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房地產白皮書》發布:“雙循環”下房企發展新策略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0/9/28 9:33:39
(原標題:《2020中國房地產白皮書》發布:“雙循環”下房企發展新策略 這100個城市最具投資價值 記者:包晶晶 編輯:魏文藝)
“雙循環”下,房地產行業如何重塑新格局、激發新動能?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價值將發生哪些變化?房地產開發企業如何積極調整戰略?
9月26日,在深圳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聯手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房地產白皮書——城市投資價值與房企雙循環發展策略》(以下簡稱《白皮書》)給出解答。
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指控股CEO黃瑜在年會現場解讀《白皮書》時表示:“《白皮書》圍繞‘雙循環’經濟戰略及政策導向進行中國城市投資價值、中國房地產行業競爭格局、行業發展趨勢、房企應對策略等四大維度的研究,并且對不同企業在‘三道紅線’下的應對給出了策略建議,希望這些數據和報告能夠為房地產開發上下游企業賦予新的動能。”
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
黃瑜表示,2020年,中指研究院結合城市及房地產市場在新階段呈現出的新特征,對方法體系進行完善和迭代優化,更精準地挖掘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推出“2020年中國地級以上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百強”。
《白皮書》顯示,2020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投資吸引力前20名城市仍以一線、1.5線及規模較突出的二線城市為主。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四個一線城市投資吸引力排名仍然保持不變,依次位居前四名。而杭州則得益于數字經濟引領經濟創新發展,疊加吸引人才力度明顯加大,2019年常住人口總量突破千萬、投資吸引力保持全國第五位;南京、武漢、蘇州、重慶等1.5線城市也位居全國前十名,其中蘇州房地產市場熱度較高,區域一體化規劃背景下投資潛力提升,歷經三年后回歸前十。
二線城市中,西安、長沙、寧波、佛山等地經濟保持較高增速,人口規模顯著,市場規模龐大,投資吸引力排名緊隨1.5線城市之后。2.5線城市中唯一進入前二十的東莞,受益于大灣區建設規劃,經濟快速增長,市場穩定擴容。
其他2.5線及三線城市中,珠海、嘉興等城市群內緊鄰核心城市的地級市排名靠前,其中珠海、常州等地排名均有所提升。
“‘雙循環’之下的城市研究不僅要看城市基本面,也要與房地產投資關聯要素指標進行結合,通過人口、產業、交通三大維度研判城市發展潛力。”黃瑜指出。
人口聚集為城市帶來規模效應和生產率提升的同時,也帶來更多的住房需求,為房地產開發投資帶來更多的機會。研究顯示,近幾年人口繼續向大城市聚集,深圳、廣州、杭州等城市常住人口增長加快,中心城市人口吸引力突出,加之各地“人才政策“繼續發力,引才效果顯著,杭州、廣州、寧波等城市人口加快增長粵港澳及海西、長三角、京津冀及山東半島、中西部六大核心城市成為人口主要聚集區域,全國整體呈現“3+6”的人口增長格局。
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增加55.4萬,居全國首位,深圳、廣州常住人口大幅增長超40萬,成都、長沙、鄭州等省會城市新增常住人口超20萬。
產業角度來看,區域間發展差距較大,東部地區經濟綜合水平在全國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北上廣深、杭州、南京等中心城市受益于主要資源的進一步聚集,城市價值有望再上臺階。此外,“北上深”引領東部發達地區整體創新實力突出,西安、成都、武漢等中西部核心城市創新動能較強。
黃瑜強調,交通是實現區域間要素流通的基礎,“內循環”主導經濟發展的新背景下樞紐城市競爭優勢將得到進一步強化。
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不斷建成通車,推動了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在城市間的流動,促進區域密切交流合作和資源優化配置。白皮書指出,截至2019年末,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3.5萬公里,已提前完成《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2020年高速鐵路3萬公里的目標。未來隨著鐵路網的不斷完善,區域協同發展趨勢將會持續加強,也將帶動城市群的高質量建設,中心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同時,成都、廣州、杭州、北京、青島、天津、鄭州等城市軌道交通在建路線長,預計未來1~2年,這些城市的交通情況將得到顯著改善,沿線片區價值進一步提升。近5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開通城市及運營線路逐年增加,從2015年的26個城市、116條線路,增加到2019年的40個城市、208條線路。2019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運營里程達975公里,共有40個城市擁有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運營里程近1000公里,其中成都以新增線路106公里居全國首位。
“雙循環”下的發展策略
《白皮書》判斷,2020年全年全國房地產市場預計將呈現“市場規模高位調整,房價以穩為主,新開工小幅下降,投資增速回落"的格局。
政策端,樓市調控基調將保持基本穩定,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不變,房地產金融監管或將針對性趨嚴;需求端下半年政策優化邊際效應逐漸減弱,加之疫情反復對居民收入預期的影響將制約銷售持續反彈,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將在高位有所調整,預計降幅在5%~6.5%;價格端,地價高位運行及改善型項目集中入市將支撐房價整體以穩為主;而在投資端,下半年土地購置費及建筑工程投資將共同拉動投資額較快增長,但考慮到上半年疫情沖擊,全年房地產開貿殳資額增速或將回落至5.5%~7.0%。
這意味著,中國房地產行業正在步入總量峰值、結構優化的階段,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整體利潤水平呈下降趨勢。未來,以數字化驅動發展將成為房地產企業的發展方向之一。—方面,房企通過結合數字化工具,向精細化運營轉變,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的同時,助力品牌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打造數據中臺聯通數據孤島,沉淀數據資產發揮數據價值,將幫助房企更加及時的響應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賦能品牌發展。
對此,《白皮書》認為,房企應結合不同城市市場周期及特點,通過線上線下營銷聯動、適時推出折扣促銷等方式促進銷售回款,從銷售端確保資金的流動性和安全性。2020下半年,房企需償還債務規模超5000億元,加之償債高峰的到來,未來房企償債壓力仍然巨大。房企應在做好銀行貸款、信托、債券等融資方式的同時,進行融資創新,如通過發行ABS方式盤活存量資產,使融資渠道更加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半年拿地金額前100企業拿地總額15169.8億元,拿地規模同比基本持平。TOP100企業拿地門檻值升至40億元,環比增長21.2%。黃瑜強調,企業一定要進對城市,把握一二線城市、長三角等熱點區域,借助智能化的工具拿地,而不是盲目拿地,用科學的工具甚至是在線看地,做一系列的數字研判,做一系列可視化的工具,做土地投資價值的判斷。
面對當前行業最為關注的“三道紅線”,黃瑜對不同企業給出了策略建議:“一定要注重現金流的管理、加大銷售回款;二是審慎投資、量入為出,特別是不要輕易拿地王;第三考慮引進戰略投資降杠桿,優化資產結構;同時也要拓展融資渠道,優化債務結構,應對目前的市場變化。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閱讀:
-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連續7個月正增(01/19)
- ·持續回暖!前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5(10/22)
- ·前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4.6%(09/18)
- ·房地產多項指標改善 專家認為需求釋放(09/16)
- ·前7月房地產投資增速回升至3.4% 房住不(08/18)
- ·一季度房地產開發全面復蘇 “降幅收窄(04/21)
- ·前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商品房銷售(03/17)
- ·去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 逾13萬億元同(01/20)
- ·2019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12/16)
- ·2019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