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區“雙創”厚土照亮了一個個草根“創業夢”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9/19 10:10:35
。ㄔ瓨祟}:西湖區“雙創”厚土照亮了一個個草根“創業夢” 記者:孫月 通訊員:張靜)
創業沒有捷徑,但創業者不論身份、不論年齡、更不論旁人的眼光。作為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他們可能沒有雄厚的資本、沒有豐厚的資源,甚至還有許多想象不到的阻礙,但他們擁有堅韌的精神,為了創業夢想,他們在凌晨起床、在雨中奔跑、在城市間穿梭……人們很難不被這些“草根創業者”的精神所吸引。
西湖區這片“雙創”的熱土,不僅吸引了許多大企業落戶于此,更有無數擁有創新力量、創業夢想的小人物集聚于此,在逐夢路上,釋放著光與熱。
退休再發出 人生沒有不可能
辛苦了大半輩子,退休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差不多就是職業生涯的終結了。而創業,不僅需要投資、對市場有準確判斷,還要有扛得住的身體,這些對老人來說,并沒有優勢。很多人會說:“安度晚年就行了,還可以帶帶孩子,萬一將來創業失敗,晚年生活都成問題,何必呢?”
退休后是不是就應該安享晚年生活,打牌麻將廣場舞或者帶娃做飯洗衣服?留下街道和家園社區的呂俐選擇了勇敢創業,迎接種種挑戰。
呂俐年近58歲,原先在機關單位工作,是一名黨員。“退休后,想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也總想做點事,就選擇了創業。”她說在創業這幾年間的收獲實在太多了,覺得自己很有價值。
呂俐創辦的企業主要承接土地規劃設計相關業務,在企業發展初期,呂俐也確實遇到了職業生涯中的新挑戰。接到的項目利潤少,資金收不回來,為了保障準時發放員工的工資,一度抵押了自己的房子。
然而,呂俐沒有放棄。黨員這個身份對呂俐影響很深,她認準了把踏實做人、技術過關、優質服務作為經營的基本準則。“想做事就不能貪一點蠅頭小利,公司成立6年,我們財務全部公開。”在工作中,呂俐珍惜每一個機會,“我對技術要求高,要保證做一個項目,批復一個。”
呂俐對員工嚴格,對自己的要求更嚴格。不管項目利潤有多少,她堅持每個項目都到現場,作為公司總經理,出差仍然是呂俐現在的常態。“我到現場可以自查,看到別的公司的做法,反思自己在經營、對與員工上的問題。”也正是呂俐的這份兢兢業業,讓手底下這幫30歲左右的年輕人佩服不已,員工們對公司的認同度很高。
6年的創業生涯,讓呂俐更加幸?鞓。在生活中,她仍舊是一位普通的妻子、母親。“我很喜歡買菜燒飯會分享菜的烹飪方法在朋友圈和大家一起交流。”社區旗袍隊、健身房也總是少不了她的身影。
“我覺得自己還很年輕,是青壯年,在創業的路上至少還能奮戰10年。”呂俐說。
不被命運偏愛 就用創業主宰自己的命運
“我是無聲咖啡師,很高興為您服務,也許我無法向您傳遞我的聲音,但這杯咖啡代表了我的心意。”在文新街道星洲路12號有一家不太起眼的咖啡店,店名叫手語咖啡,店面也很小,僅僅15平方米,客人多了轉身都不方便。
就是這樣一間小小的屋子,卻承載著一對聾啞夫妻的創業夢。
店主夫婦陸俊和楊迪,都是先天性聾啞患者,兩人之前分別從事平面設計和陶藝工作。今年3月在星洲路開了這家咖啡店。因為聾啞,所以店內的點單和交流全都是顧客和陸俊用筆談的形式完成。
“我們都喜歡喝咖啡,在工作了十幾年后,還是想圓一個小時候的夢想,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咖啡店。”店主陸俊在店內的點單本上寫下自己開店的原因。夫妻倆從學做咖啡開始,一點點筑起創業夢。“我們是邊學習,邊找店面。錢也不多,就只能選擇租金相對便宜的地方開店。”陸俊夫妻住在九堡客運站附近,店里每天9點開門,夫妻倆一大早就要來店里準備。
陸俊寫到,自己和妻子之前從事的工作都與創意、設計有關,因而想把這里打造成他們的第二個家,也想帶給進店的客人一種溫馨的感覺。白色的墻上,有手語的教程,有夫妻倆精心設計的手語咖啡logo,還有一塊特別的區域,“這些都是別家網紅咖啡店的杯子,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掛在墻上,我們做咖啡時,一抬頭就能看到,也是激勵自己的一種方式。”
創業都遇到過哪些問題?“因為馬路對面就是一家咖啡店,競爭壓力還是比較大。”冰薄荷美式18元、旺仔冰拿鐵22元、茉莉美式18元……這些咖啡價格不高,但都是他倆原創的。雖然生意不算火爆,但口碑一直不錯,回頭客也多。特別是招牌咖啡—酸奶酒釀咖啡在點評類網站上穩居第一。“酸奶的密軟帶著酒香和甘甜,很好的中和了黑咖的苦味,堪稱夏季完美冰飲!”喝過的顧客都贊不絕口。
“現在只是第一步,已經有一些平臺聯系我們,考慮地段更好、店面更大的地方。”從陸俊的筆尖流露出的滿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有自己喜歡的事業 生活更加充實
當你在完成夢想的路上沒人支持、頻頻受阻的時候,你會堅持嗎?徐雪梅堅定地給出了她的答案,會。
今年年初,留下街道的西溪路上多了一家花店,老板徐雪梅就住在附近的楊家牌樓社區。
說起創業經歷,徐雪梅滔滔不絕:“年輕的時候,我在龍翔橋開了近10年的服裝店,結婚后在家休息過,在‘天堂傘’工作過,也在花鳥市場開過綠植店。20多年了,擁有一家花店的想法一直沒有泯滅。”
因而徐雪梅決定開一間花店,不過一開始,家人并不支持,找店面、裝修、開業都是她一個人操勞。她知道家人的私心是想讓她不要太辛苦,希望通過他們的“不幫忙”讓她放棄。“先生很心疼我,希望我在家好好休息,家里的經濟條件也負擔得起。但我覺得,人還是要有自己喜歡的事業,才能活得充實。”
在開業之前,光門面顏色就換了三次。“為了和沿街店面統一,店招的顏色從一開始設計的深灰色,換成咖啡色,又換成金色,反復折騰之后,我也有過放棄的念頭。”這樣的念頭在徐雪梅疲憊的時候也閃現過,不過她認定的事一定要堅持到底。在花店的布置上,徐雪梅也花盡了心思,店內百種花卉鱗次櫛比的擺放在高低不一的黑色架子上,或含苞待放,或燦爛綻放,讓人大飽眼福。
很快花店開張了。每天凌晨4點半,徐雪梅要去花鳥市場挑最新鮮的花,百余種花每天換水,品質不好的花就算虧本也要扔掉。憑著徐雪梅對品質的堅持,花店的生意越來越好,每逢節假日,還會通宵忙碌。“開到3個月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已經成功了,比預期好太多。”家人也被她的堅持感動,她說現在先生經常幫忙給顧客送花,兒子也非常支持。
以花會友、以心交流。徐雪梅最開心的事,莫過于交到了很多朋友。“我喜歡交朋友,每個買花的人身上都有他們的故事,有的人是為了給家里以點綴,有的毛頭小子來店里給女朋友買花,一朵朵花都傳遞著買花人的心意。”在徐雪梅看來,自己做的是生意,也更是生活,要一直保持自己的初心,為買花的人推薦最合適的花束。
最近,徐雪梅在研究婚慶花束,她打算做一個體系。“我有個夢想,在我的店里,有一縷斜陽、一本好書、一杯咖啡、一份甜點,三兩好友,花香環繞。我相信我能夠實現這個夢想。”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西湖報
相關閱讀:
- ·杭州西湖區稅務局加大創業創新扶持力度(07/11)
- ·努力爭創“雙創”高地 推動杭州西湖經(06/18)
- ·杭州西湖區打造“兩城六鎮”雙創平臺(06/11)
- ·五年開八家公司 80后草根創業者登上福(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