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打造城西科創大走廊示范核心區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7/9/7 15:22:27
杭州文一路向西,有一座城——未來科技城(海創園)。
若干年前還是一片荒地,后來荒地變成了工地,工地又變成了寫字樓和住宅。如今,這里已是“創業創新高地”“高端人才聚集地”,成為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中一顆奪目的明珠。
從夢想小鎮到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標志著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從創新創業量能向科技創新勢能的轉化。9月6日,隨著之江實驗室正式揭牌,城西科創大走廊有了“核心靈魂”,而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將給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間。
未來,已來!

海創園
夢想小鎮:構筑企業發展全程接力式產業鏈條
“那里就是夢想開始的地方。”站在綠岸科創園11樓辦公室的落地窗前,杭州遙望網絡董事兼COO方劍指著東北角的方向說,原來可以直接遠眺,現在雖然已被新建樓宇所遮擋,但依然忘不了曾經在夢想小鎮的日子。
2014年,遙望網絡入駐夢想小鎮。“當時公司只有20多人。”方劍說,租金全免,政府“店小二”式的服務以及扶持基金等,這一切都讓創新者們感到安心,短短三、四個月公司人員擴大到200多人。
如今,作為夢想小鎮第一個孵化成功的項目,遙望網絡搬入夢想小鎮拓展區域——綠岸科創園進行產業化,目前遙望中國手游基地一期1.8萬平方米已投入使用,30余家手游合作伙伴已經入駐,初步形成了手游產業集聚中心。
“夢想還在延續,未來將更加美好。”方劍充滿自信地說,遙望網絡將從運營啟動向技術驅動轉型升級,力爭兩年內利潤超過1億元。
其實,遙望網絡是夢想小鎮眾多企業追逐夢想的縮影。
目前,夢想小鎮累計引進上海蘇河匯、北京36氪、深圳紫金港創客等知名孵化器以及500Startups、Plug&Play等2家美國硅谷平臺落戶。
小鎮內集聚創業項目1140余個、創業人才11000名,形成了一支以“阿里系、浙大系、海歸系、浙商系”為代表的創業“新四軍”隊伍,創新創業勢頭良好。
好項目引來金融機構競相追逐,小鎮內有120余個項目獲得百萬元以上融資,融資總額達42億元。浙商成長基金、物產基金、新昌投資、海邦基金等一大批金融項目相繼落戶,集聚金融機構810余家,管理資本1750億元,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金融業態。
不僅如此,小鎮還設立了5000萬元天使夢想基金、1億元天使引導基金、2億元創業引導基金、2億元創業貸風險池、20億元信息產業基金。其中,天使夢想基金已為199家初創企業注入資金。
一個可喜的現象,小鎮里涌現的創業項目和投資機構正在用互聯網思維滲透傳統產業、改造傳統企業,互聯網+農業、+商貿、+制造、+生活服務、+智能硬件等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全新動力。
夢想小鎮的帶動效應也逐步顯現。對于夢想小鎮孵化出來的項目,積極推介到周邊科技園和存量空間中去加速和產業化。
“小鎮周邊恒生科技園等近10個重資產的傳統民營孵化器正在向重服務的眾創空間轉型。”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小鎮騰出的空間繼續不斷引入新項目孵化,形成滾動開發的產業良性發展路徑。
現在,夢想小鎮周邊15個產業園正在申報小鎮拓展區,期望在小鎮的品牌和政策支撐下向新型孵化器和加速器轉型,手游村、電商村、健康產業村、物聯網村已經初步成型。
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打通夢想小鎮與周邊區域之間在空間、配套等方面的隔膜,構筑起“全景式”展現的“孵化—加速—產業化”接力式產業鏈條和企業“遷徙圖”。
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力爭三年內集聚創新創業人才超5000名
不止于夢想小鎮,在離夢想小鎮僅僅2公里的地方,又一個小鎮精彩亮相,這里將會給余杭“大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插上“智能制造”的翅膀,這便是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
位于杭州未來科技城核心區塊的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規劃東至東西大道、西到城東路、南至城南路、北臨余杭塘南路,規劃面積3.43平方公里,與阿里巴巴、浙江大學等比鄰而居。
該小鎮將以人工智能為特色,覆蓋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業態,集中力量招引機器人、智能可穿戴設備、無人機、虛擬/增強現實、新一代芯片設計研發等領域,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領域高精尖人才,全力打造成為具有全球頂尖水平的人工智能小鎮。
截至目前,人工智能小鎮已成為吸引人工智能人才和項目集聚的“強磁場”,開園僅一個多月,已吸引入駐國內外較高水平的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平臺15個、人工智能創新項目120個,Facebook等全球一流項目正在積極招引中。
為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小鎮建設,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管委會已經出臺《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圍繞人工智能產業孵化、加速、產業化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以及人才創業創新需求,實施全方位政策扶持。
比如,初創型企業,最高可獲得750萬元項目資助,其中,研發補助最高達600萬元,房租補助最高150萬元;成長型企業最高可獲得800萬元的項目補助。
再比如,孵化平臺最高1500萬元房租補助;優秀人才最高可獲得300萬元安家費補助,碩士、博士可享受一次性生活補貼。
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將把人工智能小鎮打造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人工智能創新研發中心,成為繼夢想小鎮之后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上的又一個“引爆點”“新地標”。
小鎮力爭三年內,集聚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創業人才超過5000名,其中海外高層次人才500名,國家級、省級千人計劃人才50名。
同時,形成一批創新創業平臺載體,三年內力爭累計搭建孵化平臺30個,組建10家以上高水平的專業研究院和企業研發中心,孵化創新創業項目達到1000個。
“打造具有人工智能行業特點的科技服務業集聚地。”這位負責人說,三年內,集中各類創業服務中介機構達到100家,基金及投資機構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000億元。
隨著之江實驗室落戶,可以預見,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將承載著浙江乃至中國的人工智能夢,廣納人才、聚集全球資源與技術,從杭州走向世界。
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力爭成為城西科創大走廊核心區
其實,夢想小鎮與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未來科技城(海創園)這一特定承載和基礎。
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是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區三級重點打造的高端人才集聚區、體制改革試驗區和自主創新示范區。
在國家實施“雙創”戰略、浙江特色小鎮建設和城西科創大走廊等重大戰略背景下,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力爭成為城西科創大走廊核心區。
截至目前,已累計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2550余名,其中“國千”115名、“省千”145名,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成為全省海外高層次人才最為密集、增長最快的人才特區。
同時,加快吸引集聚以“阿里系、浙大系、海歸系、浙商系”為代表的“新四軍”創業,同步推進“精英創業”和“大眾創業”兩個策源地建設。
在高端人才的引領下,技術、項目、資金等各類創新要素快速匯聚,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科技創新蓬勃開展、科創產業節節攀升,走出了一條跨越式發展的新路徑。
數據顯示,已累計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3200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3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9家,省級研發中心26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3家、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7家,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5支。
從產業上看,信息經濟、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科技金融四大產業快速集聚壯大,主要指標實現了超常規、超預期增長。
今年上半年,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技工貿總收入和稅收分別達到1392.9億元和15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4%和60.9%。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更新看清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的變化——
2011年到2016年,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技工貿總收入從203億元上升到2378億元,稅收從11.7億元上升到148.4億元,年均增幅分別達到63.6%和66.2%。
“創業者需要的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也不僅是資金的支持,而是一個完整的創業生態系統的支撐。”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相關負責人說,搭好平臺,整合好人才、項目、資金等要素,讓“幼苗”更好地產生“光合作用”。
而在企業成長過程中,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又針對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階段,著力打造“種子倉—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接力式產業培育鏈條,確保企業在研發、加速和產業化全過程都能夠得到空間保障和政策支持。
未來,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將對創業鏈條進行升級,加快轉變財政扶持方式,采用政府引導基金、創業基金、產業基金、貸款風險池的運作,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把創新創業各階段的資金鏈構筑好。
同時,堅持走“產城人融合發展”的建設路徑。以豐富的城市功能吸引產業集聚,以深厚的產業集聚提升城市價值,打造“三生融合、四宜兼具”的田園城市升級版。
此外,在配套建設方面將統籌推進國際醫院、國際學校、人才公寓等職住配套,加快實施地鐵、有軌電車、水上巴士、慢行系統等立體化的公共交通,努力打造國際化人才集聚的一流環境。(原標題: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打造城西科創大走廊示范核心區 包勇、陳道亮、梁潔)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紫金港科技城打造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東(10/11)
- ·全國首個5G融合示范小鎮在杭州夢想小鎮(09/30)
- ·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五鏈集成”營造新(08/26)
- ·杭州特色小鎮“開枝散葉”長三角(08/21)
- ·杭州夢想小鎮入選“第一輪全國特色小鎮(07/22)
- ·開發模式多樣化 特色小鎮打造新興產業(07/16)
- ·第一輪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 浙江3個小(07/04)
- ·杭州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未來科技數字(06/26)
- ·杭州余杭:讓“雙創”更好地燃燒夢想賦(06/24)
- ·極限創投節在杭州夢想小鎮舉行(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