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和商務區建設引泛長三角聯動
- 杭州寫字樓網
- 2009/9/22 12:58:20
近日,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和虹橋商務區的規劃建設橫空出世。仿佛當年“大浦東”概念的提出和實踐,大虹橋在泛長三角又是一番“波瀾驚、漣漪泛”。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和商務區到底有何魔力?這將給泛長三角帶來哪些變化?如何抓住機遇實現聯動發展?喜悅、猜測、比照、遐想……泛長三角人在思考,在行動。
虹橋樞紐:服務泛長三角前沿陣地
此前,在泛長三角人眼里,虹橋是一個機場,抑或是一產業區。而今,遠遠不止這些。
虹橋為之大變。它是目前上海在建的最重要基礎設施工程,將建成亞太第一樞紐。據閔行區委書記孫潮介紹,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涵蓋航空、高鐵、城際軌道、城市軌道和地面交通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以虹橋交通樞紐26.26平方公里區域為中心,加上60平方公里綜合功能拓展區,涉及長寧、青浦、嘉定、閔行4個行政區域,屆時將建設共86平方公里的虹橋樞紐站。建成后日客流量將達110萬至140萬人次,各種交通方式之間存在56種換乘模式,為世界首創。
虹橋為之大變。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國際貿易中心,而緊緊依附在樞紐上的虹橋商務區的建設,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抓手和載體。據閔行區副區長程向民介紹,虹橋商務區的功能定位,將“劍指”5大方面:聚集貿易要素市場、服務總部經濟、建設國際會展和采購基地、支撐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集聚現代服務業。
虹橋為之大變。多年來,上海一直致力于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現在有了一個更靚麗的“標桿”。據市政府合作交流辦主任林湘介紹,依托虹橋綜合交通樞紐,上海將積極服務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虹橋樞紐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將為泛長三角地區科學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周邊各行政區域將進一步形成合力,不斷強化區域協作和聯動,發揮虹橋樞紐巨大輻射力,進一步增強同城效應,搭建服務泛長三角產業重構的高效平臺,使泛長三角地區產業對接、分工、轉移、互補成為現實。“要把虹橋樞紐區域打造成服務泛長三角、助推泛長三角一體化的前沿陣地,成為泛長三角地區與全國乃至世界的交互中心之一。”這是目前上海強有力喊出的一種聲音。
同城效應:申城上班蘇浙居住不是夢
蘇州市副市長梅正榮坦言,多年來,蘇州一直靠著上海這棵“大樹”而種好自己的“碧螺春”。他們在外面招商時,就說自己有機場,這個機場就是虹橋機場。他用一種簡潔方式,對蘇州與上海的“同城效應”做了描述:“農轉工”,蘇州過去主要依靠上海的主體工業,做一些配套服務來借雞生蛋。再后來,就是“內轉外”,內抓上海大開發帶來的機遇,使蘇州的外向型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前些年外貿出口增長速度在35%左右。第三個階段,也是蘇州目前正在追求和正在推動的,就是“量轉質”,蘇州從數量型的發展向質量型的發展轉換,需要的是跟國際接軌,需要的是全球化的發展平臺。而虹橋樞紐和商務中心以及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建設,無疑給蘇州又帶來一個新機遇。
嘉興與上海的同城效應“名至實歸”。目前,嘉興到上海虹橋機場只要不到一小時。滬杭高鐵建成后,僅需20分鐘。嘉興市市長李衛寧介紹,嘉興的文化底蘊很深厚,生態環境好,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嘉興建成區的綠地率是41.4%,為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商務成本和居住成本也低。嘉興現在的住房均價還只有每平方米4800元,可謂“上海一間房嘉興一棟房”?梢哉f,嘉興是創業、安居性價比最高的城市。
同城效應在深度規劃和對接。李衛寧介紹,嘉興正在考慮虹橋樞紐功能更大范圍的輻射對接。比如說,物流這一塊商務,虹橋本身就有很大的人流和物流,但嘉興有很好的交通條件,又是浙北唯一出海港口,而且有內河密集的航道,海河聯運,成本非常低,所以嘉興最適合接受虹橋的輻射。再比如,除居住功能外,虹橋的旅游、休閑功能以及培訓功能,都可由嘉興等周邊城市來進一步考慮。還有一些醫療康復中心的規劃,比如治病在上海,康復在嘉興,像這些功能都可進一步考慮。此外,在公共服務上,嘉興與上海正在實現“無縫銜接”,比如交通“一卡通”等各種互認,包括社會保障的無縫對接,這樣,不僅在空間上也在服務上真正營造了同城效應。
最近,有關部門已選定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昆山、嘉興、杭州等8個城市,作為首期開通“空鐵聯運遠程值機服務”的試點城市。專家有把握地預測,將來可在長三角任何一個火車站辦完值機手續,并完成行李托運,然后就能一身輕松地乘坐高速鐵路,前往虹橋或浦東機場搭乘飛機。
虹橋樞紐,在長三角真正“拉近地域的平面”。
一通百通:“主動脈”通了毛細管也要通
虹橋樞紐開建后,泛長三角各地也在發力使勁,“耕好自己的田地”。
將來坐滬寧高鐵,從上海到無錫只需23分鐘。但無錫市副市長方偉清醒地認識到,這是一個靜態的計算,高鐵進了無錫之后,到你自己想去的地方還需要花多長時間,這是無錫要做的事情。所以,上海開始啟動虹橋樞紐建設的時候,無錫也在同步啟動市內的交通建設,目前內環建設已經完成,二環建設正在加速進行。當獲知高鐵要進入無錫之后,無錫又馬上啟動整個城市的輕軌建設,成為江蘇省第一個兩條輕軌同時開建的城市。打個比方,高鐵是“主動脈”,虹橋交通樞紐是“主節點”,兩者打通以后,各地的“靜脈毛細血管”也要打通。
近年,浙江有很多企業的總部搬遷到奉賢的南橋。這個現象引起浙江省政府駐滬辦事處常務副主任傅元安的關注和思考。他認為,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建成以后,它的先進而高端的服務業可以帶動周邊蘇浙一帶的先進制造業,也可吸引浙江各個類型的企業把企業總部遷移到虹橋商務區,“虹橋樞紐和商務區開建后,忙壞了周邊蘇浙皖等地的官員和企業家”。
宣城是離上海最近的安徽城市。建設虹橋這樣一個綜合樞紐區域,在宣城市委常委、寧國市委書記孫正東看來,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寧國山水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75%以上。孫正東認為,針對虹橋樞紐和商務區,寧國下一步就是要重點打造商務旅游產業,而不是一般的觀光旅游。
寧國的做法,折射泛長三角人的一片心聲:“聯動發展,合作共贏”。
返回頂部- 責編:8031
- 瀏覽:
-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