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城區:向繁華時尚之區大步邁進(2)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1/24 13:52:50
關鍵詞:六大產業
目標:堅持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兩輪驅動”,突出高端集聚、協調互動、創新創優的發展導向,以強化功能、提升能級為重點,進一步優化“2+1”、“三位一體”現代產業體系。
●商貿產業發展工程
下城區將打造“第二代”武林路時尚女裝街;提升中國絲綢城產業層次,完善紹興路汽車文化精品街區服務功能;基本完成南宋御街·中北創意街區的項目建設和業態調整。實施延安路綜合整治,提升商業功能,打造杭城時尚購物第一街。創建香積寺路商業休閑街、慶春路金融商務街等新型示范街區。培育發展東新北路商業街等新街區。大力實施“智能武林”工程,對接杭州大廈、浙江銀泰百貨等大型商貿企業,建立網上購物、網上娛樂等電子商務功能。
●金融產業發展工程
依托金融街區良好的基礎區位優勢,將積極引進和培育財務顧問公司,銀行財富管理中心,各類投融資機構、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外資銀行、民營銀行和保險公司,金融市場服務中介機構,黃金珠寶飾品交易等金融六大業態,充分發揮下城區樓宇經濟的優勢,進一步優化武林商圈和慶春路金融街的金融業態布局,完善配套服務,積極推進標志性綜合金融特色樓宇的培育工作,形成20幢左右金融特色樓宇。爭取到2013年,全區金融服務業增加值達19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2%。
●文創產業發展工程
依托轄區文化資源集中的優勢,重點打造十大文創園區,大力推進南宋御街·中北創意街區“兩規劃一計劃”的具體實施,做大信息服務、現代傳媒、設計服務、教育培訓、文化休閑旅游等產業,三年內基本形成“八節點、兩廣場、五坊、一片區”及四條特色街巷的空間格局,力爭建設成為全省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級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將下城建設成為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重要基地和國內一流的文創產業城區。到2013年,文創產業增加值達11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8%。
●會展產業發展工程
高標準改造會展場館,積極促進國際城市博覽中心、浙江展覽館提升改造、嘉里中心會議中心、浙江農展館加層等會展場館項目建設;到2013年,下城會展業要繼續保持全市領先的發展水平,形成能提供優質配套服務的綜合產業體系,初步完成會議、展覽、節慶活動共同發展的產業布局,推進會展業成為該區文創產業、旅游業新業態的增長點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將鼓勵國內外有實力、有品牌效應的會展企業來下城辦展辦會;鼓勵下城的會展機構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會展機構的合作,從而提升下城會展企業外向運作和商業運作能力,形成一批高品質、影響大的品牌項目。
●中介服務業發展工程
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中介企業,努力培育知名品牌中介機構。加大扶優促強力度,鞏固發展法律服務、會計審計等中介服務業,重點發展科技型中介、咨詢策劃型中介和經濟鑒證型中介,形成種類齊全、分布廣泛的專業服務體系。加強中介服務業的行業信用建設,提高中介服務業企業的競爭能力和服務質量,力爭新培育中介服務業特色樓宇2幢。
同時,下城區還將加強中介服務業的行業信用建設,建立信用評級制度和風險防范機制,強化政府有關行業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信息服務功能,逐步規范中介服務業的執業行為,建立健全誠信、公平的中介服務業發展市場環境。
●高新產業發展工程
重點培育“兩強兩精一高”五大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兩區多園”復合型產業布局架構,制定完善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考核相關制度,加快省移動研發工程、杭紡機經緯科技廣場等項目的建設進度,推進北部“新天地”周邊園區的“騰籠換鳥”工程,到2013年,打造10個以上區級特色明顯的高新技術產業園,每萬人口中科技活動人員不低于105人。每年滾動式安排100家有規模、成長性好,技術含量高、經營模式新穎的科技型企業給予重點扶持。三年內,新培育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0家,其中國家重點扶持高新企業10家以上。
關鍵詞:四大保障
●宜居保障工程
南部力爭完成環城北路快速路下城建設任務和延安路下城段等道路的綜合整治,北部加強香積寺路下城段綜合整治,重點完成勝景路、勝景西路、白石路等道路的建設,推進石橋河、沈家河等河道綜合整治與保護開發,完成100條背街小巷的“回頭看”提升工程和30個截污納管及低洼積水改造,提升垃圾中轉站的提升工程。力爭安置房累計開工20萬平方米,累計竣工3731套,完成沈家、楊家外來務工人員公寓建設。
●公共服務保障工程
大力實施公共服務保障工程、“66810”為民服務體系、深化“春風常駐”社會救助機制,深化居家養老“365”金暉行動和“五金”助老服務,進一步完善促進就業的政策體系,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完成新、擴建學校(幼兒園)10家,按計劃完成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新開工建設特殊教育學校1家。實施健康智慧工程,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健康能力,深化“文化社區”創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科學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規劃,全面提高育齡群眾預防出生缺陷的科學知識水平。
●平安應急工程
以深化“平安下城”創建為載體,深化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和諧365工作法,發揮好平安巡防隊伍作用,積極開展自防自治、群防群治、聯防聯治。全面建成全天候、全覆蓋、無縫對接的監控系統。加強全區安全生產執法監督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區級應急管理機構,完善消防救援、防災、防臺、衛生等專項應急預案和應急救援隊伍體系。
●人才開發保障工程
大力引進文化創意、現代服務、高新技術、創新創業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相關專業人才,深化柔性引智引才工作,組織各類人才培訓,擴大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覆蓋面。加大留學生創業園硬件投入,鼓勵大學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來下城創新創業。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十二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出爐(11/07)
- ·文化創意引領“后危機”轉型(07/19)
- ·寧波白鶴街道催發“老樓新生” 一幢幢(09/26)
- ·寧波白鶴街道以“老樓新生”探索樓宇經(09/26)
- ·9月第三周杭州寫字樓(含酒店式公寓)成(09/25)
- ·寧波鄞州區商務局“盯牢盯實” 樓宇整(09/24)
- ·杭州余杭南苑街道:從城郊到東部核心的(09/24)
- ·杭州余杭倉前:在創新發展之路上華麗蛻(09/20)
- ·杭州酒店式公寓竟能落戶讀名校?運河上(09/19)
- ·把脈新趨勢 JWK舉辦樓宇經濟行業論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