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江東橋頭堡地區城市設計兩方案入圍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5/8/25 14:24:17
作為踐行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重要承載地,大江東是杭州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產業集群的主平臺,而城市門戶建設對大江東“產城融合”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橋頭堡地區作為大江東距杭州主城最近的區域之一,是杭州主城進入大江東地區的門戶,也是大江東承接杭州城市東擴發展的橋頭堡。加快大江東橋頭堡地區建設,即將為“六年翻兩番、五年見新城、全面創一流”的大江東帶來“蝶變”效應。
橋頭堡地區位于大江東產業集聚區西部,江東大橋東側,北至三工段橫河,東至臨鴻南路,南至行政邊界,西至錢塘江海塘,其用地面積7.12平方公里。
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在完成了大江東產業集聚區戰略規劃編制以及核心區城市設計的基礎上,于今年6月啟動了大江東產業集聚區橋頭堡地區門戶建設面向全球的方案征集工作,共選定了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杭州中聯筑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南京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外建工程設計與顧問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空間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等總共5家國內外優秀設計團隊參與大江東橋頭堡地區城市設計方案的征集。
2015年8月18日,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組織召開了橋頭堡地區城市設計方案評選會。在聽取了五家設計單位的方案詳細匯報及現場答疑后,專家組遵循公平、公正、科學、擇優的評選原則,從定位的準確性、理念的創新性、實施的可行性及響應征集文件的程度等多方面綜合考慮,進行了認真的評議,最終由中外建工程設計與顧問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空間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提供的D方案和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提供的E方案入圍。下一階段,優選單位將在吸收其他幾個方案優點及專家綜合意見的基礎上深化完善,完成大江東產業集聚區橋頭堡地區城市設計規劃方案。
入圍方案一
一座公園、兩脈序列、三片主題社區
規劃圍繞橋頭堡地區空間特質進行定位,提出建設“江東詩意花園、生態品質社區、創智文化高地、美麗發展的先行區”的發展目標。同時,在方案設計上提出 “一座公園、兩脈序列、三片主題社區”的結構。
一座公園,打破濱二路的邊界,將綠、水、生態海綿滲透到東側基地,聯山通水、圍園辟島,使整個基地融為一座花園,生態稻田、主題花園、交流空間、城市功能融合起來,承載起生態維育的功能,泛起桑田故堤的場所記憶,實現著花園城市的居住理想。
兩脈序列,延續大區域的空間序列,在基地內部也形成東西和南北兩條主軸線,東西向展現了錢江景觀、江濱公園、門戶地標、景觀綠廊、城市生活等重要節點組成的發展序列,南北展現了青龍白虎山、南沙大堤、地鐵樞紐、創智水街和文藝水岸、門戶地標、體育公園和教育園區等節點組成的景觀序列。
三片主題社區,分別針對不同人群特點和功能區位,形成運動教育、創智休閑、健康文化為主題的三片主體社區,每片社區都包括詩意花園和品質社區,以及兩者交融形成的創智、文化、健康、運動、教育等功能組團。規劃通過現狀分析和研究,梳理出基地未來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面臨的風險,方案在上述“123”的結構基礎上,重點是圍繞著“經濟新常態下的活力新區,多樣承載力上的美麗新區”兩個邏輯主線展開設計的。
方案在城市活力規劃方面采用多種尺度的土地開發模式,既可小地塊實施SOHO可居可住的開發,也可幾個小地塊聯合開發,或者大地塊組團開發,為市場提供多樣化選擇。提供功能空間復合的微創天地,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小微創業文化”。
在空間設計上打破狹隘的公園概念,將基地本身建設成一座大花園,以品牌化的景觀文化設計和“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樸素訴求結合起來,塑造層次分明的景觀,通過水岸、稻田、濕地、花園、露臺、小橋、高樓、山徑等視線的交織,借山望水、聯山串水、顯山露水,各有趣味。
入圍方案二
一心兩軸領三區,環帶藍網織綠城
“一心兩軸領三區,環帶藍網織綠城”是其最核心的規劃結構。
“一心”指的是位于基地中部的智慧型片區次中心;“兩軸”指的是沿江東大道發展的產業創新服務軸以及沿濱江二路發展的旅游休閑景觀軸;“三區”指的是北部的互聯網+生活宜居區、中部的橋頭堡e生態核心區以及南部的山水田@休閑度假區;“環帶”則是指山水堤休閑活力環,包括南沙堤生態文化帶、錢塘江生態景觀帶,以及貫通南北的四直河生活游憩帶。
其中,北區為互聯網+生活宜居區,規劃范圍為 255公頃,功能構成包括E金融、E商業、社區農業、娛樂休閑和生態居住。
中區為橋頭堡e生態核心區,規劃范圍為410公頃,功能構成包括濕地旅游、休閑度假、體驗商業、校企聯動、E動網研以及高端居住。中區共含四大功能板塊,分別是活力創智灣、云尚綜合體、生態濕地探索園和生態E社區。其中,活力創智灣包括漁人碼頭、校企互動網研和生活配套;云尚綜合體包括體驗商業、休閑度假和高端居住;生態濕地探索園包括訪客中心、素質拓展和濕地科普;生態E社區包括高端居住、商業配套和生態園景。
南區為山水田@休閑度假區,規劃范圍為470公頃,功能構成包括樸門耕織、休閑度假、總部花園、農家體驗、民俗體驗和生活居住。南區共含三大功能板塊,分別是樸門農法園、青龍山水苑和生態E社區。其中樸門農法園包括樸門耕織園、美麗水村和花園總部;青龍山水苑包括青龍山風情小鎮和都市森林公園;生態E社區包括高端居住、商業配套和生態園。
專家建言
張京祥: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如何在更大的區域內研究好橋頭堡地區的功能和層級定位。研究門戶地區功能定位、發展層級、承載能力,要在更大的層面中去做好分析和定位,而不是把所有能想象的好東西全堆到這個地方來。
如何優化軌道交通和城市路網的設計。在交通組織上強化功能,重點研究如何盡量化解過境大交通的不利分割的影響。
要優化開發規模和用地模式和開發時序。在大規模的城市外延擴張高潮已經過去的背景下,城鎮化減速,思考控制好開發規模,選擇好的緊湊集約、彈性的用地模式和開發模式。
陳偉明: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
橋頭堡地區基礎條件很好,利用江河、農田、公園、濕地、青山等有限的公共資源打造門戶區域,須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在功能定位上,要突出形象,符合市場需求。既要為周邊生活服務作配套,又要與產業服務相結合。
在空間布局上,土地要集約利用,可采用大疏大密格局。要研究借錢塘江及濱江公園自然風景,要研究如何借景,打造新區特色、凸顯魅力。
在高度強度控制上,不以所謂的標志性建筑而動輒塑造超高建筑,要充分結合農田、水系、江河、濕地等環境生態因素,塑造高度適宜、景觀優美的新城形象。
高群: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橋頭堡地區相對來說是一個臨水地區,離大江東產業園區還有一定距離,各方面配套比較薄弱,針對基礎設施、交通條件、配套設施相對差的難點,規劃方案要考慮項目啟動、落地的問題以及具體的可操作性。
作為門戶地區的重要形象,要抓住基地三個方面特征進行深入規劃,一是臨江近山,對打造山水文化的特色,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二是生態田園,“東城西園”,東部是以城市開發為主,西部以生態田園為主,如何打造和融合這兩個特色,值得研究;三是平原水網,利用基地成網水系,打造具體新江南的特色景觀。
黃衛東:深圳市城市規劃院常務副院長、副總規劃師
強調更生態、更低碳的建設模式,適應新型城鎮化。基地本身生態稟賦良好,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美,并不僅僅是標志高樓的打造,應注重整體輕松、愉悅的心境,發展田園牧歌形態、凸顯城市肌理。可借鑒西方小城鎮開發模式,循序漸進,彰顯親和與鄉愁。
要重視東西向公共空間的塑造,做好有利于城市服務設施凝聚的文章。
要處理好江濱公園與城市、產業、人口發展的關系。生態嵌入城市,城市中融入生態。
徐雷: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
突破傳統概念,避免大軸線對稱、方格網、行列式、超高層的“英雄主義”。
控制體量,保留生態基底,多做山水、農田、河流的文章,發揮門戶區的功能作用。大江東地區的山非常寶貴的自然資源,即青龍山、白虎山。新城的建成意味著城市中間有山,所以山要保下來,并通過河道讓山和城之間有滲透、過渡。水是當地歷史文化的淵源,圍繞水質做生態、做形態、做業態。
做優復合社區概念,產業、服務互相結合,真正做到“產城融合”。
朱小康: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
把握大江東智慧和生態兩大特點,尤其是這個門戶地區。絕對不能把這個地區做成中心,要突出重點,開啟城市門戶,提升新城形象。
在交通方面,把握好兩個關鍵,一是通盤設計門戶區域互通形式,做好濱江二路快速路的有效銜接。二是調整、優化軌道交通,抓住軌道交通修編的機遇,著手高起點、高標準,研究好軌道交通的功能定位、線位走向等。
楊健:浙江綠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筑師
橋頭堡區塊與四周的關系非常緊密,不可孤立。西連杭州主城區到下沙板塊東接大江東核心區,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渡區,又具有門戶形象。對區域用地布局應明確空間、生態、基礎配套、城市開放空間等的要求及導向,指導新城今后開發建設,打造生活、生產的新高地。
需要注重新型城鎮里的綠色城市設計的概念,避免傳統手法,充分利用農田、園林、沿江等自然景觀,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必要條件。
下一步綜合優化意見:
1、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研究該地區的功能與層級定位,處理好其與城市其他地區之間的功能分工關系。
2、研究化解快速交通對本基地分割的影響,促進城市整體空間秩序與氛圍的形成;優化交通系統規劃,并反饋上位規劃進行調整完善。
3、關注對重點節點、界面的系統性設計,以建筑群體、農田、山體等的有機組合來塑造本地區整體門戶形象。
4、優化開發規模、用地模式、開發時序,探索新背景下新城區的緊湊集約開發、彈性發展之道。
5、在遵守有關國家政策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將基本農田、農居等限制條件轉化為積極因素,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剛剛!杭州錢塘新區正式授牌(04/18)
- ·杭州大江東堅定走好新時代產業集聚區升(11/06)
- ·杭州大江東:以一流狀態建設一流產業集(09/19)
- ·杭州大江東以一流狀態建設一流產業集聚(08/15)
- ·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管理條例(04/25)
- ·杭州大江東開啟城市發展“升級計劃”(02/07)
- ·杭州東部將崛起一座“濱海產業新城”(10/10)
- ·智慧大江東 魅力生態城(06/16)
- ·大江東:打造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戰略增(02/04)
- ·再造一個杭州工業 再造一個杭州新城(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