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引領數字經濟走向未來 共話數字經濟領域標準化“作為”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10/15 15:19:45
(原標題:標準引領數字經濟走向未來 記者:夏燕 通訊員:肖揚)
10月14日,在第50個世界標準日來臨之際,由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浙江省科學技術廳與之江實驗室聯合主辦的數字經濟標準創新論壇在杭州舉行。論壇上,“浙江省數字經濟標準創新聯盟”授牌籌建,之江實驗室標準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同時省市場監管局還發布了《浙江省數字經濟標準化現狀與展望》研究報告。
作為2019年浙江省“世界標準日”的主題活動之一,本次論壇圍繞“標準引領數字經濟走向未來”這一主題,充分探討了標準化工作在促進浙江打造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來自之江實驗室、阿里巴巴集團和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專家學者圍繞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和標準化戰略等內容發表了主旨演講。
“浙江省數字經濟標準創新聯盟”授牌籌建
近年來,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專門成立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制定并實施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出臺了多項舉措推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等發展。
當下,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日益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轉型升級的主動能和創業創新的主陣地,成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支撐。
據有關機構測算,2018年,浙江省數字經濟總量達2.33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9.26%,占GDP的比重達41.5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74個百分點,總量和增速均居全國第4位。
論壇上,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傅曉風出席并致辭。他表示,今年“世界標準日”的主題是“視頻標準創造全球舞臺”,蘊含著對大數據、互聯網、信息處理等技術進步的肯定和追求。這與浙江高標準打造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戰略部署不謀而合。
傅曉風強調,標準化是數字經濟的戰略性支撐,成立標準創新聯盟就是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向標準轉化,加快數字經濟領域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的研制及推廣,爭創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等重大載體,助力浙江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數字經濟時代,標準對于支撐其高質量發展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和引領性作用——作為對社會生產和服務活動的技術要求進行統一規范的行為,標準化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可以說,沒有標準化的基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不僅難以實施,更難以有成效。
“浙江省數字經濟標準創新聯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當天活動現場,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振華宣讀了成立“浙江省數字經濟標準創新聯盟”批籌文件。
導報記者了解到,“浙江省數字經濟標準創新聯盟”由之江實驗室牽頭發起,阿里巴巴集團、浙江大學、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和浙江省技術創新服務中心參與籌辦,旨在全面貫徹落實“數字浙江”建設部署,加快實施標準化戰略,深化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以更好地整合社會資源,充分發揮標準化合作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用標準化支撐浙江數字化轉型,推動浙江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之江實驗室主任朱世強代表聯盟發起單位發言。他表示,之江實驗室作為聯盟發起單位,將以本次聯盟成立暨論壇召開為契機,在標準化工作中積極對接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需求,突出數字經濟衍生的新領域,拓寬數字產業提質增速的新通道,服務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搭好服務平臺,加強交流合作,提升支撐能力并加大宣傳力度,推動浙江以高標準引領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他期待,通過聯盟各成員單位的精誠合作,探索出一條標準化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子,取得標準引領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突破,為加快實施國家標準化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貢獻新智慧、提供新案例、注入新動能。
共話數字經濟領域標準化“作為”
10月14日舉行的數字經濟標準創新論壇上,還舉行了之江實驗室標準化研究中心的揭牌儀式。
采訪中記者獲悉,之江實驗室是浙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自成立以來,其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將標準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一,始終堅持“科學研究與標準化雙輪并進”。
新成立的之江實驗室標準化研究中心,將圍繞之江實驗室智能感知、智能計算、智能網絡、智能系統四大科研方向開展標準化研究,并以標準化為基礎,統籌建設運行實驗室的計量、合格評定、檢驗檢測等與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相關學科。
活動現場,浙江省市場監管局還發布了《浙江省數字經濟標準化現狀與展望》研究報告。
該報告顯示,近年來,浙江積極以標準化手段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比如,積極在數字經濟領域開展品字標“浙江制造”品牌建設。2018年,共制定數字經濟領域“浙江制造”標準80項;2019年上半年,已制定數字經濟領域“浙江制造”標準23項。這些標準為引領浙江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此外,2018年,浙江企業還積極參與制定網絡信息技術領域國家標準21項,另有51項網絡信息技術領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建議獲準立項。
論壇上,來自之江實驗室、阿里巴巴集團和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專家學者紛紛圍繞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和標準化戰略等內容,展開了交流與觀點碰撞。
阿里巴巴集團標準化部研究員周升和表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萬億元,占GDP的三分之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67.9%,給制造、購物、支付、物流、醫療等各個領域都帶來了巨大變革。
“標準化就是把少數人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合理經驗分享出來,讓多數人享受到好處。”他說,因此,要知標準、用標準、創標準。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建從全球視角講述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標準化發展。他表示,人工智能標準化很有必要,能夠加快創新推廣,提升產品質量,保護用戶安全,營造開放生態。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市場導報
相關閱讀:
- ·《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2019)》(10/21)
- ·杭州西湖區立數字強區目標 繪人間天堂(10/10)
- ·未來一半數字經濟“新物種”和杭州有關(09/29)
- ·嘉興桐鄉市數字經濟小鎮正式開園(09/27)
- ·云計算為杭州數字經濟搭了一座橋(09/26)
- ·數字經濟點亮杭州西湖未來 全力打造“(09/26)
-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 杭州下城區組建“數(09/26)
- ·杭州拱墅區:領航宜居宜業大城北(09/24)
- ·高度重視齊心合力全力以赴加快推進杭州(09/24)
- ·嘉興桐鄉經濟開發區:數字經濟小鎮將于(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