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氧杭鍋綜合體五年過去依然沉寂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5/6/4 9:21:15
說到杭氧、杭鍋,老底子杭州人腦中立刻會想到城北工業區曾經繁盛的景象,這里是杭州目前規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工業遺產之一。2009年開始,杭氧杭鍋國際旅游綜合體的概念橫空出世,當時還邀請了國際知名建筑大師為其設計,然而時間已經過去五年,這塊龐大的市中心土地依然沉寂。
如今,杭鍋地塊未有任何可出讓的跡象,杭氧單元、文暉單元地塊雖然都出現在讀地手冊之中,但地面上仍有部分建筑未拆除。除拆遷問題外,有相關人士透露,綜合體規劃了大量公建,導致開發起來的利潤空間較小,成為阻礙該項目推進的原因之一。
工業遺址上要建國際旅游綜合體
曾邀請國際大師聯袂設計
“杭氧”、“杭鍋”分別是指建造于半個多世紀前的杭州制氧機廠和杭州鍋爐廠,如今五六十歲的杭州人,都還記得當時廠房林立、機器轟鳴的景象。上千人居住、工作在兩大廠區之中,也代表了當時城北工業區的繁榮時代。
到了2009年,杭氧杭鍋拆遷工作開始執行,打造國際旅游綜合體的設想也被提出來。當時杭州市委市政府聯合西溪天堂的打造者——杭州市商貿旅游集團,計劃把杭氧杭鍋地塊打造成一個以老工業廠房為基礎,以博物館集群為核心,集藝術、影視、游樂、健身、美食、購物、酒店、會展于一體的國際旅游綜合體項目。根據當時的規劃,兩大地塊總面積480畝,將保留8幢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老廠房,建成后會成為杭州規模最大、集聚度最高、品質檔次最高的工業遺產群,這一項目被命名為“城市之星”。
城市之星項目還定向邀請了三家國際建筑事務所:因設計“鳥巢”而聞名的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事務所、在北京設計當代MOMA聲名鵲起的美國斯蒂芬·霍爾事務所、因在杭州設計良渚博物館、九樹等而為人熟知的英國戴衛·奇普菲爾德事務所來進行規劃設計,耗資上千萬。
拆遷未完成
杭氧地塊今年出讓可能性不大
有了明確的定位和規劃,只要土地順利出讓,那么一個地標級的綜合體崛起,并不算難事。然而時間已經過去了5年,除了2013年杭州旅游投資發展集團作為唯一競買單位拿下文暉單元四宗商地之后,杭氧杭鍋綜合體至今兵馬未動。
杭州旅游投資發展集團拿下的這四宗地塊,出讓時明確的土地用途為旅游博覽用地,記者查閱資料后發現,這四塊地就是保留下來的工業廠房,用來開發成博物館和展覽館。前不久,這些廠房傳出招租的消息,最長租期兩年,也就是說,兩年內這些工業遺址的博物館和展覽館暫時不會開始建設。
在2015年的首期《讀地手冊中》,杭氧杭鍋綜合體規劃范圍內的杭氧單元四宗宅地和文暉單元三宗宅地均出現在其中,由此看來,眾人矚目的杭氧杭鍋綜合體終于要進一步推進。但有知情人士透露,杭氧四宗宅地在今年出讓的可能性并不大,拆遷問題是阻礙出讓的原因之一。
錢江晚報記者在杭氧地塊現場看到,依然有一幢約3層的居民樓沒有拆除,孤零零地聳立在地塊之上。已經被拆除的空地,已經有一部分被作為廢品回收站使用。周邊居民表示,杭氧地塊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經基本拆遷完畢,現在只有個別建筑仍未拆除,大片土地已經空置許久。
公建要求高
開發商盈利空間被壓縮
除了拆遷問題,項目的公建配套要求較高,也是難以推進下去的原因之一。有業內人士透露,由于杭氧杭鍋綜合體在設計初期就進行了明確的定位,老廠房改造為博物館、展覽館等硬性規劃工程浩大,并且沒有產出,極大程度地縮減了盈利空間,因此極少有公司愿意犧牲利益空間來打造這個項目。
縱觀整個項目,對于投資商來說,最主要的盈利點就集中在宅地上了。然而從現有的幾塊宅地來看,文暉地塊雖然處于較為市中心的地段,但三宗宅地形狀不規整,并鄰近鐵路,加上周邊仍有濃重的農居氛圍,整體價值不甚理想。杭氧地塊雖然四塊地連成一線頗具規模,但主要缺陷是單個地塊體量較小,形狀南北狹長,從開發住宅的角度來說難以布局,也無法稱之為優質地塊,未來是否能有較大的利潤空間,尚無定論。
另外,由于老廠房采取保護的改造,無法開挖地下室來建造停車場,而綜合體未來必將集聚大量的人氣,因此大型停車場的需求,就有可能轉嫁到住宅地塊之上。知情人士表示,如果要依靠杭氧宅地來滿足整個綜合體的停車場需求,不僅需要開挖兩層地下室,而且層高也要比普通地下室更高,以便放置立體車庫。這樣一來,住宅地塊的開發成本就又增加了不少。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