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東新城規劃建設中期評估》日前出爐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5/12/15 14:18:05
如今,東站樞紐已成為杭州城市的一大地標建筑,而它所在的城東新城,轉眼已歷經九年規劃建設。作為一座新城,這里的交通設施、商業建筑、居住環境都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城市東擴、決戰東部、都市門戶、城市驛站”……城東新城肩負著諸多杭州城市發展的重任。
12月5日,由杭州市規劃局、杭州市錢江新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杭州市城東新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城東新城規劃建設中期評估報告會在市民中心舉行。會上,首次公布了由同濟大學課題組歷時半年多完成的《城東新城規劃建設中期評估報告》。
本次報告會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時齡(專家組組長)、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規劃師顧浩、上海鐵路局副局長李迎九等11位國內規劃建設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組成。會議還邀請上海虹橋商務區管委會、鄭州鄭東新區管委會等同類高鐵新城管理機構,市發改委、建委、國資委、國土局、交通局、錢江新城管委會、地鐵集團等部門和江干區政府,以及華潤、萬科、濱江等房地產企業代表參加。與會代表對城東新城的中期評估進行了精彩點評,并闡述了各自的發展思路與建議。
這是一份過去九年的總結,也是未來發展的設計書。報告高度肯定了城東新城歷經9年規劃建設的顯著成果。報告認為,杭州鐵路東站樞紐全面建成投運,提升了杭州在長三角乃至全國交通網絡中的地位;拓展了杭州城市空間,推動杭州“城市東擴”;通過整體開發建設,徹底改變了彭埠、天城兩個控規單元原本破舊、擁擠、雜亂的城市面貌,建立了鐵路、地鐵、城市快速路、城市道路等立體交通網絡,形成了開放、大氣的現代化新城格局,大幅度提升了城市品質。
同時,客觀分析了城市空間結構尚未全面形成、主要功能培育遲緩;區域形象缺乏特色,品牌吸引效應不強等在規劃建設中的不足,為城東新城的轉型升級提出了有規劃、可操作的發展策略。
鄭時齡(中國科學院院士)
這次城東新城規劃建設中期評估十分必要且及時,評估應用大數據分析和廣泛的調查研究,同時結合對全國九大高鐵新城的對比分析,方法正確,結論令人信服,對未來的規劃建設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城東新城今后發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調整規劃定位,推動城東新城轉型升級。城東新城的主要功能除了門戶作用外,在業態上應考慮服務本地,并輻射周邊,增加醫院、學校、社區中心等生活功能配套,改善城市空間界面和街道空間,在“宜居”上進一步優化。完善綜合交通體系,提升發展動力,并優化區域內的交通。優化環境,結合濱水空間,提高環境品質,突出新城的特色,留出未來發展空間和改造的可能性。
顧浩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規劃師)
經過九年建設,城東新城進行中期評估,不僅具有必要性,還具有前瞻性。本次評估報告既是對前面規劃建設反思,也是在新的發展背景和環境下提出下一步發展思路。報告內容翔實,問題判斷精準,對指導城東新城下一步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次評估實質是在城市發展轉型過程中再思考。城市發展動力在發生轉變,現在更關注環境、文化等軟環境。發展方式在轉型,從原來注重規模、速度擴張轉向完善功能、提高效率、提升品質。
從城東新城發展動力出發,城市未來發展訴求,需要將不同交通方式包括機場、軌道、高鐵快捷有機聯系,才能更好凸顯東站交通樞紐優勢,才能提高杭州在長三角區域地位。城東新城在下一步規劃建設中需要彰顯特色,打造好濱水地塊品質,注重地下空間開發,關注人性化,完善教育、居住配套設施。
李迎九(上海鐵路局副局長)
城東新城原有規劃水平較高,建設也在一個較高標準上進行,本次中期評估是一種創新,評估報告質量高。
下一步,城東新城應利用好杭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和東站作為全國高鐵路網主要節點這兩大優勢,通過規劃利用好、發揮好優勢。規劃需要從杭州具有的名山、名湖、名城資源及歷史文化沉淀中提煉出內涵。城東新城以高鐵車站為核心,因高鐵而起,也因高鐵而興,規劃需要利用高鐵集聚人氣優勢讓東站樞紐帶動城東新城發展。同時還需要做好車站周邊的環境配套設施,引入綠色環保理念,增加公共交通投入。目前東廣場配套做得較好,下一步應加快西廣場建設,改善東站以西環境,使東西廣場成為全國高鐵車站配套建設亮點,使城東新城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杭州東大門。
周定友(鄭州鄭東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中期評估對現狀進行了切實的總結,分析了發展成就及不足之處,也提出了發展策略以及具體建議,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都做了很好的研究和分析。
結合鄭東新區的規劃建設,我覺得城東新城首先應進一步圍繞高鐵站,分析研究周邊地區功能,強化城市對外交通的節點作用,依托交通樞紐對城市功能進行布局、配套;第二,進一步研究高鐵站周邊不同的交通方式的特點,使之更方便地與高鐵站銜接,加強交通的精細化設計,加強便捷性;第三,研究城市特色,讓城東新城如何體現杭州城市的特點;此外,在城市公共空間、公共設施的均衡布局,核心區域的公租房、保障房建設、產業格局的布局和培育方面,如何將城市發展成果與市民共享,也是未來要考慮的問題;高鐵周邊城市功能的變化非常快,需要把控好土地資源合理利用以應對不同的變化。
徐建華(上海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商務發展處處長)
城東新城規劃建設中期評估內容詳盡、分析客觀,既充分肯定了新城規劃建設的成果,同時也指出了建設和管理過程中面臨的挑戰,是一次高質量的規劃建設評估。
城東新城規劃的中期評估,可以更加清晰地體現“以人為本”,除了提供作為旅游大市交通樞紐的杭州東站及相關旅游地的公共交通配套服務,同時也要充分考慮“產城融合”的規劃,布局居住人口的文化娛樂、健康休閑等業態,并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出行以及相關交通工具的租賃業務。其次,東站作為大型交通樞紐,要把人留住,要有產業或商業功能的支撐,要把握產業和商務的定位。旅游休閑可以留住人,更重要的是利用產業營銷輻射留住人才,帶動城東新城更好地互動和發展。
耿宏兵(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秘書長)
城東新城通過這些年的建設,取得了四大成就,成績突出。對高鐵新城進行中期評估在國內是創新,非常有必要。
今后需進一步完善這些關系:首先是互補和對比,在功能上與錢江新城互補,城東作為“綜合性次中心”,需要在“綜合”和“次”上做文章,通過完善公共設施與公共空間,將城東新城打造為一個大眾創業的基地,吸引新就業空間;在尺度上與錢江新城做對比,提倡中小尺度,創建鄰里生活或15分鐘生活圈。其次是強化地鐵站周邊開發,培育新增長點,打造重點項目。第三,在強化高鐵站快速聚散效率的同時,對新城“慢生活”進行精細化設計,將商業、商務、居住混合開發,真正做到“大氣、精致”。
崔功豪(南京大學教授
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這次的評估報告是一個高質量、高層次的評估報告,不僅通過梳理規劃和建設,明確其成就和不足,而且通過新理念的建立,對未來發展的前景提出了建議和對策。評估報告規劃資料豐富,調研深入;有效地運用了大數據等新的信息技術,提升了評估和分析的科學性,充分運用了高鐵新城的對比,進而明確了城東新城的特點;注重效率分析、機制分析、投資成本分析,這也是當前評估上的重要方向。
城東新城未來發展應放在杭州發展的大框架下,利用東站樞紐的特有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同時,城東新城應做好為本地市民服務的配套工作。
譚縱波(清華大學教授 國外城市規劃學委會副主任)
中期評估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對規劃建設各層面進行了系統評價,以新技術作為支撐,運用大數據,在傳統定性評估基礎上定量化,同時此次評估內容還涉及城東新城發展為下一步規劃優化提出很好的建議和方向。
由高鐵站點所帶動的城市新區開發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城東新城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所處長三角地區的復雜性,必須處理好杭州與上海等城市中心、城東新城與老城區及錢江新城等區域的關系。在新常態的大背景下,用新視角、新思路重新審視城東新城的定位,以及規劃建設的目標。對未來城東新城機會空間的把握與余地的預留,對已開發空間的重新評估和改造,是未來新城不斷提高完善的關鍵。
華晨(浙江大學教授)
報告主題明確,分析透徹,運用新的分析方法切實可行,提出的愿景符合客觀實際。
過去9年的建設,城東新城取得的成就不僅局限于東站樞紐的建設和9.3平方公里城東新城的建設,更重要的是拉動杭州東部發展。在規劃中需要兼顧東站樞紐轉乘便捷外,更需要考慮怎么把人留在城東新城。在打造“高大上”的形象景觀品質外,還應注重“低小下”不同人群的需求,處理好增量和存量問題,發揮兩者的互補優勢也極為關鍵。
賈生華(浙江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中期評估十分必要,報告在調研基礎上對城東新城建設成就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提出的轉型升級策略很有針對性和應用價值。
因為當前社會環境、消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使高鐵周邊地區商業價值較傳統鐵路周邊商業價值相對降低了。城東新城建設是以東站樞紐為核心,正值此次城東新城中期評估之機,研究高鐵新城發展模式,探索發展規律,尋找應對方式,解決好高鐵站與城市的關系。高鐵站帶來人流資源,但這人流量都是“快進快出”,如何讓人留下來,我非常認同評估報告中提出的打造目的地,打造吸引人流的集聚點。長三角城市群發展從軸線轉向網絡狀,給杭州發展帶來挑戰和機遇。從杭州都市區產業和功能分工,結合需要梳理城東新城與其他城市中心的關系,完善城東新城的功能定位。
袁錦富(江蘇省規劃院總規劃師)
建設九年之際,系統評估非常必要。高鐵新城熱后的冷思考,對原有規劃建設進行客觀回顧分析,有利于規劃的完善和開發建設的理性。評估報告思路清晰、方法科學、分析客觀、結論可信,既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不足,針對挑戰和機遇提出了轉型策略,對下一步城東新城的規劃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接下來,要進一步分析城市的空間格局和中心體系,綜合確定新城中心的功能定位、規模和服務范圍,與新城服務人口相匹配;進一步梳理高鐵站點地區的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優化站點地區的功能布局。做好站點地區及新城中心的空間布局與交通銜接,加強慢行交通組織。合理安排建設時序,注意居住空間的集聚性和城市中心高端功能的滯后性,居住空間應當依托現有基礎。從城市和高鐵發展階段考慮,應預留高鐵衍生功能的空間和城市服務業的發展空間,適應未來發展的需求。
陳偉明 (浙江省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
在城東新城建設9年之際,開展中期評估工作很有必要。本次評估報告利用大數據,收集資料翔實,評估思路清晰,提出策略很有價值。
深入剖析近九年來城東新城發展的宏觀背景,如金融、產業、房地產等,有利于發現過去發展的環境,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把握。將城東新城放在杭州市全市空間格局中,尋找與其他次中心的差異,凸顯城東新城的優勢很有必要。我非常認同評估報告提出的:“城東新城定位應從城市驛站向城市目的地轉變”。如何做好目的地文章,使城東新城真正能吸引人們到此消費、居住、工作、娛樂。上海虹橋輻射的是長三角區域,城東新城需要承接服務長三角區域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服務浙江省。為此,利用城際之間交通可達性優勢打造好生產性服務性功能。做好東站內零換乘同時加強站房與城東新城內其他區域聯系,形成500米到1000米步行區域內形成暢通、便捷、連續的交通網絡。東站站房尺度大,站房東西兩側隔離嚴重,除了目前通過地鐵、下穿隧道連接東西兩個區域外,城東新城的下一步規劃優化提升需要注重東區域對外聯系便捷、西區域與市中心聯系緊密特點。
黃文柳(杭州市規劃院副總規劃師)
這次規劃建設評估的意義是非凡的, 既解決當前發展困惑,同時也指導城東新城下一步開發建設。
下一步城東新城規劃提升中首先需要進一步研究城東新城的定位,處理好站房與新城之間的依托關系,東站與城市其他功能區塊的關系,東站地區與長三角鐵路沿線城市的關系。
其次要進一步思考政府、市場之間如何建立合理的資源配置,明確各自所承擔的作用和職能,做好多元化功能引導,如旅游、商業等;時序上,考慮好關鍵節點和區位價值如何發揮,怎么留白,空間怎么安排;政策上如何強化市場的發展和政府的調控作用。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城東新城將建浙江最大進口商品特色(03/29)
- ·12年時間杭州城東新城實現新格局、新面(10/25)
- ·聯姻動作頻繁 房企間流行聯合開發(10/19)
- ·杭州城東新城迎來首個商業綜合體 板塊(10/19)
- ·杭州城東新城CBD:寫字樓仍處“價值洼地(05/12)
- ·杭州城東新城將迎紅利兌換期(03/29)
- ·杭州城東新城建設9年 暴露缺乏“地標建(12/07)
- ·杭州樓市迎來大浪淘沙 外來房企市場分(06/11)
- ·杭州城東新城配套大升級 商業項目體量(04/16)
- ·杭州兩大新城謝絕新增大型商業綜合體(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