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區走進新一輪跨越發展的春天(2)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2/24 16:48:24
6、改善180幢庭院、10個背街小巷、10個截污納管工程,全力推進住宅小區和周邊道路等市政公共設施的無縫連接。
投入資金3億元,完成261幢庭院改善、10個背街小巷、65個截污納管工程,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7、推進工療站改造建設,進一步健全殘疾人幫扶長效機制,實施仁愛家園全覆蓋工作。
投入資金2208萬元,加大硬件投入建設力度,創新助殘扶殘工作平臺,建立長效幫扶機制,全區11個鎮街均建有仁愛家園(工療站),實現了仁愛家園全覆蓋。
8、加快實施靈富路道路工程,積極推進之江新城和雙浦新區建設。
投入資金1.7億元,基本完成靈富路道路主線,近期將實施道路瀝青攤鋪,3月底前基本竣工。該道路建成后,將提升雙浦地區的交通能力,完善雙浦礦山治理利用的大市政配套,推動之江地區城市化進程和沿線經濟社會發展。
發展篇——————
凝心聚力 真抓實干 首善之區瞄準新目標
“堅持率先發展、轉型發展、統籌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這就是首善之區西湖區為自己確定的發展原則,今后五年,西湖區將努力在轉型升級、統籌城鄉、改善民生、社會管理、人才集聚、體制創新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全力打造首善之區,共建共享全國最美麗城區。
2011八件實事件件為民
1.加大農村就業幫扶力度,全面提高城鄉就業水平。
計劃投入1500萬元,重點幫扶困難人員、大學生、農村富余勞動力、“新西湖人”等群體創業就業,幫助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確保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消除。全年新增城鎮就業23000人,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12000人,安置就業困難人員3000人,培訓城鎮就業2000人、農村勞動力1500人,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750個,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00人;扶持200名以上大學生自主創業,新增大學生創業企業100家。
2.完成6條農村河道整治,實施32個防汛工程項目,進一步提高防汛應急保障能力。
計劃投入1500萬元,完成轉塘街道外桐塢溪、白龍潭溪等6條河道的整治工作;計劃投入2500萬元,年內完成留下西溪路防汛應急工程和八字橋泵站改造等2個重點防汛項目,實施10條河道清淤工作,改造6座河道排澇閘站和10個低洼積水點及留和路等4處箱涵疏挖。
3.繼續加快拆遷安置房建設和回遷安置步伐,全年實現開工40萬平方米,竣工55萬平方米,交付70萬平方米,回遷安置1600戶。
進一步加快轉塘、留下、蔣村、三墩、雙浦等鎮街的拆遷安置房建設和回遷安置步伐,努力縮短拆遷戶過渡時間。全年計劃開工拆遷安置房40萬平方米,竣工55萬平方米,交付70萬平方米,回遷安置1600戶。
4.深化金夕工程,提升城鄉一體化居家養老服務水平。
通過完善組織網絡、優化服務內涵、培育服務隊伍、完善硬件設施、整合服務資源等手段,全年計劃投入2600余萬元,為全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集居家照護、醫療保障、文體娛樂、維權幫扶敬老等為一體的居家養老服務。
5.推進5所中小學建設,新建擴建置換改造13所幼兒園,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
全力推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特別是向農村地區延伸和傾斜。計劃投入7000萬元,加快中小學、幼兒園建設步伐,年內完成省教研室附屬小學和袁浦中學擴建項目主體工程、象山小學和留下小學擴建項目主體結構,推進轉塘小學主體建設;新建并開辦幼兒園2所、擴建幼兒園1所、置換幼兒園7所、改造幼兒園3所。
6.完成5個背街小巷改善、10個截污納管和5個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生活品質。
為改善城鄉生態環境,提高農村地區城市化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城鄉居民生活品質,計劃投入1億元,完成5個背街小巷改善、10個城市截污納管項目和5個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西湖區樓宇經濟領跑杭州 樓宇吸金創新(09/12)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杭州堅持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相融并進 (05/27)
- ·嘉興秀洲搶抓機遇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05/23)
- ·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初顯成效(04/30)
- ·4月杭州樓宇總部經濟及商業綜合體建設(04/30)
- ·中小企業管理升級迫在眉睫(04/18)
- ·寧波這家老牌百貨徹底“改頭換面”(03/25)
- ·杭州西湖區創新創業跑出“加速度”(03/18)
- ·產業互聯網成“兩會”熱詞(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