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選鋪經:看準菜市場地鐵下手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0/1/23 10:37:13
此次樓市調控的目標是支持剛性購房者,打擊投機性需求,使住宅投資獲利空間日益縮小。所以,投資商業地產成為資金獲取高投資收益的重要選擇之一。成都目前比較理想的商業地產包括新型農貿市場和地鐵圈商鋪。目前,記者找到了三位很有投資心得的購房者,聽聽他們的選鋪經。
投資者:王小姐投資產品:洗面橋農夫菜市,2平方米攤位價格:4萬元
早在2007年,王小姐便在洗面橋購買了當時熱賣的農夫菜市作為投資。“買鋪子時現場很火爆,一點不輸給熱銷樓盤。”王小姐回憶起購鋪時的情形,仍是歷歷在目。當時,她以4萬的總價買入了一個2平方米多的小攤位,這個攤位產權不能出售,只有20年經營權。目前王小姐的攤位已經出租了一年多時間,租金穩定,在120到150元每平方米之間,“12年才能收回成本,不過投入小收入穩定還是可以。”李小姐認為“還可以”的投資回報率其實在8%左右,在商業投資中并不算低。
投資者:文先生投資產品:天涯石農貿市場,3個攤位價格:30多萬元
住在天涯石的文先生花38萬在自己家旁邊的天涯石農貿市場一口氣買下了3個攤位,一個11平方米的肉鋪、一個8平方米的干雜鋪以及一個小菜攤。2007年買入就立刻租了出去,3個攤位給文先生帶來每個月2400元的固定租金收入,“比起買住宅,這個投資劃得著得多。30多萬在這個地段還買不到個小戶型,就算添加點錢買個小戶型出租一個月頂多就一千多,還要預留空置期,菜市場是根本不愁租的,我一買下來就簽了4年的租約。”
文先生表示,天涯石農貿市場采取的是由代理經營公司統一管理,文先生買下攤位后,直接和代理經營公司簽了4年合約,由代理公司負責管理經營和收取出租費用,業主向代理公司繳納租金2%的管理費。“代理公司每個季度都按時把租金打到我卡上來,基本上不需要操心。”最近文先生的租約就要到兩年了,按照合同規定,兩年為一個節點,租金將有5%的上調,文先生每月收到的租金將上漲到2500多元。
地鐵圈商鋪之地下空間
商業:穩健投資者可適當關注投資者:王先生價格:預計每平方10萬元以上
2010元旦節將至,地鐵2、3號線春熙站工程即將進入收尾階段。隨著地鐵2、3號線春熙站的逐步完善,春熙雙地鐵商業地產的投資價值也日益凸顯。
地鐵商鋪分為三大模式。其一是站廳商業,其中會設置消費服務區、文化服務區和專業服務區;另外一個就是地下空間商業,四通八達的地下街將各個街區、辦公樓與地鐵連接起來,形成一個主題商場、大型超市、餐飲、停車場甚至圖書館等文化網絡一應俱全的地下綜合商業圈。此外還有站點商業,定位于綜合消費,體量較大,旨在配套輻射周邊社區及大型商圈,運用多種靈活的經營模式組合,引進多種業態。
其中,位于成都雙鐵交會處的銀石廣場,則是地鐵商鋪在成都的第一個呈現作品。銀石廣場屬于地鐵商鋪的第二種類型,即地下綜合商業圈概念。結合上海、北京地鐵商鋪租金情況,同時考慮春熙商圈的地理優勢和巨大人流。銀石廣場的售價預計在每平方米10萬元以上,初始合理租金收益在25-30元∕平方米∕天,按20平方米鋪面計算,租金年收益中位值在20萬左右。初始投資收益在10%左右,建議追求穩定獲利的投資者可適當關注。
高端訪談成都商業地產的“短板”急需改變
成都市商務局副局長張金泉在接受記者采訪中一針見血地點出了成都商業地產“短板”。他說,目前成都商業房地產開發量較大,但空置率卻高達46%。目前,成都商業房地產的構成比例為:購物中心占5%,商業中心占14%,寫字樓占18%,專業市場占11%,底層商鋪占52%。底層商鋪比例過高,造成了成都商業房地產“馬路經濟、無街不商”的現狀,極大地制約了商業房地產的發展,凸顯了“理念落后,規劃缺位、模式陳舊、規劃乏力”的內在困境,這顯然與政府“大力發展商業房地產,穩步發展住宅地產”的策略不符。目前,成都商業房地產存在多對亟待改觀的矛盾:比如城市形態與商業業態之爭,規劃的科學性與參與性之爭,開發商與運營商之爭等等。雖然近兩年成都的商業地產和住宅一樣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洗禮,但在成都邁向國際化大都市的進程中,在如今新的調控政策的出臺下,對商業地產的需求和刺激都無疑是有著巨大推動作用。商業房地產承擔著升級換代、產業規劃、重構體系的重任,在普通物業投資熱度急劇降低的情況下,寫字樓、商務酒店、創業基地、總部商務港等新型專業投資物業反而有更多的機會。
如今這種農貿市場,是時下成都很為火爆的投資方式。投入低、風險小這樣的投資方式在時下這種經濟不是很景氣的形式下,很受成都市民的青睞。可惜據記者了解,這樣的好投資方式在成都即將成絕唱。成都市政府出臺了新政策,2008年3月以后才動工的新型農貿市場都要由所在地街道辦統一管理及經營。所以現在如果還想下手的投資者們,要把眼睛擦亮了選哦!
返回頂部- 責編:8002
- 瀏覽:
- 來源:天府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