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濱江):持續深化三服務 有序有力穩生產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0/2/27 14:31:23
(原標題:高新區(濱江):持續深化三服務 有序有力穩生產 記者:孟嬌 高新區(濱江)報道組:宋桔麗)
企業復工復產,新濱江人回到了工地、車間,濱江有序地“動”起來了。
但疫情防控阻擊戰仍在進行,守好抗擊疫情前線、守好經濟發展前線,依然是濱江嚴抓不懈的兩條作戰路線。
如何抓好“雙線作戰”、確保“雙戰雙贏”?
該區出政策、抓落實,真心真情“三服務”,爭當企業“暖心人”,提高企業“免疫力”,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了強心劑,全力為濱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1、注入“強心劑” 兌現政策快速有力
2月24日下午,泰林生物收到了濱江區150萬元的上市獎勵,從公司敲鐘上市,到政策兌現,僅僅過去40天。
“沒想到這么快就能政策兌現。”泰林生物相關負責人說,作為一家醫療企業,泰林生物的汽化過氧化氫消毒器在疫情期間需求增加,對他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雖然早已提前復工,但是受疫情影響,人工、交通、物流各方面的壓力都不小,“這筆資金無疑是給我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就在同一天,杭州優思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也有一筆25萬元的研發補助資金到賬。濱江區科技局和財政局完成了15個科技政策項目的政策撥付工作,惠及1588家企業,共收到了2.03億元的“真金白銀”,而從撥付工作啟動到全部兌現只花了10天。
高效兌付的行動背后,離不開政策的指揮棒。2月13日,濱江區出臺《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意見》,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旨在最大限度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而為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困難,濱江區急企業之所急,已安排2億元疫情應急轉貸資金和2000萬元擔保風險池,準備為企業及時“輸血”。
此外,為加快政策兌現,濱江區在進一步優化決策流程的同時,還根據企業的咨詢反饋,細細梳理了有關政策的一問一答,制定政策兌現指南和政策兌現流程,通過“濱江發布”等發布渠道,讓企業讀懂用好政策。
而在條條政策落地的背后,濱江區的“店小二”更是加班加點,主動服務,全力以赴幫助企業快速拿到扶持資金,高效發揮政策效益。據了解,得益于政策的真抓落實,截至2月25日,全區共兌現各級資金3.72億元、惠及企業2287家,根據預計,該區近期還將兌現資金8.8億元、惠及企業超4000家。
接下來,濱江區表示,將繼續在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暢通政策申報渠道、優化內部審核流程、加快資金兌現進度等方面“做文章”,以最大誠意扶持企業、最大力度幫助企業、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影響、最大決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2、提高“免疫力” 精準防控抓實抓細
“各位員工,有名員工報告有發熱癥狀,請大家保持三米距離,有序撤離至樓下,等待公司通知!”2月22日上午9點,濱江區社發局與宇視科技精心設計,開始了一場應急處置演練。
為了幫助全區企業快速掌握員工在工作期間出現發熱情況的應急處置要點,區疾控中心為全區企業定制了一份實操版的“教科書”指南。
“正在寫應急預案,這個教程給了不少借鑒!”不少看過視頻的企業,對這份防控教程連連點贊。
這是濱江區小切口、大服務,找準企業防疫防控需求的亮眼一筆。
自1月29日起,濱江在全市率先發布了《企業、園區復工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來,該區又在防控的不同階段出臺了具體措施和指南,結合企業需求,抓細抓實精準防控。
把疫情攔在大門外,是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大前提。而精準智控,則是企業防疫防控的重要手段。
早上8點半,東方通信科技園迎來上班高峰期,沒有排長隊,不到10秒,員工即可完成身份核驗,快速入園。濱江區委組織部利用工作人員特長,自行開發了“e起戰疫”的微信小程序,截至2月20日,這款小程序已經免費應用于東方通信、海創基地、中控科技園等23個園區,共計235家企業,解決了園區卡口管控的難題。
為了當好企業復工復產的“守門員”,濱江區還號召紅色力量,近400名機關黨員干部以“一對一”結對的方式,成為全區樓宇、園區派駐“紅色專員”,成為園區、企業防控的一道“紅色防線”。
此外,濱江區委兩新工委將紅外熱成像儀、消毒水、醫用手套送到了部分園區內黨組織、企業黨組織的手上,而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也主動“送貨上門”,向19家園區及企業免費送去了6噸消毒液。
而為了保障防疫物資不斷供,緩解企業實際困難,濱江區還上線了“復工服務號”,掃掃二維碼,登記基本信息,口罩、額溫槍、消毒液等需求,均可通過濱江“復工寶”防疫物資數字管理平臺登記,幫助企業做好防疫工作。
3、做好“暖心人” 保駕護航復工復產
“疫情雖然無情,但濱江區把‘送政策、送服務’做到實處,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難題的舉措,讓我們企業深受感動、備受關懷!”2月20日,濱江區政府收到一封來自企業的感謝信,浙江時邁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在信中動情地表示。
做好企業的“暖心人”,一直是濱江區的好傳統。
2月22日,從安徽合肥、浙江常山、四川閬中三路發出“暖心返崗”專車,接上民工兄弟回到了濱江建設工地上,企業和民工兄弟臉上綻放的笑容背后,是濱江區住建局真心真意的全力以赴。而為了讓員工少走路、企業少成本,截至2月26日,濱江已經相繼開通博世電動、阿里巴巴、紅相科技、大華科技、吉利集團等77條企業定制員工通勤專線,同時,為方便企業申報、快速落實50%的補貼方案,住建局堅持“讓數據跑、讓政府跑”,真正實現了讓企業“跑零次”,保駕護航企業復工復產,方方面面見細節、見高效。
就拿中國郵政來說,作為快遞“國家隊”,該公司承擔著向戰疫一線運送緊缺資源的工作。業務體量大,類別繁雜,但該公司財務很從容,“稅務人員早就給我講了各類快遞運輸服務適用的稅收政策,告訴我網上辦稅的流程,遇到問題,只要打個電話,就能快速解決。”
為幫助財務人員“云復工”,濱江區稅務局運用稅收大數據精準識別符合疫情防控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通過釘釘、微信等線上渠道開展“一對一”政策輔導和辦稅指引,全力做好“非接觸式”辦稅服務。
濱江區各個部門為企業解難題、出主意等暖心服務不勝枚舉。
比如濱江區統戰部,得益于“數字統戰”工作基礎,自主設計了聯企數字平臺,第一時間推出了數字應用“同心連企服務”小程序,聚焦“疫情防控、企業用工、運輸物流、資金周轉、政策落實”等在線上形成問題清單,通過一對一專班服務,實現了精準服務。
而在江北區塊,區行政服務中心提出了上門服務“十步法”、復工困難“即報即處”、建立復工“朋友圈”和房補政策“十問十答”等八項措施,一手抓好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一手抓好企業安商穩商護商,為企業做好了服務保障。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