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區金融中心建設五年規劃(2007年—2011年)
- 杭州寫字樓網
- 2009/6/17 11:13:20
未來五年,是下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生活品質之城”示范區,努力構建全國一流的現代化和諧城區,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躍,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時期。以我國金融改革開放進程和省、市金融業發展規劃為指導,根據區委、區政府實施“南精北快”和建設“四個中心”的戰略,緊密結合下城實際,制定《杭州市下城區建設金融中心五年規劃》。
一、金融業發展現狀
(一)金融業發展基本狀況
隨著杭州(武林)中央商務區的日漸成熟和金融企業的不斷集聚,下城區初步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租賃等多種金融業態并存,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金融機構多元發展的格局,現已成為全市金融機構種類最為齊全、數量最多、分布最為密集的城區,初步確立了金融集聚區的優勢地位。
1.金融業態種類多,但發展不平衡
區內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信托、租賃、擔保、典當、拍賣、資產管理、資信評估、金銀珠寶等各種金融業態均有發展,金融服務覆蓋面大、廣度高。但與全市情形一樣,全區各種金融業態發展不平衡。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四大金融支柱產業中,銀行機構數量多,業務規模大,資產質量高,經營效益顯著,而證券、保險、信托等非銀行金融業不僅機構數量少,其業務規模和經營業績相對于銀行業也有明顯的差距。
2.金融機構數量多,且機構總部占半數以上
截止2007年4月底,南部四個街道有銀行總部、省市分行、支行及營業部84家,證券期貨26家,保險公司21家,信托公司1家,租賃公司4家,資產評估公司5家,擔保公司11家,拍賣公司4家,典當行5家,資產管理公司2家。主要金融機構的總量占全市近60%,金融企業的總部(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省級分行、市級分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浙江省總部)占全市的50%以上。
3.金融機構分布較為集中,集聚效應明顯
我區金融機構主要集中在“三縱三橫”,即慶春路、鳳起路、體育場路(東西向)以及延安路、中山北路和建國北路上。尤以慶春路和延安路最為集中,呈“L”型集中分布狀。南部以慶春路為代表的核心街區,金融機構林立,平均每隔15米就有一家金融機構,集中了深圳發展銀行杭州分行、光大銀行杭州分行、興業銀行杭州分行、交通銀行杭州分行、華夏銀行杭州分行、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泰康人壽保險浙江分公司、華泰財產保險杭州分公司、太平保險浙江分公司、廣電日生保險公司杭州分公司等省市一級總部;花旗銀行杭州分行、匯豐銀行杭州分行、三井住友銀行杭州分行、東亞銀行杭州分行4家外資銀行的區域性總部;以及正在興建的浙商銀行總部和杭州市商業銀行總部,是目前全市金融機構分布最為密集的街區,金融機構集聚效應明顯。
(二)金融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通過中介或作為重要產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間接或直接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區金融業已顯示出六大效應:
1.品牌效應。金融中心作為商品經濟發展的制高點,不僅是評判一個城市是否是國際大都市的重要標志,也是城市及城市所在區域繁榮與發展的象征。當今世界,凡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都毫無例外地把本國、本地區的某一中心城市培育成為國際或區域性金融中心。紐約的曼哈頓、東京的新宿、香港的中環之所以聞名遐邇,都是因為有了國際金融中心。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區初步奠定了作為全市金融中心的核心地位,金融業已經成為我區經濟發展的一張“金名片”。
2.產值效應。一方面,作為傳統的中介機構,金融部門通過動員儲蓄、資源配置、便利交易、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等五大功能的發揮,促進資本積累和技術創新,為地方經濟增長做出間接貢獻。另一方面,金融業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產業部門,而且是一個高附加值、高增長的產業,自身能對地方經濟增長做出直接貢獻,2006年杭州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7.2%。
3.關聯效應。金融服務業對地方經濟的貢獻還表現在通過產業關聯效應帶動其他產業產值的增加,包括前向關聯效應與后向關聯效應。金融服務業支持房地產等資金密集型行業的發展,屬典型的前向關聯效應;金融服務業要使用其他行業的產出作為其中間投入,是金融服務業的后向關聯效應。此外,金融業作為現代第三產業中增長較快的產業,其快速發展又催生了與金融服務業相關的金融輔助產業的產生與發展,例如金融咨詢服務、金融科技服務、資信服務、會計審計及稅務服務、法律服務等。
4.稅收效應。由于受到省級財稅體制的制約,除了杭州本地金融企業對我區稅收和財政收入增加有直接貢獻外,其余金融企業因稅收須上繳省政府而沒有表現出直接貢獻。但金融業通過發揮造血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以及通過產業關聯效應帶動其他產業產值的增加,可以間接增長我區稅收。
5.就業效應。金融對就業的支持體現在兩個層次,一是金融業本身的發展,為不同層次的金融人才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二是金融對就業和再就業的支持。2006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了《關于改進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的通知》,小額貸款政策被納入積極的就業政策,這進一步加大了金融對就業和再就業的支持力度。
6.集聚效應。金融作為現代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往往具有強大的產業集聚效應,尤其是對于高端商貿、高新技術等資本密集型產業具有顯著的吸引力。金融中心對這類產業發展的直接推動作用使其天然地在金融中心附近集聚,發展壯大;同時反過來又推動了金融中心的發展壯大。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武林)中央商務區
相關閱讀:
- ·杭州各區開展未來三年的規劃工作(12/07)
- ·杭州城市建設大步邁上新臺階(09/15)
- ·杭州打造11個“次中心”(12/12)
- ·杭州著力打造四大個性特色 建設世界名(07/12)
- ·縮短陣痛期 杭州城市建設大提速(03/29)
- ·城站杭州火車站新貌迎客(02/22)
- ·國務院批復同意“新版”杭州市城市總體(01/30)
- ·杭州城西要建全國性鐵路樞紐(01/28)
- ·杭州火車南站2017年6月建成 銜接地鐵5(04/17)
- ·杭州之最:280米高“浙江之門”年內開建(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