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在提質增效中邁向世界一流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9/4 9:57:07
(原標題:中國企業在提質增效中邁向世界一流 時報時評:李成剛)
近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了2019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獲評500強的中國企業共涉及76個行業,其中制造業企業入圍244家,服務業企業入圍173家。
榜單數據顯示,相比2018年,2019年中國500強企業營業收入總額增長11.14%,資產總額增長9.08%,實現凈利潤增長10.28%(其中制造業企業500強實現凈利潤增長19.44%,連續三年保持在19%以上),凈資產利潤率提高1.25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下降0.46個百分點,人均營業收入增加12.47萬元,實現三連升,人均凈利潤提高0.47萬元,實現兩連增。
這些數據表明了中國企業500強發展的速度效益特征。企業沿著做大、做強、做優的發展道路繼續前進,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斷提質增效、增強競爭優勢。值得注意的是,與2018年相比,2019年入圍500強企業的門檻提升至323.25億元,提高了16.36億元,門檻標準雖然17年來持續提升,但近年來升幅持續縮小,表明中國大型企業已基本度過了高速增長期,進入成熟發展期,企業快速擴張增長的潛力降低、壓力增大。
分析中國企業500強統計數據,不難發現,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我國大企業在核心技術創新和產業控制能力等方面還存在明顯的差距。隨著我國經濟和企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如何突破瓶頸、擴升發展的天花板仍是我國大企業發展所面臨的緊迫而艱巨的任務。數據顯示,2019中國企業500強的凈資產利潤率為9.65%,比世界500強低2.68個百分點,比美國500強低5.51個百分點,表明中國大企業的發展質量還不夠高;在研發創新上,雖然中國企業500強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企業研發投入持續上漲,實現了2016年以來研發強度的“三連漲”。但與國際大企業相比,這一成績仍存在差距,特別是研發強度,相較美國、德國和日本,中國大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還有待增強,以期對高質量發展形成強有力支撐。中國大企業現有的研發強度,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企業實現創新并初步構建與世界一流企業競爭的能力,但還不足以幫助中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
縱觀中國企業500強的數據變化,令人欣慰的是,中國大企業一直在堅定不移地走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持續不斷地推進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和質量變革,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企業的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尤其是以華為為代表的一大批創新型企業,以及正在快速提升的制造業企業,他們矢志不渝堅持創新,埋頭苦干固本培元,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成為新時代國家經濟發展的先頭部隊,也成為了中國大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大變革之中的推動者和受益者。
黨的十九大明確了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論斷,并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中國企業500強的發展變化充分表明,企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體,企業達到了世界一流,中國經濟就能夠真正實現世界一流。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相關閱讀:
- ·中國企業需持續努力培育全球競爭力(08/26)
- ·中國的企業缺少什么(03/13)
- ·中國企業全球化面臨升級擴容(12/10)
- ·企業500強 亮麗數據背后的失衡之憂(09/05)
- ·2015中國企業500強放榜 浙企占48家(08/25)
- ·2014中國企業500強出爐 浙江八成出自杭(09/10)
- ·中國員工敬業度僅51% 居全球低值(09/13)
- ·2012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中石化居榜首(09/04)
- ·中國社科院報告顯示:七成企業嚴重缺失(11/23)
- ·中國企業賺錢的邏輯(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