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的“非常時期”:中小機構加速出局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0/4/14 13:26:20
(原標題:創投的“非常時期”:中小機構加速出局 記者:李甜)
“避開不幸并不會讓人幸福。”這句來自電影《尋找幸福的赫克托》的臺詞,可以用來總結當下一些創投企業應對危機的態度。
繼2018年募資環境嚴峻化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令創業公司融資環境雪上加霜,機構投資工作亦增添了許多不確定性。
“我覺得應該談不上機會,只能說這個時候,更拼內功,拼誰能生存下來。”4月7日,資本顧問公司Scale Partners合伙人謝晨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整個行業很差的話,覆巢之下無完卵,對所有投資機構,都是很嚴重的一個考驗。”
謝晨星提道,“很多小的投資機構更加雪上加霜,過去兩年和今年,肯定會有很多的小機構死掉。”
“融資節奏被打亂”
謝晨星告訴記者,“現在整個行業基本上應該都處于收縮和裁員的狀態,對于大部分中長尾的機構來說,主要都是生存問題。”
“現在堵在一起要融資的項目很多,之前五六個月能做完的融資,現在可能要八九個月甚至更長,企業要管理好自己的現金,撐過這段時間,活下來很重要。”2月23日,在早期VC創世伙伴組織的線上分享會上,高鵠資本管理合伙人金明如是說道。
根據高鵠資本在春節后對60多家頭部投資機構的調研,有38%的投資人表示疫情不會影響他們的投資策略,27%的投資人表示會重視疫情帶來的機會,73%的投資人表示會積極看新項目。
金明認為,疫情為創投行業帶來的一大挑戰是“融資節奏被打亂”。
據介紹,正常融資的時間節奏本是創業者拿著2019年的數據和2020年的預算方案,在春節后和投資人充分溝通談融資。客觀上,疫情導致出差和碰面不便,讓很多剛啟動或者準備啟動的項目遇到了挑戰。
金明認為,受疫情影響,大部分創業公司一季度的數據不會太好看。投資人要在看到數據的反彈時,才會有投資的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對于春節前后才啟動融資的新項目,要投資人在第一季度做重大投資決策的可能性不大。目前來看,也確實如此。
在此情況下,金明認為,投資人一季度最可能出手的三種情況,加碼已經投資的公司、投之前跟蹤很久的公司、在最熟悉的行業里找項目。
Scale Partners于2019年成立,近期正在招聘資深分析師、投資經理等,石墨文檔是Scale Partners去年非常成功的項目。謝晨星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團隊有10來人,今年可能會再翻一倍。去年公司簽約項目有11個,目前10個完成交割或正在交割中,今年成交項目預計也翻倍。
謝晨星告訴記者,“現在整個行業基本上應該都處于收縮和裁員的狀態,對于大部分中長尾的機構來說,主要都是生存問題。”
風云資本創始合伙人侯繼勇對記者說,過去兩年,小投資機構、欠缺投資邏輯的機構分批倒下。2020年,他認為還會再倒一批,包括“太過激進、現金流管理不好的投資公司”,資金、項目將進一步向頭部集中。
環境不佳使得行業中具有專業背景的機構,擁有更多可信度,進一步“出圈”。
有一些企業會主動找到Scale Partners。比如,面臨較大財務壓力的公司會對融資比較著急,有的公司處于早期階段,收入較少,也有估值數十億元的公司。
謝晨星提道,“優秀的企業,也會更愿意積極地來做融資,考慮尋求專業的顧問來幫助。而在市場好的時候,企業可能隨便用一個,或者甚至不用資本顧問,都可以融到錢,但市場不好的時候,越能體現出來我們的價值。”
謝晨星說,現在遠程辦公,反而效率更高了,以前一天最多開4個現場會議,現在能開六七個會議。機構正在積極擴張,推動更多項目落地,有很多公司有融資需求。
“首先從一個基本面來說,我們是非常堅定地看好中國有一個巨大的長期機會。在市場不好的時候,泡沫沒有了,剩下很多不專業的玩家,基本都會被市場淘汰,但在這種環境下能夠繼續玩下去的,都是要有硬實力。”謝晨星說。
不過,希望在“冷峻”環境下,能夠大干一場的謝晨星也有擔心。如今,由于疫情在全球蔓延,跨境貿易和國內消費市場均受到影響。
創投行業是“環境敏感型”行業,謝晨星擔心多變的環境,使中美金融體系和科技體系出現脫鉤,從而影響我國科技、金融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這兩年,中美之間貿易摩擦、中興和華為事件作為第一波動蕩;疫情暫停了中美之間很多航班和商業往來,這是第二波動蕩;近期瑞幸自曝的財務造假事件,對很多中概股有影響,以后中國企業去美國上市可能更難募集到資金,這是第三波動蕩。謝晨星認為,目前,美國仍處于科技和金融的戰略高地,中美之間需要科技交流、金融接軌。
“爭取活下來”
“創業公司本身現金一般都是比較緊的,現在融資環境差,我們已經給很多公司表達了類似的建議,在這個時候,不要太指望資本市場。”
今年2月,社區內線下健身項目“覓跑”創始人畢振對記者說,“應該是今年上半年,可能很少投資公司會出手。”公司面臨著資金壓力,畢振當時向銀行申請貸款,但手續問題較為復雜,也不順利。
金明提到,這次疫情對醫療健康、在線教育、文娛游戲、生鮮電商行業,較為利好。企業服務呈冰火兩重天。
謝晨星說,目前比較利好的,如AI、遠程辦公、線上零售,但線下零售、線下教育受到沖擊較大。
“更加關注公司的生存能力、現金流情況,對于整個資本市場,我們也是更加地謹慎,這個時候,可能我們在行業上也收緊了。去年,我們核心的三個方向是高科技、企業服務、新零售。但今年,我們目前還是聚焦在高科技,尤其是AI方向,然后是企業服務方向。其他領域,我們現在都會更保守一點兒,零售今年受到的影響很大。”謝晨星說。
如今,疫情在國外蔓延,美股多次熔斷等外部因素,也影響到最近一兩年在境外上市的創業公司的計劃。
侯繼勇說,“一些公司本來預計今年上市,但受疫情影響,銷售額一下子沒了,不符合上市條件了,沒法上市了。”
謝晨星告訴記者,其最近了解到,部分計劃上市公司的IPO已經受到影響。“可能明年去IPO,現在看的話,因為疫情來了,所以還要再融一些錢,做資金儲備,IPO還要往后推。”A股現在反而更好,計劃于A股上市的公司一般,如果財務狀況較健康,上市計劃受影響較小。
金明認為,如果創業公司的現金儲備可用一年以上,應專心發展業務,尋找疫情帶來的機遇。如果現金儲備夠支撐6~12個月,應該立刻著手準備融資,同時啟動人員精簡、減少投放等節約支出的措施。最佳向投資人推介的窗口是,大家對疫情向好基本形成一致意見,但是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如果現金儲備不足以支撐6個月,公司面臨的挑戰是非常大的,也應該立刻著手準備融資。這類公司需要仔細測算現金流狀況,分析不同情況下疫情對公司的影響,挖掘公司長期的價值,立即啟動較大規模的裁員等費用精簡措施。同時,向老股東及時匯報公司的困難,尋求老股東的資金支持。
“創業公司本身現金一般都是比較緊的,現在融資環境差,我們已經給很多公司表達了類似的建議,在這個時候,不要太指望資本市場。首先是自我造血、裁員、加大商業化,實現正向現金流利潤。在融資方面,優先級也是先找老股東,然后再考慮市場上新的創投公司。”不過,謝晨星說,現實中,老股東支持被投企業的案例“不太多”,因為創投公司的錢也較為緊。
對于受沖擊大、恢復彈性小的企業,高鵠資本給出“爭取活下來,考慮轉型”的建議。
金明給出非常時期的三點建議:第一,及時、有效溝通,主動積極地跟老股東、新投資人、員工、客戶溝通;第二,合理估值,不要糾結估值,拿到錢最重要,如果估值實在談不好,可以適當降低融資額,活命的錢是無價的,可以考慮用CB可轉換債或者正向對賭的方式彌補估值不足;第三,靈活變現,這是非常考驗企業家韌性和靈活性的時期,要想盡一切辦法創造現金流,例如,找老股東、“風險債”融資、應收款回收(尤其是來自國企、金融機構、政府的應收款)、接一些短平快的項目、找朋友借錢等。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中國經營報
相關閱讀:
- ·夢想“放大鏡”:感受杭州創投資本的陽(04/30)
- ·西湖區出資2000萬鼓勵創投企業發展(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