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創投圈11個關鍵熱詞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12/18 10:24:29
(原標題:2019年創投圈熱詞 大家耳熟能詳的我們抓取了11個 記者:徐歆婷)
2019年已近尾聲,這一年的創投圈仍然跌宕起伏,有人迎風口、拿融資、敲響上市鐘,有人歷經欠款、資金鏈斷裂、悄無聲息地消失。
“冰與火”的景象是創投圈的常態,只是年景好時,火的力量足以融化冰川;年景平時,冰火相當;而年景下行時,冰可以滅了火。
以下11個關鍵詞,我們為它們作了“詞性”標注,目前有兩個得到了一落千丈的↓,三個是扶搖直上的↑,還有四個為穩步增長的↗,另有兩個是平穩發展的→。
電子煙↓
全球電子煙巨頭Juul帶頭講述了這個行業大起大落的故事。Juul曾是電子煙行業的神話。去年12月,它以380億美元的估值被并購,1500名員工獲得總價值20億美元的獎金。巔峰之后就是滑鐵盧。2019年,各種有關電子煙致死和誘導青少年的指控,像雪片般向它襲來。12月,Juul的早期投資者將它的估值削減至164億美元。
年初大批創業者涌入這個賽道,競爭呈現白熱化狀態。同道大叔董事長章晉源、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等名人紛紛投身電子煙行業。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上半年電子煙產業投資案例超過了35筆,投資總額超過了10億元。
然而,產品本身無法洗脫的“原罪”,令其發展面臨高度的不穩定性。下半年網絡禁售令的出臺讓如火如荼的市場瞬間冷了下來。隨著監管趨嚴,整個行業陷入恐慌期,電子煙產業恐怕要涼涼。如今,國標出臺指日可待,玩家結局也會相似:泡沫破滅,投機者離場,有實力的電子煙企業才能真正存活下來。
人造肉↗
今年人造肉的上桌遇上了好時機,豬肉價格一路高企,人造肉就像一個替代品,也吊足了消費者的好奇心。從行業來看,自今年5月“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后,很多企業聞風而動,紛紛進入人造肉領域,2019年也因此被稱為“人造肉元年”。
在海外市場,名人、國際品牌加持,加速了人造肉行業的興起。在國內,跟風追逐人造肉熱點的以上市公司為主,其中雙塔食品、金字火腿的噱頭最足,相繼推出了國內首款人造肉月餅和人造肉餅,促成概念股漲停就是他們的目的。
從消費市場來看,人造肉行業大概還能再向上發展一段,但空間有限。畢竟人造肉不怎么好吃,又不便宜,也不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科創板↑
今年資本市場上最大的贏家是科創板,7月22日,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前五天玩了一輪心跳,不設漲跌幅度,任由市場pick(挑選),也不知這些企業是如何托盤的。
作為獨立于現有主板市場的新設板塊,科創板主要面向科技創新企業,其設立目的是為實現資本市場和科技創新的深度融合,解決科技創新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等矛盾。
截至12月13日17:00,上交所披露滬市科創板上市企業數已達65家,另有5家企業處于發行中。科創板累計受理企業為184家。可以想象,企業登陸科創板的節奏還將大大加快。
區塊鏈↑
前些年,如果你自稱是一名區塊鏈從業者,外行人可能會將你簡單歸結為“炒幣”的。但今年,“All in區塊鏈”成為一大趨勢。
其實,沒有幾個人能弄明白區塊鏈是什么。背概念的話,區塊鏈是一項基于密碼學等數據管理的新技術,因為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等特征,在各行各業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區塊鏈行業的紅包在10月24日自天而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自此,區塊鏈在創投圈和資本市場急速升溫。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中國區塊鏈從業者很多出自浙江大學,杭州也可能成為區塊鏈第一城。不信,走著瞧咯。
李佳琦↗
當我們談論起李佳琦時,就是在談論直播帶貨。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的OMG!”如果沒有兩把刷子,如果沒有這么多消費者看他直播下單,李佳琦就不可能成為李佳琦。
今年雙11李佳琦直播間的觀看人數達到了3680萬。5分鐘賣出15000支口紅,288秒賣出9萬盒面膜,5個半小時成交金額達到353萬元等數字,進一步刷新了人們對于電商直播的認知。
李佳琦爆紅的背后,是直播帶貨這一模式的盛行。2020年對李佳琦、薇婭等一干當紅主播特別重要,能否繼續打破自己創下的紀錄,成為一大懸念。想想花無百日紅,拋物線是怎么畫的。
KOC→
KOC是相對于KOL而言的,KOL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是在某一領域能提供關鍵意見的領袖,網紅就是KOL的一種。KOC全稱是“Key Opinion Consumer”,即關鍵意見消費者,一般指能影響自己的朋友、粉絲,產生消費行為的消費者。相比于KOL,KOC的粉絲更少,影響力更小,但由于自身是消費者,KOC分享的內容多為親身體驗,和粉絲之間形成了信任的關系。
KOC其實就是將私域流量實現高轉化,渠道更垂直、更便宜,成為很多品牌關注的新型營銷模式。比如阿迪達斯最近推出了“KOC計劃”,邀請品牌旗下的1萬多名會員粉絲加入合作電商成為品牌分銷商,讓這群比普通銷售更熱情百倍的粉絲為阿迪達斯售賣商品。這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日后有可能成為一種銷售常態嗎?還有待觀察。
垃圾分類↗
今年7月,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新規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刮起了垃圾分類行業的風潮。據統計,今年與垃圾分類相關的注冊公司數量激增,相關小程序、公眾號也不斷增加。天眼查數據顯示,僅在今年6月17日至7月17日,全國就新成立了8346家經營范圍包含“垃圾、垃圾分類、垃圾回收、垃圾處理”的企業。另一方面,垃圾分類領域也成為資本押注的新賽道。
不過,行業火爆的背后,多數企業、項目仍處于虧損階段,一度融資10余億的明星企業“小黃狗”也爆出遭遇破產重整的消息,這個行業的商業模式依然有待探索。
996→
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996”工作制是今年大家熱議的一個話題。今年1月下旬,杭州有贊宣布實行“996”工作制,引發勞動監察部門介入調查。4月,馬云大談自己對996的看法。
關于996的議論甚囂塵上,但996必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創業公司的常態。隨著融資越來越不易,競爭越來越激烈,不拿出一點狼性,如何能夠立足市場?想要在全社會推廣一套優雅、體面的作息,我們的社會發展還沒到這個階段。
刷臉支付↗
以前,“刷臉吃飯”指的是一個人面子大,僅憑一張臉就能吃上霸王餐。今年,刷臉支付成為現實——去餐廳吃飯不帶錢包、手機,直接用臉付款,幾秒鐘即可完成,非常便捷。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刷臉支付技術應用社會價值專題研究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刷臉支付的用戶已達1.18億人。
刷臉支付競爭被兩大支付巨頭挑起,去年年底支付寶推出首個刷臉支付機具產品“蜻蜓”后,微信緊隨其后于今年推出了對標產品“青蛙”。支付產品的應用和落地,需要大量中小企業去參與和完成,不少二維碼收款服務商搖身一變從“碼商”變成了“臉商”。付個錢這么快捷,更是加速了沖動消費有沒有?
P2P↓
P2P行業成為今年以來的夢魘。多家企業暴雷、行業加速清退,在今年的創業企業死亡名單中,P2P行業成為重災區。目前,國內已有云南、河北、山東等7個省市宣布取締全部網貸機構的P2P業務。P2P不值得多說,其給用戶造成的慘痛可能是一輩子的。
國產電影↑
今年,國產電影成為票房發動機。據公開信息,2019年票房排名前10的影片中,有8部影片為國產電影。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分別以49.74億元、46.55億元領頭奔跑,《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緊隨其后。2019年12月6日晚間,中國電影票房突破600億元。
在好萊塢電影一統天下的局面下,中國國產電影的成績讓人刮目相看。除了人口紅利、排片優先等因素,國產電影越來越好看是不爭的事實。可以預計,明后年參照今年的類型片會越來越多,投資也會更大筆地流向國產電影制作公司。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每日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