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城區改造重建 勾勒未來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1/2 9:11:33
2017年7月底,《杭州市蕭山區打造體現世界名城風貌的現代化國際城區五年行動綱要》正式出臺,為蕭山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區指明方向。
當下,蕭山面臨新時代新一輪全面考驗,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必須堅定打造體現世界名城風貌的現代化國際城區的總目標,堅持實干至上、行動至上,向時代、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打造體現世界名城風貌的現代化國際城區,蕭山將圍繞現代化國際化戰略核心,堅持“全域城市化、區域一體化、城區國際化”三化聯動根本路徑,以城市化帶動現代化、促進一體化、加快國際化。
近年來,各地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到了某個階段就會出現“瓶頸”。究其原因,是無法破除對傳統經濟發展方式的路徑依賴。
如何擺脫路徑依賴?
2017年以來,蕭山開始了一次偉大的嘗試——跳出經濟抓經濟,主攻“城區改造重建、城市功能重組、產業騰空重塑”,以一流城區集聚一流產業。
“城區改造重建”率先發力。
依托浙江省“大灣區”和杭州市“擁江發展”戰略,蕭山按照“一心兩翼”(中部建設現代化城區、南部建設“杭州大花園”、東部建設一流航空都市區)格局,打響一場場攻堅戰,城區面貌日新月異,未來產業前景廣闊無限。
持續大征拆 全域城市化
2017年,蕭山大征拆接力推進,并明確以“大拆大整”促進大發展的思路,為推進城鄉協調發展、拓展城市容量和民生改善拆出更多空間。
城中村改造是改善城區環境,促進經濟轉型,提高生活品質,提升城市品位,推進城市化建設的必由之路。這既是面子問題、又是里子問題。
2017年7月,蕭山出臺新一輪的《蕭山區城中村(棚戶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在原計劃基礎上,再增加20個村,拆遷群眾2.6萬戶以上。
其實,這一被看作城市建設第一要務的征遷工作,蕭山已經持續了十余年。
2006年3月22日,寧圍街道召開征遷安置動員大會,啟動了包括慶春路過江隧道在內的七大建設項目。也就是從那一刻起,寧圍這片土地以“驚雷催蟄伏”之勢,煥發出新的生機。
時間來到2017年3月8日。寧圍街道錢江世紀城范圍內的征遷簽約工作基本完成。這既是蕭山區2017年城中村改造的第一場戰役,也是錢江世紀城范圍內征遷工作的收官之戰。這輪“征遷清零”行動,為錢江世紀城11年征遷畫上圓滿句號。
11年時間,寧圍交出一個“杭州新中心”,為這方創業熱土厚植了改革發展的新優勢,如今正朝著打造城市新中心、中央商務區、金融核心港三大目標奮力前行。
通過城中村拆遷改造,昔日的田間地頭,已經成為蕭山區“擁江發展”的新高地。蕭山,這個傳統經濟強區,找到了城市化帶來的新動力。
2017年,蕭山區借杭州全市城中村改造的東風,繼續乘勢而上,實施11個村整體改造。各街道在大征拆中,合力助推蕭山向全域城市化邁進。
坐擁6.5公里錢塘江堤岸,聞堰在歷史上素有“三江活碼頭”之稱。一條老街穿鎮而過,這里曾是聞堰老集鎮的市場、漁市交易集聚地。
在很多食客心中,蕭山聞堰江鮮有著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因為這里的江鮮不是一江之鮮,而是集三江之鮮——這里是錢塘江、浦陽江、富春江的匯合之地,其江鮮別具風味也就順理成章了。
2017年3月20日,湘湖(聞堰)城中村改造正式啟動。聞堰老街,正在悄無聲息地進行著一場蝶變式的舊城改造:保留、修繕古建筑,新建公園等配套。食客們最愛的江鮮,被規劃成了一條江鮮帶,預計以接地氣的大排檔形式回歸,江堤上的江鮮集市也會以全新面貌展現。
北干街道地處蕭山城市中心,作為蕭山城市化建設的主陣地,城中村改造既無法回避,又責無旁貸。根據蕭山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7年北干街道就永久、高田兩個社區實施城中村改造工作。
村道狹窄、環境臟亂、消防隱患大、治安管理難……這是每個城中村的詬病。北干的永久社區、高田社區也不例外。2017年5月,北干召開2017年城中村改造動員大會,全面啟動永久、高田兩個社區的城中村改造工作。這也意味著,兩個社區改造順利實施后,北干將成為蕭山區率先實現城中村“整村清零”目標的街道。
截至2017年11月中旬,蕭山大征拆工作圓滿完成既定目標任務,為全域城市化打下堅實基礎。
北干街道率先實現“整村征遷清零”;寧圍街道年度簽約農戶達3000戶以上,居蕭山全區首位;聞堰街道自加壓力,主動增加了2個村800余戶的征遷量;蕭山城投集團全力做好5個社區的城中村改造資金保障,并加快推進蜀山街道、新塘街道2個安置房項目的建設工作,打開了“邊改邊建”的良好局面。2017年,蕭山總計完成簽約11964戶,騰房11253戶,開建安置房170.9萬平方米,竣工151.8萬平方米,安置拆遷戶3370戶、8527人,簽約及騰房數均已超額完成杭州市級下達任務。不僅實現“當年啟動、當年簽約、當年拆除、當年開工建設”,還實現了當年有條件區塊土地出讓的突破,做到了“這里的拆遷靜悄悄”。
加速城鎮化 發展小城市
小城市培育是城鄉一體化浙江探索的重要一環,有力推動城鄉相向而行、協調發展。2017年上半年,蕭山區瓜瀝鎮、臨浦鎮列入浙江小城市培育試點三年(2017~2019年)行動計劃。
此次,全省入選的共有60個中心鎮,這些中心鎮將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不移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補齊自身短板,加快改革創新,強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促進轉型發展、提質發展、可持續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面對新的歷史機遇,瓜瀝鎮、臨浦鎮開啟新征程,搶抓機遇、主動作為、開拓進取、加快發展,向現代化特色小城市華麗轉身,力爭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走在全省小城市最前列。
2017年是瓜瀝第三輪省級小城市培育試點“三年行動計劃”的首戰之年,首戰即決戰。
從一個古老的集鎮發展成為一個富有現代氣息的小城市,瓜瀝一直站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順天時,享地利,倚人和,以干大事、創大業的膽識和魄力,不斷凝聚核心優勢,提升綜合實力,打造城市品牌。
2017年,瓜瀝以蕭山區委提出的堅持三大主線,推進三化聯動,打造“體現世界名城風貌的現代化國際城區”為要求,以城市核心區和臨空產業園區為建設重點,全力推動21平方公里臨空產業園“一軸兩片五區”規劃落地,以此作為提振經濟實力和推動轉型升級的主引擎,進一步實現城市、產業、社會、環境華麗轉身。
一個更美好的瓜瀝,在改革創新的奮進中引領新時代,闊步邁向新未來;一個城市功能更全、生態環境更優、人民生活更好的美麗小城,正由藍圖變為現實。
同時列入浙江小城市培育試點“三年行動計劃”的臨浦,是一個千年古鎮,自古繁華。
自唐以后,臨浦就有了集市。明清時期,挖運河、建船閘、修水壩、開渡口,商業昌盛至極,至清代,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臨浦集鎮上集聚了800多家商號,一度有“小上海”之稱。
如今,臨浦鎮作為蕭山“一心兩翼”的南翼中心,全力建設“杭州南部新門戶、浙江品質小城市”,舉全鎮之力打造杭州南部“宜居新城區”“綠色產業示范區”“城市次中心”。
2017年5月20日,臨浦小城市三年行動計劃暨“53111”工程推進大會隆重誓師,全力推進臨浦小城市三年行動計劃和重大項目建設。
臨浦小城市三年行動計劃布局市政設施、工業投資等5類投資共計95個項目,匡算總投資143.2億元。其中,2017年計劃實施的“53111”工程,包括臨北等5個征遷區塊,碧桂園等3個房產項目,深圳德富萊、陽田農業等10個產業項目,安置房等10個政府投資項目以及一個“一帶一路”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97.97億元,當年完成投資40億元。
小城市在變,小城鎮也在變。小城鎮是城鄉一體化發展中“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的戰略節點。從2017年開始,蕭山區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定了一個三年行動的總體目標。
未來三年,蕭山要全面完成全區21個鎮街的環境綜合整治,使全區鎮街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服務功能持續增強,管理水平顯著提高,街容鎮貌大為改觀,鄉風民風更加文明、社會公認度不斷提升。
2017年1月起,蕭山區21個鄉鎮陸續進入“變臉”時間:從清理“蜘蛛網”、改造立面、挖掘文化“靈魂”等多方面,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戴村、河上、聞堰等首批創建的鎮街率先發布展示圖,一些看得見的變化,悄然發生。
河上鎮井泉街經歷百年風霜的洗禮之后,開始了一場有機更新。為了這次整治,河上鎮請來中國美院風景建筑設計研究總院專家“把脈”,通過立面整治、墻體修復、舊瓦換新瓦、青石板鋪地、房屋維修加固等方式,讓井泉街重新煥發活力。這里致力于還原百年老街古韻風貌,重現百年前繁華盛景,連通文化旅游資源,引入民宿、咖啡館和非遺手工藝等高規格新業態,使綜合整治成為造福于民的實事工程。
戴村鎮2017年建成開放的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標準路段,全長約3公里,設有“一心四景”,上下山路段均采用天然石塊鋪設,使道路風格保持“原生態”。事實上,戴村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總長有80公里,其中,主線50公里,輔線30公里。該健身步道圍繞云石群山綿延而上,由一條主線、若干條支線和下撤點組成,整體線路呈荷葉狀。這條健身步道成為了戴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最強招牌。
衙前鎮對于歷史文化向來重視,借力小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該鎮把老街的改造列入其中。站在官河邊上向東望去,白墻黛瓦,木質門窗,老街還是原來的老街,只是白墻換新了,木質門窗也不再是原先的破敗模樣,而是原汁原味加以翻新。穿過古橋,時鐘仿佛撥回到從前,時光的交錯和“換新顏”的建筑交織出別樣的老街風味。
……
蕭山的小城鎮,成為人們向往的幸福家園。
劍指國際化 騰戰略空間
2017年,有個新詞開始躍入視野:蕭山機場大道經濟帶。這里是蕭山城區改造重建的新陣地、新舞臺,也是蕭山國際化的新載體、新天地。
機場大道經濟帶的構想出自《蕭山打造體現世界名城風貌的現代化國際城區五年行動綱要》。那么,機場大道經濟帶是什么意思呢?
顧名思義,機場大道經濟帶是一個狹長形的經濟區域,特點是它的長度。目前,機場快速路是19.55公里,根據杭州市迎亞運保暢通快速路網建設四年攻堅行動計劃(2017~2020年)任務分解表,機場快速路未來可能還要東伸,連通大江東。所以,機場大道經濟帶未來將延伸到20余公里。
2017年7月26日,機場路(機場城市大道)沿線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征集啟動儀式在杭州市規劃局蕭山規劃分局舉行。本次城市設計要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以城市國際化的視角進行展望,從長江三角洲地區世界級城市群南翼的國際門戶目標出發,著眼于杭州世界名城和臨空經濟發展要求,引導機場路(機場城市大道)沿線城市功能和形態塑造。以更積極的姿態、更寬廣的胸襟、更明晰的思路、更恢弘的手筆、更務實的舉措,整合城市空間、提升國際功能、彰顯別樣精彩、帶動發展轉型,實現從“省門第一路”向“國際化門戶走廊”的超越性提升。
機場大道經濟帶這個概念的橫空出世,是有現實基礎的。
機場大道經濟帶東端,是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以及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西端,是錢江世紀城以及奧體博覽城。一個在打造航空都市區,另一個在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這兩個區域,是未來數年內蕭山乃至整個杭州發展極具想象力的地方。所以,謀劃一條“線”將其串聯,是蕭山產業集聚發展的不二選擇。而機場大道經濟帶,就是這道“橋梁”。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雖然機場大道經濟帶城市設計要在2018年拿出來,但沿線的幾個街道,都在如新街一樣,爭先騰挪空間,寧圍、瓜瀝、南陽等鎮街和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都希望抓住這一重大發展機遇。
西端的錢江世紀城勇立潮頭。
在機場大道經濟帶征遷上的想象,蕭山寧圍率先實現。機場大道經濟帶西端,寧圍這一場轟轟烈烈的征遷已經進行11年,征遷交出了錢江世紀城、交出了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未來還要交出亞運會配套場館。這些城中村的改造,反推項目的落地建設,良性互動不斷發生,優化著蕭山國際城區的城市布局。
據納稅數據顯示,寶盛世紀中心累計稅額已超2億元,成為錢江世紀城區域內第一座稅收“億元樓”。值得期待的是,除了寶盛世紀中心,江寧大廈、農業大廈、保億中心3幢商務樓宇的累計稅額也均超過9千萬元,預計在年底都可突破億元大關。作為G20杭州峰會主會場所在地,這里以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上演了一出“以城市轉型帶動經濟轉型、社會轉型”的大戲。
東端的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蒸蒸日上。
在機場大道經濟帶之前,與機場、經濟發生關聯的另一個重大事件,是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獲批。2017年5月,作為浙江唯一的創建對象,蕭山一片面積達142.7平方公里的土地,成功入圍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
機場大多分布在城市邊緣,地理上的邊緣,往往也是經濟發展上的邊緣。在過去,機場經濟或臨空經濟,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如今,機場早已不單單限于空港概念,而是全球生產和商業活動的重要節點,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不斷吸引著眾多相關行業聚集于此。自2017年以來,全國臨空經濟示范區批復速度在加快,至今已有10余個——對機場經濟的重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鋪陳開來。
雖然臨空經濟的競爭日益劇烈,卻鮮有城市打造機場大道經濟帶。蕭山拿下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后,又規劃機場大道經濟帶,實際上是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搶占未來產業國際化的制高點。
除了“經濟”意義,這條大道未來也將成為杭州之窗,向世界展示杭州的形象。
《杭州市蕭山區打造體現世界名城風貌的現代化國際城區五年行動綱要》提到,要打造機場路兩側綠廊。所以,這條機場大道給人更大的想象空間,包括城建、產業等。
這里的未來還要如何“變臉”?有學者提出,作為以路串起的新型城市帶,機場大道經濟帶既應該展示浙江的形象,又應該是體現杭州城市特色的風情線,體現現代都市生活、高效服務的人文區域,體現城市良好自然生態環境的片區,成為“多彩廊道、活力都市、生態片區”的“省門第一路”,為杭州舉辦2022年亞運會增光添彩。
按照蕭山的部署,機場大道經濟帶城市設計將在2018年完成。機場大道經濟帶構想的提出,給杭州、蕭山甚至是整個錢塘江南岸區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想象空間。這條路,或將成為蕭山借助城區改造重建走向國際化的“黃金大道”。(原標題:蕭山:城區改造重建 勾勒未來 記者:呂耀明、蔡卡特)
返回頂部- 責編:8010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房地產迎來“二次機遇”? 未來大約100(04/15)
- ·12月杭州寫字樓市場成交量及CBD城建動(12/28)
- ·10月杭州寫字樓及城市建設動態報道(11/02)
- ·寧波新型城市化進程連上新臺階(11/25)
- ·鄞州打造公共文化“夢之區”(11/20)
- ·2012年寧波經濟預計增長了8%(01/11)
- ·寧波市將建北環和環城南路兩快速路(08/17)
- ·寧波大榭第二大橋建設已完成總投資的近(07/20)
- ·寧波軌道交通東門口站雛形初現(07/15)
- ·寧波市2011年中心城住房建設目標擬定(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