的數字風云掀起深刻的經濟、社會和技術變革,正改變著中國,也重塑著世界。
杭州,依舊承載著世界心中最美的東方意蘊。當傳統與現代、古老與新銳、科技與人文相遇,數字經濟于此激蕩出萬千氣象,成為東方古國領舞世界數字經濟潮頭的經典縮影。
日前,央視《對話》欄目“中國產業地標”系列節目走進杭州,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等杭州數字經濟的代表性企業負責人及部分專家,對話主持人陳偉鴻,共同探討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探索與實踐。
杭州發展數字經濟,有哪些具有啟示意義的發展舉措?“三化融合”在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提升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方面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本報記者在節目錄制現場,見證臺前幕后的熱點話題。
1: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對話》一開始,周江勇向大家展示了良渚古城遺址的玉琮仿制品。細如發絲的優美線條,無與倫比的精致。早在5000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在良渚在這只玉琮里就為我們留下了今天的啟示。
“這件驚世作品體現了精湛的工藝,反映了當時的先進技術。數字經濟看似一個經濟形態,實際上就是新技術的應用。”周江勇說,數字經濟本質上是數字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所形成的發展模式。無論是當年制造玉琮的技術,還是現在的數字技術,都代表了時代發展的潮流。
經濟新常態下的杭州,正處在經濟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時刻。如何鍛造一把創新的鑰匙,打開增長之鎖,開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全新局面?這些年,杭州已然找到答案并游刃其中——
從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產業、數字創新到數字治理,數字經濟一路高歌猛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全方位融入杭州經濟社會各領域。不久前,杭州提出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勇立數字時代潮頭的雄心進一步顯露。
這也正是現場周江勇亮出第一張數字牌“1”的個中奧義。杭州要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并非只是口號,數據可以說話:2018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萬億元,增加值達到3356億元,占GDP的比重達24.8%,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50%以上。今年上半年,繼續增長15.5%,連續17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
49、2006、32、48:“三化融合”勾勒“數字畫卷”
東風起,一一風荷舉。
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杭州正全面實施“三化融合”行動,即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城市數字化,爭取在數字經濟前沿基礎和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重點產業領域數字化轉型、社會治理數字化應用等方面領跑全國乃至全球,為數字中國建設當好先鋒、提供樣本。
關于數字產業化,周江勇亮出了兩個數字:一個是49,一個是2006。49即阿里巴巴每秒能處理49萬筆交易,“2006”即2006年網易回杭州發展。杭州不僅孕育扶持了這些享譽世界的知名公司,近年來,這里打造了引領產業發展的特色小鎮,集聚了國內外心懷夢想的創客,落地了眾多的改革試點,串起了驅動發展的創新走廊。
為什么是杭州?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說,最初來到杭州,就覺得這里很美好,這里有未來。這么些年,阿里見證了杭州一步步發展為電子商務之都,乃至今天全社會、全產業走向數字經濟,“我想這一路我們是共同走來的,也是非常感恩這座城市。”
“無論是阿里巴巴也好,海康威視也好,我們幾乎是在同一個時代起步的。那個時代就是整個中國數字化轉型的起步階段。數字經濟的沖擊給企業和城市都帶來了機遇,我們抓住了機遇,同時也感知了市場的靈氣。”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說。
“我覺得最重要的不只是看到杭州的山水人文之美,更重要的是,第一次辦事就體驗到了杭州黨委政府強烈的服務意識。”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說,“我發自肺腑地告訴大家,杭州政府部門真的是把對創新型企業的服務做得特別踏實、落實到每一個細節層面。所以當時我們很快就決定,要扎根杭州,把未來的發展放在杭州。”
在周江勇看來,這些企業之所以產生在杭州或者來到杭州,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在世紀之交互聯網經濟迅猛發展的風口,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企業以敏銳的嗅覺抓住了機遇,喝到了頭口水,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形成了數字經濟的先發優勢。
“杭州有宜居宜業宜游的良好環境、創新創業的獨特文化基因,是數字經濟發展的肥沃土壤。”周江勇說,這座城市,無論是黨委政府還是普通群眾,都有極大的包容度,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在這里找到了最佳的結合點。在杭州有一句名言,就是“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我們相信,千千萬萬的小樹苗,只要給予精心呵護,總會有幾棵長成參天大樹。
數字經濟的能量不僅在于網信產業本身,也來自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所激發出的新變革。“三化融合”進程中,產業數字化就是為傳統產業插上數字技術的新翅膀。
緊接著,周江勇打出了“32”這張數字牌。
32年,記錄了娃哈哈在杭州的創業守業史,也見證著這家傳統制造企業擁抱數字技術后發生顛覆性的變化。“我們很早運用數字技術,來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在談及企業數字技術應用時,還提到娃哈哈目前已經成立一家智能機器人公司,為企業生產流程進行數字化改造賦能。
中策橡膠董事長沈金榮說,企業通過對整個工藝過程進行數字化改造,研發出的輪胎非常智能化,極大地提升了在全球領域的競爭能力。
“數字技術讓我們對每臺發動機的運轉狀況都清楚,借此優化產品幫助客戶解決很多問題。”浙江春風動力董事長賴國貴表示。
“數字經濟與傳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可以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贏得光明的前途。杭州要爭取現有基礎上,爭取3年之內所有的企業都能上云。”周江勇說。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正在智慧城市治理上不斷超越人們的想象。
48,刷新著杭州城市大腦應用場景拓展速度。對話中,周江勇闡述了杭州建設城市大腦的初衷和愿景。城市大腦目前已歸集700多億條數據、推出37個應用場景,今年還將推進11個應用場景,拓展城市大腦在各領域的應用。“城市大腦簡單來說,就是讓城市學會思考,讓生活更加美好。”
現場對話中,周江勇與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分享了許多改變市民生活的應用場景:一部手機就能走遍全城,實現吃、住、行、游、購、娛;20多萬個停車位實行“無感停車”,可以“先離場、再付款”;所有市屬醫院都實行“先看病、后付費”,為患者平均縮短兩個小時以上就診時間;到杭州旅游可以做到“10秒找空房”“20秒景點入園”“30秒酒店入住”,讓游客“多游一小時”……一筆一筆勾勒,一點一滴研磨,一幅飽滿馥郁的杭州“數字畫卷”漸次宕開。
“城市數字化就是運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用大數據和云計算來支撐城市大腦的建設,讓杭州城市治理更加現代化、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化。”周江勇說。
10抑或更多:持續綻放宜居宜業宜游新魅力
新的力量在生長,新的變化在積聚,新的挑戰在醞釀。未來,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關聯性、耦合性會越來越強,杭州深入實施“三化融合”行動,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離不開一張藍圖繪到底。
節目的最后,主持人陳偉鴻問,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十年之后,杭州將會呈現什么樣的風貌?
“十年太久,只爭朝夕。”周江勇說,進入5G時代,我們將在萬物互聯的背景下高水平推進“三化融合”,用5G技術賦能制造業、傳統貿易和城市治理,在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方面持續發力,建設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數字經濟理念和技術策源地、數字產業化發展引領地和產業數字化變革示范地、社會數字治理系統解決方案輸出地。“杭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杭州一定勇立潮頭,錢塘一定永遠繁華。”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未來一半數字經濟“新物種”和杭州有關(09/29)
- ·嘉興桐鄉市數字經濟小鎮正式開園(09/27)
- ·云計算為杭州數字經濟搭了一座橋(09/26)
- ·數字經濟點亮杭州西湖未來 全力打造“(09/26)
-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 杭州下城區組建“數(09/26)
- ·杭州拱墅區:領航宜居宜業大城北(09/24)
- ·高度重視齊心合力全力以赴加快推進杭州(09/24)
- ·嘉興桐鄉經濟開發區:數字經濟小鎮將于(09/24)
- ·2019長三角數字經濟指數發布:杭州第一(09/24)
- ·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