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魄描繪寧波城市藍圖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3/13 13:11:44
城市建設,規劃先行。
圍繞貫徹落實三年行動計劃,寧波的城市建設以“提升主城區、統籌全市域”為行動導向,集中資源、集成智慧、集聚力量,通過“主城區十大提升、全市域五大統籌”,通過對重點區域、重要設施、重大項目的規劃引導,全力推進城鎮治理,大力提升中心城集聚輻射能力,加快構筑“一核兩翼多節點”的網絡化大都市,勾勒寧波城市建設的美麗畫卷。
寧波的城鄉規劃,以構筑現代都市為先導,以新型城市化為動力,以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為目標,注重區域謀劃,強化其引領與服務作用,為寧波經濟的騰飛奠定了基礎。
十大工程提升主城區品質
“主城區是加快城市經濟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戰場,只有提升主城區品質形象才能滿足擴總量、促增量、提質量的城市經濟發展要求。”副市長王仁洲說。
在主城區層面,以做大做強城市經濟為目標,以加快推進“兩心一軸、三江六岸”城市核心景觀系統和12個城市重點功能區規劃為重點,著力做好各項規劃引領和服務保障工作,使城市功能品質得到顯著提升,其重點是推進三江口核心區品質提升、東部新城統籌提升、中山路軸線強化提升、三江六岸拓展提升、城市重點功能區提升、舊城整治提升、交通擁堵治理提升、城市綠化美化提升、民生保障綜合提升、防澇(防潮)防洪提升,通過這十大提升使重點區塊基本成形,街道門戶基本成景,地鐵高架基本成網,城市功能品質得到顯著提升。
三江口核心區品質提升:著力打造高品位的濱水開放空間,展現濱水城市新形象。啟動江廈街地段,加快江東核心濱水區、江北核心區地塊等重點功能區塊的開發建設。對外圍主要道路進行提升改造,建設交通保護殼和停車設施。
東部新城統籌提升:基本建成核心區,全面啟動東片區。通過東部新城高端要素的集聚,提高自身能級和輻射力。推進大東部地區整體協調發展,重點統籌產業發展、道路交通、市政設施等方面。
中山路軸線強化提升:深化完善中山路綜合整治方案,包括道路市政工程、街道景觀、建筑立面整治及沿線改造等內容,把中山路打造成寧波最具品位的生態綠廊、繁華商道和城市主軸。
三江六岸拓展提升:三江六岸提升范圍余姚江拓展至蜀山大閘、奉化江至方橋和甬江的全流域,以打造獨具寧波特色、展示寧波城市形象的濱水公共空間和城市功能帶。
城市重點功能區提升:圍繞12個城市重點功能區塊,包括寧波新材料科技城、南部新城、姚江兩岸地區、甬江兩岸地區、空港經濟區等開發建設,引領寧波城市經濟轉型升級。
舊城整治提升:推進舊村、舊住宅區和舊市場改造提升。建立城市舊住宅區更新改造的長效機制,逐步推進有機更新。加強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加強歷史街區保護和利用,完成月湖西區和蓮橋街文化商業綜合區、南塘河歷史地段保護性開發及孝聞歷史地段保護性整治。
交通擁堵治理提升:重點著眼于緩解核心區交通擁堵問題、完善外圍道路交通結構,推行“公交優先”,倡導綠色出行,形成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統。
城市綠化美化提升:以三江六岸為骨架,形成中心放射狀的生態休閑綠道。大力實施城市門戶和干道整治提升,對機場路沿線、長途車站、火車站、高速出入口等城市門戶區及與其相連的城市干道進行整治提升。加快園林綠化提檔升級,規范戶外廣告設置。
民生保障綜合提升:大力實施住房保障工程,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加快供水系統建設,推進環衛、生態系統建設。結合內河整治進行雨水系統污染控制試點工作,繼續提高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能力。
防澇(防潮)防洪提升:加快骨干河道、閘門及沿江翻水泵站建設,提高河網行洪能力,加強河道堤防建設。提高新建配建排水設施建設標準,加強基礎設施城市生命線工程系統化建設。啟動城市低洼地段、立交區域排水系統改造,完善防洪排澇應急機制。
五大網絡工程統籌全市域
全市域的規劃,重在統籌。
市域是推進新型城市化、城鄉一體化的大平臺,只有合理統籌區域性各項要素資源的配置,才能實現城鄉融合、產業互動、資源共享、集聚發展的新型城市化發展要求。對此,在我市的規劃藍圖中,市域統籌的主要任務是統籌空間、統籌生態、統籌產業、統籌交通、統籌公共服務,通過這五大統籌促進“一核兩翼多節點”的網絡化大都市發展格局。
構建生態安全網絡: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維育生態廊道(生態隔離帶),合理管控海岸帶空間,明確生活、生產、生態以及養殖等不同類型岸段的管制政策要求,推進區域綠道建設實施。嚴格保護風景名勝區,布局建設郊野公園、生態濕地公園,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實施嚴格保護。
構建城鄉一體化網絡:加快推進南北兩翼發展,北翼余慈地區重點加大區域統籌協調力度,南翼地區進一步強化象山、寧海兩大功能節點建設,推進奉化融入寧波中心城。加快衛星城和中心鎮建設,推進幸福美麗新家園建設,優化村莊規劃布局。
構建產業戰略平臺網絡:形成以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為主體的產業集聚大平臺,以特色產業園區和都市工業功能區塊為支撐,衛星城鎮、中心鎮為傳統優勢產業承接地的梯度有序、集約高效、網絡協作的產業空間布局體系,形成全市域10+10產業布局體系。
構建一體化區域交通網絡:通過完善高速公路與鐵路網絡,提升城市輻射能力,緩解疏港交通壓力;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通過市域快速干線公路和市域軌道建設引導新型城市化發展,推動全域都市化。
構建民生服務均等化網絡: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宜居城市為導向,完善城鄉文教衛、養老服務、社會福利等公共設施服務體系,建成安全、穩定、可靠的城鄉給排水、通信、能源供應等市政基礎設施網絡,構筑生態環境良好、社會和諧的宜居氛圍,切實提升城鄉居民生活質量。
創新體制機制,強化規劃統籌。近期,我市將建立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切實發揮市城鄉規劃委員會的審議職能,形成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審議規劃、市政府審批規劃的決策機制。建立“強化兩頭、簡化中間”的規劃管理模式,強化規劃編制和監督,簡化并下放建設項目規劃審批,提升服務效率。在加強主城區規劃編制統籌工作上,還將探索市區兩級聯審制度。推進行政審批服務標準化工作,研究制定規劃審批工作規程。研究制定控規實施管理規定,處理好規劃實施剛性與彈性關系。
圍繞總規實施,突出規劃引領。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強化總體規劃對城市發展的統籌引領作用,形成層級分明、覆蓋城鄉的空間管治體系。在城市總體規劃修改成果的指導下,我市將在市域層面率先開展城鎮體系規劃、產業區塊布局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生態控制線規劃,為市域五大網絡構建工程、逐步形成市域資源統籌控制體系奠定基礎。
優化空間布局,推進新型城市化。對接國家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和長三角城鎮群空間布局規劃,努力實現市域空間開放格局更加優化,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生態環境更為優良的全域都市化總體目標。加強次區域協調發展規劃。開展象山港區域整體空間設計研究。深化浙臺(象山石浦)經貿合作區規劃和奉化融入寧波中心城的規劃和研究。深化主城區功能結構研究,發揮軸線帶動功能,整合各片區發展,進一步明確分片區推進的方向和要點,以規劃統籌帶動區塊功能整合。
注重功能區塊規劃,助推城市轉型升級。圍繞新區建設,完成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區、三江六岸、寧波機場與物流園區、集士港綜合區塊、寧南物流貿易園區等新拓展區塊規劃。做好舊城改造更新規劃專項研究,加強對舊城低效空間的整理利用。
完善設施布局,加強民生保障。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規劃布局,引導城鄉公共資源合理配置。開展城市防洪(防潮)防澇專項規劃,提出有關基礎設施建設分步推進的思路。加快道路、立交設施改造升級步伐,加強低洼地段、低洼區域排水設施改造升級力度。啟動應急避難場所規劃,明確避難場所設置體系,完善配套應急交通及生命線系統。健全公共設施服務體系,會同各行業主管部門,繼續做好文化、養老、教育、醫療衛生等專項規劃的深化和完善,保障民生,服務發展。
(原標題:大氣魄描繪城市藍圖 寧波十大工程提升主城區品質 記者:張燕 通訊員:葉建明)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寧波日報
相關閱讀:
- ·“甬”立潮頭 寧波城市建設再出發(08/22)
- ·寧波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經濟社會轉型(04/09)
- ·“寧波金融城”破繭 多家金融機構紛紛(04/01)
- ·加快對接上海自貿區 促進寧波經濟轉型(03/24)
- ·2014年寧波將投入上億元資金鼓勵企業擴(03/04)
- ·尋找寧波經濟發展的突破口(03/03)
- ·盧子躍:打造新增長點 促寧波創新驅動轉(02/28)
- ·2013年寧波完成年度投資1900億 力促全(02/17)
- ·寧波市文創產業開啟經濟增長“新引擎”(02/14)
- ·政協提案助推寧波經濟轉型升級(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