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寧波象山港大橋通車之際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2/12/28 13:26:28
曾有這么一句俗話,“象山象山開門見山,要出縣門不是渡海就是爬山。”說的就是寧波象山的地形給交通發展帶來的諸多限制,而今,一座大橋飛架,“天塹”變“通途”,讓這個尷尬成為歷史。
時鐘敲開2012年12月29日的大門。
這一天,全長47公里的象山港大橋,正式通車。它是繼杭州灣跨海大橋之后寧波市的第二座特大型跨海橋梁,其中跨海大橋長約6.75公里,采用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橋型,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項目批復概算投資約70億元。
這一天,一橋接通了鄞州咸祥里蔡村和象山縣小蔚莊,按照車輛時速100公里計算,通過整個橋面從鄞州到象山只需要5分鐘不到的時間。寧波到象山車程由2小時減為35分鐘,象山進入寧波半小時交通圈,杭州兩小時交通圈,上海三小時交通圈。
“象山港大橋將實現象山城區與寧波城區的無縫對接,象山將結合‘兩區’建設,深入實施‘橋海興縣’戰略,努力打造寧波濱海特色新區和長三角品質后花園,開創象山發展的歷史新紀元。”象山縣委書記李關定興奮地描述著象山全面跨進“橋海新時代”。
這一天,象山區域經濟競爭力加上了重重的砝碼,炙手可熱的“大橋經濟”下,各種資本、產業躍躍欲試。
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座大橋關乎的是百姓生活,也牽連著經濟社會的命脈,它不僅會改變半島的地理格局,更改變著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人和這座半島的未來!
是的,一個全新的時代正昂首走來——
全省沿海“交通圈”形成
翻開象山全新的交通路線圖,“西澤埠頭”這個地名被遺忘了。
而在象山港大橋建設前,走海路到象山曾是許多漁民的首選,他們上岸的地方就是賢庠鎮小蔚莊村的“西澤埠頭”。
“人們早先到寧波、上海都要靠西澤的輪渡,排隊等候費時不說,更麻煩的是,夜晚停渡時遇到急事十分不便,幾乎是叫天天不應。象山港大橋對象山的子孫后代來說都是件天大的好事,以后出門方便多了!”在西澤汽渡碼頭,水手長潘定來指著小蔚莊附近氣勢如虹的象山港大橋說。
象山港大橋建成后,最直接的效應就是從象山到寧波的直線距離縮短了。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走“直線”總比走“之”字快,這是最樸素不過的道理,但象山是個半島,一直以來,寧波到象山要繞著海岸線走一個大大的“C”字。橫跨大海的象山港大橋等于給C字形的“巨弓”安上“弦”。
這意味著,丹城到寧波的距離由目前的120公里縮短到52公里,僅35分鐘車程。而目前,從象山到寧波,無論是坐輪渡,還是繞經寧海高速,行程最快都得在一個半小時以上。
今年32歲的象山人金立峰,在寧波一所學校教語文。雖然在寧波安家,但要經常往返象山看望父母。“我現在住在鄞州,高峰時開車到市區也要半個多小時。現在大橋合龍了,離通車也就不遠了,以后與其堵在路上,不如直接從鄞州上高速回象山,也就40分鐘,到父母那兒蹭個晚飯,第二天直接回來上班也行啊。”他已經開始憧憬大橋通車后的生活。
車程縮短后,象山的交通末端的尷尬不在,它將進入寧波半小時交通圈,杭州兩小時交通圈,上海三小時交通圈,路網布局也由目前的“單向”轉變成“雙向”。而同三線浙江沿海高速復線全線貫通后,路網布局又將變成“三向”,再加上四個交通立交互通出入口的設置,上海、寧波、臺州、溫州等城市對象山縣波及與輻射力度將明顯增強。
未來,象山港大橋加上擬建的三門灣大橋等,可將舟山港、寧波港、北侖港、象山港、石浦港和浙中的椒江港、大麥嶼港乃至溫州地區“串點成線”,為建設一條與同三線平行的北起舟山、南至溫州的觀光旅游和集疏運沿海大通道打下基礎,從而大大改善浙中、浙南地區融入長三角的交通環境,使長三角地區的輻射觸角延伸向全省。
藍色大海“奔向”寧波城
交通格局是象山港大橋最直接的效用,而更深層次的變化在于區域優勢使得縣域資源能充分發力。
象山濱海旅游資源豐富,地處世界黃金海岸旅游資源線,與佛羅里達、墨西哥灣、夏威夷三大世界休閑勝地同處一線。同時,它又地處本世紀我國旅游重點開發和布局的東部“黃金海岸”和長江“黃金水道”兩條重要軸線的交匯地,擁有極優越的旅游開發地理優勢。
早在象山港大橋做規劃論證時,象山就提出要把當地建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濱海新城,并作為寧波的“后花園”、上海的“后花園”來謀劃布局。
為此,象山旅游部門還邀請省旅游科學院專家一行對象山港大橋旅游經濟區進行實地勘查和調研,啟動編制了《象山港大橋旅游經濟區規劃》。規劃期限為2010年~2020年,范圍涉及黃避岙鄉、賢庠鎮、涂茨鎮3個鎮鄉。規劃主要分析項目發展戰略背景、現狀及趨勢,明確項目發展戰略定位及發展目標,確定項目功能布局、交通組織、產品組合、區域分工、開發時序和支持體系,明確象山港大橋旅游經濟區范圍內的資源開發方向并予以控制;同時,確定規劃區未來旅游發展的總體思路,實現旅游區資源優勢與市場需求、競合環境的最佳匹配。
寧波鼓樓附近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張經理做過市場分析,象山得天獨厚的旅游優勢、秀麗的自然風光、鮮美的海產,無不令游客向往。但由于路途較遠,車程較長,令人抱憾。“現在去象山并無捷徑可走,即使上午8點就出發,到達目的地也將近11點,若想吃得飽、玩得好,至少需要準備兩日行程。”而大橋的建成將使象山的交通狀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寧波市民即便是在工作日,下班后開半個多小時車就可以到象山悠閑地品味海鮮、游覽景區;以往的兩日游通車后一日甚至半日即可完成。
“大橋一旦開通,旅游客源結構將發生新的變化,更多外地游客進入象山。”象山縣風景旅游管理局人士表示,以前開車來象山的游客主要局限于滬、杭、甬等地,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象山港大橋的相繼建成,為構建象山與長三角對接的“旅游流”創造了條件,象山的客源市場將由原來的滬、杭、甬等地拓展到整個長三角及華南地區。
大橋的另一頭,鄞州旅游市場也能得到實惠。鄞州區旅游局人士表示,通過大橋互聯,象山豐富的海洋旅游資源與鄞州的佛教、山水型景區資源形成互補。這樣,兩地旅游資源整合更加方便,利于打包營銷。
“年底等大橋正式通車了,自駕游市場將掀高潮。”旅游業內人士預計,國慶期間高速免費政策帶來的利好激活了自駕游市場,而眼下象山港大橋將建成開通,也勢必引起自駕人群的出游欲望。按照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經驗,新大橋本身就是一大賣點,到時候專程前去開幾趟、兜兩圈兒的人不會少;另外,大橋正式開通的時間放在年底,開通后節日集中,各類景區勢必組織節慶活動吸引游客,旅行社也會開發自駕產品帶領團隊前來觀光,預計象山將迎來大批自駕游客,再掀一股自駕風潮。
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寧波自駕游市場潛力非常巨大。寧波市旅游局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的8天國慶長假,寧波市接待自駕游客超過350萬人次,占黃金周總接待人數的一半以上。
“小縣城”連接大世界
在象山港大橋的路線圖里,黃避岙鄉所在的位置畫著鮮明的出口標記,它是大橋進入象山境內的第一個門戶,成為連接東片的交通樞紐。
出行的方便,并不是黃避岙鄉上下最看重的。他們著眼的,是大橋建設帶來的區位條件使當地海陸資源升值,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的疊加、乘數效應都將釋放出巨大活力。
鄉干部表示,近些年來,鄉里的工業發展滯后。“直到建設象山港大橋消息一傳開,要求到黃避岙鄉落戶的外地企業一天比一天多,現在我的手機都接不過來。”
據統計,現在已有20余個項目落戶黃避岙鄉,去年,全鄉新辦企業8家,培植“創億”企業3家,工業經濟總量一躍為C類鄉鎮第二。當地大型風電項目、高速數碼織桿機項目還列入國家重點科技項目。
在大橋開工后不久,全球汽車零部件生產巨頭萬國富士集團帶著1.5億美金的投資意向來到賢庠鎮,為全球各大汽車廠家做配套,首要的條件就是發貨及時。象山人很有信心地說,等大橋建成后,一個多小時就能把貨物從賢庠的生產基地送到寧波港裝運上船。拋來“繡球”的還有中集集裝箱集團,他們準備在此投資10億元,建起占地1000畝的集裝箱生產基地……
大橋建設的區位條件也改變著象山的經濟格局,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的疊加、乘數效應都將釋放出巨大的推進動力和發展活力,這就是所謂的“大橋效應”。
業內人士分析,已初具雛形的象山臨港工業走上快車道。目前,一條綿延100公里,以能源電力、汽車制造、電器設備、針織服裝、食品加工等為重點的臨港工業帶,在西周、爵溪、賢庠、石浦等地逐步形成。隨著大橋的建成,布局將更加合理,規模將更加宏大。
對寧波城市發展來說,象山港大橋使得寧波的發展重心進一步向濱海轉移,寧波將全面由“三江口時代”走向“濱海時代”。
寧波產業發展要素制約非常嚴重,特別是土地。而三門灣區域,集中了寧海、象山、三門三地的主要發展腹地和圍墾資源,特別是寧海東部沿海區域,可利用土地資源和空間很大。這些地方不僅有土地資源,也有港口優勢、海洋優勢,這對發展海洋經濟、臨港工業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寧波市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在未來幾年高水平推進象山港規劃建設,打造海洋精品旅游區,加快啟動三門灣區域整體開發,培育海洋經濟新的增長極。大橋的建設為這兩個重點區域的保護和利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對于推進寧波“南統籌”戰略、促進市域經濟協調發展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
(原標題:一座大橋一個時代——寫在寧波象山港大橋通車之際 記者:吳云佳)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寧波象山港大橋昨晚亮燈(12/12)
- ·寧波象山港大橋全線互通工程本月完工(10/15)
- ·寧波象山港大橋橋面瀝青攤鋪已近尾聲(10/10)
- ·寧波象山港大橋將于7月11日合龍(07/06)
- ·玉帶蜿蜒的寧波象山港大橋(05/24)
- ·寧波象山港大橋主橋墩鋼套箱成功吊裝(12/02)
- ·寧波象山港大橋一個主橋墩 大如籃球場(07/06)
- ·象山港大橋“海上蓄潮水下混凝土封底”(04/17)
- ·寧波象山港大橋:300人奮戰海中承臺(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