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城區數字經濟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1/4/1 14:53:58
(原標題:上城 數字經濟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記者:李婷婷 通訊員:呂嘯)
“數字化”一詞,以重墨寫入“十四五”規劃,成為國之重事。從國家層面到各地各部門,再到各行業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革正成為共識。
在上城,一幅以數字經濟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的藍圖已然繪就——該區以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為指引,全面推進“三化融合”,不斷深化“爭創數字應用示范第一區”建設,產業轉型、政府管理、社會治理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多項指標位居全省前列,數字經濟穩步發展。
生產車間內,工業互聯網使得生產線變得更“聰明”,大數據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為上城實體經濟、傳統產業賦能;項目簽約搬到線上,直播帶貨促進消費,數字技術協助各行各業改造業務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智慧商圈”的打造,基層服務模式的重塑,使得智慧城市建設新格局加快構建……作為一項重大集成創新的硬核改革,數字化正在全方位、多領域向上城人的生活滲透。
知智數之道,行創新之能。接下來,上城將繼續先行先試,做強做優城市大腦和產業大腦,爭取率先實現數字賦能、整體智治、高效協同,努力以數字化改革的先行實踐,為下一階段老城小區的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以數字化為引擎 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杭州華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廠房內,一排排整齊的自動化設備正在自動上料、分板、檢測、組裝、貼標、打碼。在整個測試組裝工序中,只有兩位操作工人,其間物料追蹤和產線過程均實現可視化。
華塑科技是專業從事電池安全監控和運行管理平臺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與服務廣泛應用于云計算、通信網絡以及商業和工業設施關鍵電源領域。大家熟知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的數據中心,都會用到華塑的產品和服務。
華塑科技副總經理許仁牛介紹,自去年10月開始,企業投入2600萬元,全面導入數字化產線,車間自動化程度達90%,人工效率提高80%,生產效率提高30%左右,成功幫助企業實現生產、銷售的精準化管理。“以標準化產品測試組裝產線為例,以前需要24個人,現在只要2個人就能完成。”許仁牛說,引進自動化生產系統,可以減少人工操作的不確定性,提升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每一環都要精益求精,才能站穩行業領頭位置,與國外的同行競爭。”
像華塑科技一樣,越來越多的上城企業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帶來了日趨精益的效能。比如,雙元科技利用物聯網技術在細分行業中再造新服務和新運營模式,今年1-2月主營業務收入累計2739.26萬元,同比增長198%。
華塑科技所在的上城區電子機械功能區也在探索數字園區建設,即借力“數字經濟”一號工程,著手建設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相融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把企業最需要的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融合起來,希望幫助制造業打通產業鏈,最終形成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互聯互通,讓傳統企業改變“數據孤島”的狀態,加快轉型升級。
而在上城全區層面,以信息軟件、大數據等優勢產業為基礎的數字產業發展體系正在構建,“一圈兩鎮三園”等產業平臺數字化升級也穩步推進。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城預計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8億元,同比增長10%左右;預計全年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30億元,同比增長12%。
以數字化為推動 助力政府高效治理
最近,上城區湖濱街道東平巷社區黨委書記謝君樹常聽到社工感慨,“填表時間少了,去網格走訪時間更多了。”
原來,疫情防控以來,基層對“填表”問題反映非常迫切,街道表單填報任務重、社工面對面服務時間被擠占等問題,讓基層工作人員苦不堪言。以湖濱街道為例,截止到2020年底,街道向市、區各條線上報表單272張,社區向區級部門、街道等條線上報表單352張。不僅表多,內容還重復——不同表格內字段重復率最高達42.4%。
根據數據統計,光民政條線表格填報時間,占社工時間就高達40%,綜治、城管條線所占時間高達20%。怎么解決?
去年10月開始,上城區以湖濱街道東平巷社區作為試點,推行“最多錄一次”改革,用數字技術為基層減負。
上城區數據資源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基層填報“多表合一”系統,基層工作人員只需要對表格中通用字段上門查驗一次,便可做到信息數據全采集,而這些數據可供多個條線場景反復使用,形成多個條線系統填報的統一數據源。如需要新增、修改人員,則點擊新增或修改就可以將人員變動的信息錄入進去,其余表單的信息同步更新。“以民政條線為例,每月1日根據最新數據生成表單,工作人員只需檢查人員名單即可,且無需錄入計算公式,發放金額全部由系統自動運算,大大減輕了工作人員的重復工作和填表時間。”
經測算,試運行期間通過“最多錄一次”系統,年度可以減免表單數量達42%,社工填報時間每人每月減少20小時。
數字化成為各行各業轉型提升的重要方向,政府治理領域亦是如此。近年來,上城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契機,整合“平安365”、民情E點通等原有智慧平臺資源,全面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207個事項實現全流程“一次不用跑”;陽光餐飲智慧管控平臺成功接入260家餐飲單位;“智慧消防”項目讓超300家重點單位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消除隱患;智慧城管平臺全面升級,打造執法、環衛、市政、綠化“四位一體”新體系……強大的數據力量正不斷提升現代城市管理水平。
以數字化為引領 實現高品質生活
逛街時,你是否遇到過這些情況?想去附近景點“打卡”,但是繞半天找不到路;在有人氣的餐館排個隊,不知道排到幾號了;周邊車位全滿,尋不見停車位……
這些信息,在湖濱步行街上的智能導視牌都可以找到。這些導視牌具備交互觸屏功能,可以實時顯示沿線公交地鐵車次時間、西湖游船班次時間、西湖景區熱力排行榜等公共信息,并包含無障礙地圖、餐廳掃碼排隊等服務,方便市民游客深度游覽步行街。
像這樣的導視牌,湖濱步行街上一共有12塊。除了消費者看得見的提升,在街區展廳,還搭建了“湖濱步行街綜合管理平臺”,大屏幕上顯示著3D街區圖,實時捕捉的數據也在為消費者的安全保駕護航。據介紹,該平臺分為街區治理、智能出行、智慧商業三大板塊,可全面掌握街區商業業態、警務警情、城市管理、周邊停車等信息,實現實時畫面顯示、事故隱患預警、重要信息發布等多種功能。
不同于湖濱的現代繁華,清河坊歷史街區則處處透著南宋古韻。這里也有一整套智慧系統,集成街區內各類資源、人流、商業、安防等五大模塊,是整個智慧街區管理的中樞。系統中,街區內394家企業商鋪的結構清清楚楚,基于食品、餐飲、文創、中醫藥等不同行業企業數量的柱狀圖一目了然。并且,街區商業信息更為細化,社會零售總額和變化,各類業態的交易筆數、交易金額等都被收集其中,消費情況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日間和夜間消費、線上和線下消費等不同情景。
餐飲、文創等不同業態的數據成為調整街區業態和引導商戶經營的重要依據。比如,街區內文創類企業的平均客單價高于食品,那么今后就有可能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對兩大類型業態進行調整。
不止于眼下,更在于未來。在上城區始版橋未來社區展廳,一套“始版橋未來社區運營中心”系統也已有雛形。該系統是依托“城市大腦·上城平臺”,協同綠城、浙二等全產業鏈服務供應商,創新集“智慧服務平臺+未來社區應用商店+CIM平臺”于一體的未來智慧服務平臺,未來將給予居民更多的智慧化生活體驗。
“數字”深刻影響著上城的發展。面向未來,上城將結合未來社區試點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工程,加快謀劃更多場景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解決百姓生活中的突出問題,讓城市更智慧、讓群眾更有獲得感。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紹興嵊州發布5G產業園和剡溪創新帶兩大(04/01)
- ·杭州西湖區打造全省數字化改革示范區(04/01)
- ·杭州高新區(濱江):展現“重要窗口”“(03/31)
- ·杭州云棲小鎮:精心打造數字經濟第一鎮(03/29)
- ·看蕭山數字經濟如何風生水起(03/22)
- ·杭州余杭區高起點啟動數字經濟系統建設(03/22)
- ·杭州丁蘭智慧小鎮:人工智能引領數字經(03/12)
- ·數字經濟賦能蕭山產業升級(03/10)
- ·長三角國際協同創新中心開建 將打造成(03/09)
- ·杭州江干區總部經濟精準招引 數字經濟(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