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商圈十年變遷 城西商圈迅速升溫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9/29 16:48:16
“以前逛街關心的是新款有沒有,現在關心的是路上堵不堵。”家住杭州三墩、在文二路上班的白領楊小姐算得上是購物達人。10年前,喜歡去武林商圈的兩家店杭州大廈、銀泰百貨湊熱鬧,對不打烊的年終慶人擠人場面記憶猶新;隨著眼界漸寬,先后轉戰元華商廈、西湖銀泰,去年特別鐘情萬象城,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帶孩子去過親子日。9月8日,她邂逅新開張的銀泰城,“幸福感指數大增,以后周末不用再‘長途跋涉’去萬象城了。”
杭州城西,目前已有百萬居住人口,西溪印象城和銀泰城的相繼開業,兩座“城”一站式體驗購物的業態、豐富多樣的餐飲休閑品牌、就近娛樂消費的舒適性和便利度,引爆了城西人群壓抑已久的消費欲望和潛力,上演精彩的“雙城記”。
商圈的崛起
梳理杭州商圈的變遷,從中窺見這座城市在長大,以及消費習慣、心理的嬗變。
白領楊小姐是個縮影,折射出十年來杭州商圈的外擴。順著她的購物年輪,來一次“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購物青春”。
1998年,銀泰百貨開業;1999年杭州大廈裝修調整后重新開業,A座、B座聯袂出擊,加上杭州百貨大樓、國大百貨,以百貨為主力商家的武林商圈形成。
2002年是杭州商業發展的一個分水嶺,湖濱名品街、利星名品廣場、解百元華等相繼出現,促使湖濱商圈向高端名品購物和休閑娛樂商圈轉型。
湖濱商圈的商業定位起點高:國際名品街、特色連鎖餐飲店、休閑消費帶。湖濱不僅專注于國內外知名品牌專賣店、專業店和特色店的經營,而且將引進老字號、茶吧、咖啡吧、酒吧業以及旅游紀念品、古玩、字畫等。
相比于前兩個商圈一路走來風風光光,一度被認為是杭州第二商業中心的吳山商圈,遲遲聚不起預計的人氣。直到2008年,銀泰西湖店籌備開業,成為吳山商圈新的風向標。
當時,杭州消費者對商圈知之不多,何謂綜合體更是云里霧里。2003年底,杭州萬象城舉行奠基儀式,標志著錢江新城第一大“航母級”城市綜合體正式啟航。
2010年4月,萬象城正式開業,LV、Prada、Dior等時尚大牌款款而來,真冰場讓人大開眼界,香港百老匯影院亮相杭城,寬敞大氣地下停車場、上千個停車位免費開放也讓購物者大呼方便。
此外,波浪文化城已經建成、凱德置地旗下的來福士廣場也已動工,總建筑面積39萬多平方米,其中商場面積將超過10萬平方米。
這也意味著錢江新城商圈成型。這時,杭州人對一個新名詞印象深刻起來——一站體驗式綜合體。
如果說,2008和2010分別是吳山商圈、錢江新城商圈的奠定年;2013則成了城西商圈的大年,唱了出“雙城記”。
2010年1月28日,社區型購物中心杭州印象城攜手近150家知名品牌商家盛大開業,為周邊消費者生活提供購物、餐飲、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時尚生活。
2013年5月,西溪印象城開業,2013年9月8日銀泰城試營業,使得新城西商圈的輪廓不再模糊,城西商圈迅速升溫。接下來,大城西商圈還將迎來萬達廣場等強援,申花板塊的商業用地價值得到廣泛認可。
今后,隨著杭州新天地迎新、宜家家居廣場入駐,杭州城北、喬司也有望構成全新的商圈。真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
華麗麗的“印象粉”
周末購物吃飯看電影足不出城
西溪印象城:覆蓋閑林、小和山、留下的居住區
這個周二,文女士拿出手機記錄的賬單給記者看,“前天在印象城花了1600多元。”她逛印象城是有攻略的。她11點左右到,直接去“外婆家”取號,這時前面已經有幾十號在等候了,于是她先是跑迪卡儂逛了1個小時,給兒子買了個足球和兩件秋款運動服。
這時,餐廳的號子也快輪到了,她就和家長趕過去解決午餐。
等吃完飯,又開始為下一周采購:“我挺喜歡在沃爾瑪山姆店買東西的,空間大。”剛好家里的米吃完了,超市里有一款“柬埔寨茉莉香米”在搞活動,她讓老公拿了兩袋放進購物車里。
因為買了生鮮,結完賬她就回家了。平時,她周末都會在印象城花個三四個小時,有時候還會看上場電影。“畢竟在家門口,方便很多,不像以前,看個電影還得跑西城廣場。”
她感慨地說,住在小和山這邊有兩年了,以往購物逛街,她得開著車到市中心,然后為停車煩心。現在一站式搞定,逛沃爾瑪山姆店,在星巴克喝咖啡聊天,看大片唱KTV,一天下來可以足不出“城”。
愛逛街的白領 不用再穿越趕萬象城
銀泰城:覆蓋周圍5公里范圍內百萬人口,輻射城西和城北
楊小姐喜歡逛街,“住三墩2年多,以前城西實在沒什么地方吸引我的。”她細數一下,當時城西能逛的就是西城廣場和古墩路上的印象城。
雖然要跨越半座城市,她還是喜歡萬象城。“悠閑的購物氛圍,而且能夠逛上一天。”和朋友喝喝茶,到無印良品淘點寶貝,陪小朋友玩會游樂設施,或者有空的時候看場電影……“一般我會從10點多,逛到晚上七八點吧。”
“對銀泰城有滿多期待的。”銀泰城開業10多天里,楊小姐已經樂顛顛地去了3次,“晚上人太多,有點恐怖,我都是和同事中午去的。”對她來說,感受最深的是每次都去吃了不同的餐館,“目前來說,里面對大家最有吸引力的還是餐飲,不是說里面的餐館吃個一遍得需要兩三個月嘛,我一家家嘗過來。
她告訴記者,她去試過了翠華餐廳、華馨園。在幾次踩點后,楊小姐斷言:“以后不用再大老遠地跑萬象城去逛了。”
“邊上的人氣現在很旺,調動起巨大的消費熱情。”楊小姐說,每天下班路過,看著銀泰城門口休閑的人多了,有飯后散步的一家三口,有看上去是趕來聚餐的年輕人。城西一直缺少一個“核心商圈”,銀泰城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個就餐的美食天堂,更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社區活動中心。
十年銀泰城 故事知多少
如果從拿地開始計算,銀泰城的前世可以追溯到2004年。“等得脖子都長了。”家住城西萬家花城的吳慶開玩笑說。從2004年開始,就已傳出這個區域將要開出銀泰、沃爾瑪、歐尚等大型商業配套的消息,有人開始預言這里將成為城西的商業中心,附近的樓盤項目也早早將此作為賣點寫進了樓書。
消息一傳再傳,但始終沒有實質的動靜。直到2009年,這一帶終于有了動靜:古墩路上的印象城年底要試營業了,沃爾瑪要開了,城西銀泰也正式動工了。
為什么會沉淀了那么久?在2009年時任杭州銀泰購物中心總經理的曹亮說:“銀泰都市綜合體從建筑規劃設計到最后定奪,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探討,力爭將其打造成為銀泰集團的另一個商業重心。”做綜合體,對于一直從事百貨業的銀泰來說,這也是個模式創新。
當時計劃一改再改,在2004年下半年傳出消息,城西銀泰將是具有10萬平方米體量的大型購物中心,而之后這個規模被翻新:成為擁有4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大型商貿綜合體,集合了購物、寫字樓、酒店等多個項目。因為體量巨大,之前曾經使用的項目名稱“銀泰天地”也被否決。
曹亮對當時下的幾步重要棋念念不忘,如銀泰斥資1億元收購項目邊上在建的歐尚超市,并將已建成部分按整體規劃拆除改造,“這就是出于大局的考慮。”目前看來,這錢花得值。
城西的常住人口發展太快,速度甚至讓早做過測算的銀泰方面都有點驚嘆。銀泰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初銀泰看中這塊地,初期對輻射人群的估計是70萬,而短短幾年,這個數字就迅速擴大至80萬,而現在更是擴展到百萬人口,并且城西的居住氛圍正在向高端發展,消費潛力不可小覷。于是,銀泰城將休閑餐飲和娛樂等傳統輔營項目,變成主題之一,滿足人們購物以外的更多需求。
“過一種消費時間的生活”,這成為銀泰城規劃倡導的理念,購物已經不是一種消費金錢的結果呈現,而是一種更具休閑性和娛樂性的獨特體驗,應有盡有的商業業態,給人帶來一整天的愉快。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閱讀:
- ·杭州打造五大商圈 將入駐多個百貨類商(02/25)
- ·地鐵時代:杭州商圈迎來新格局(03/15)
- ·地鐵時代,杭州商業格局或將大變(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