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臨平新城:城有“城品” 崛起的杭州時尚創新高地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11/21 9:37:05
1978年,改革開放的大潮初起。
經歷了40年的實踐,那些具有豐厚歷史積淀,因一產而興、一業而旺的城市,煥發了勃勃生機;在科技與創新的有力支撐中,不僅誕生了新的機遇,也讓傳統優勢產業走得更遠,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在這之中,有一座城市不得不提,那就是——臨平新城。
如同施展了魔法般,從一片阡陌從橫的原生態田野,到成為余杭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再到支撐起中國時尚版圖中的“杭州板塊”,臨平新城奇跡般崛起,綻放出奪目光彩。
以“時尚”之名,與世界對話
定位“時尚”產業,對于臨平新城而言,是順理成章的。
緊鄰杭州新四季青、喬司服裝加工區,與海寧皮革城咫尺之遙,臨平新城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和服裝產業優勢,將時尚、藝術、創新融入傳統中,用“時尚”重構傳統服裝行業,賦予其新生命。
踩準了時代發展的節拍,2015年,藝尚小鎮應運而生,并逐漸由內而外、由點及面地撬動起整個杭州時尚產業板塊的有機更新。
布局文化、藝術、歷史、瑞麗四大時尚街區,高標準建設運營文化藝術中心、國際秀場,建成東湖綠道等配套……短短三年,曾經的浩淼灘涂華麗轉身,成為中國服裝行業“十三五”創新示范基地、中國服裝·杭州峰會及亞洲時尚聯合會中國大會的永久會址。
如今熠熠生輝的藝尚小鎮已被正式命名為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累計完成投資80.57億元,實現營收148億元、稅收9.35億元,引進創新型服裝區域總部31家、時尚類企業405家,奔競在特色小鎮建設的潮頭。
可以說,現在的臨平新城,用藝尚小鎮奠定了“東方米蘭”的時尚先鋒地位,成為杭州時尚文化世界窗口,正與世界對話。
今年以來,臨平新城陸續招引了全球設計師集成平臺D2C、國內最大互聯網娛樂人才服務平臺“美空網”等一批平臺型第三方服務企業,將時尚產業中的各環節進一步串珠成鏈,實現與國外資源的互聯互通,以期引領國際時尚產業發展新方向。
“要在國際時尚舞臺上獲得更多話語權,光有平臺還不夠。”臨平新城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更好聯通國內外時尚產業的交流溝通,臨平新城以藝尚小鎮為依托,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成功舉辦了亞洲時尚聯合會中國大會、中國服裝杭州峰會等重大活動,累計接待來自美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韓國、墨西哥、南非等40余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國各地的18000余時尚從業者。
今年8月,藝尚小鎮啟動建設中國服裝設計師南方培訓中心,整合國際時尚學院、國內服裝高校力量,集聚全國知名、新銳設計師資源,共建時尚產業人才培養合作基地。同時,先后引進亞洲設計師中國基地、港澳青年實習創業基地、韓國3D服裝設計總部等一批平臺,打造國內外設計師交流學習實踐的大本營。
“立足自身區位、創新數字經濟優勢,我們要發揮出強大的產業、人才、文化聚合效應。”臨平新城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臨平新城還將主動對接駐滬國際時尚資源,深挖上海“金礦”,加快中國服裝科技創新研究院、服裝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促進服裝、時尚產業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
向空間要效益,打造科技型樓宇
站在西子國際的32樓,從這里看迎賓路,是一個絕佳的視覺。對面,美萊國際與其遙遙相望,路口車水馬龍……這里,是年初進駐臨平新城的亨石加速器,而32樓一整層,就是亨石加速器正大力培育的項目——浙江大境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辦公場所。
“建設數據整體應用解決方案是這家公司的主要產品,運用IT+IOT+可視結構化數據庫+建筑行業邏輯算法的技術手段,為建設業主提供全新數字建造帶來顛覆性的用戶體驗。”在亨石加速器創始合伙人張晶看來,大境筑是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初創型產業互聯網項目。
“像這樣的企業,他們更需要的是資源。”張晶說:“加速器就是他們的‘企業管家’,利用樓宇空間、完善全產業鏈服務體系、對接產業及資本等資源,我們為企業營造信息暢通、資源多樣化的賦能平臺,提供技術、財稅、戰略、法務、政策等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務。”
在亨石加速器的“牽線搭橋”下,大境筑與中科院、清華大學技術團隊達成意向合作,為快速發展做好技術人員儲備工作,預計全年營業收入將達3000萬元。
除了大境筑項目,亨石加速器這位“企業管家”還“管著”優路科技等27家產業互聯網、文創創意等領域的優質成長企業。“加速器一期約6000平方米,目前項目進駐率已達90%以上。”張晶說,亨石加速器二期位于IFC,面積約3600平方米,將于12月正式啟動,“我們正在談5個符合臨平新城產業導向項目,計劃將其引導進駐加速器二期。”
以給企業成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鏈為起點,重點打造優質的的賦能平臺,依托亨石投資落腳于基金支持,落腳于基金投資,亨石加速器以“企業管家”的身份構建“基金+服務”的新型孵化模式,也正是臨平新城實施大孵化器戰略,打造全域創新的現代化科技新城的重要實踐。
如今,放眼整座新城,從迎賓路上的西子大樓、IFC互聯網金融中心、商會大廈,到南大街的時代一號樓、理想國際大廈、八方杰座、南苑發展大廈,再到永安大廈、金鑫大廈、深川大廈、藝尚中心一期8號樓、新遠大廈等,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集聚著越來越多的信息流、資金流,研發中心、運營中心……
向“空中”要資源、向“高度”要效益,臨平新城要生動詮釋樓宇經濟發展的升級變化:
以迎賓路沿線和東湖周邊為重點,以引進、發展產業互聯網、科技時尚產業樓宇、企業總部為目標,努力打造研發創新與新興產業一體發展、高科技產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創新型經濟新引擎;
圍繞數字經濟、文化創意、生產型服務業,啟動建設浙商科創總部園區、數字經濟產業孵化園等引領項目,將九喬國際數字商貿城打造為科技創新的引領地、文創發展的示范地、浙商總部的集聚地,成為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的重要節點;
強化政府主導,加大對已建成優質樓宇空間的返租力度,核心區19幢樓宇在今年已租5萬平方米的基礎上再新增政府主導樓宇,引進產業互聯網科創加速器,推進創新型產業培育……
可以說,筑就余杭創新經濟新高地,臨平新城正大力發展以科創、文創為核心,以要素創新為動力,以“孵化器—加速器——總部基地”為路徑的創新型經濟,不斷釋放產業先鋒動能,引發的“創變”潮流風頭正勁。
厚植人才沃土,旖旎了一座城
一座城市讓人駐足的原因,也許是美食,也許是夜色,也許是其他。但當一個人決心留下來時,觸動他的,更多的是對這座城市的情感。
隨著時尚產業的有效導入,臨平新城高辨識度地鋪就了城市的發展底色,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為時尚夢想筑巢。
慢慢的,臨平新城也成為了一座自帶“人才流量”的城市。
目前,新城已引進高層次人才48人、院士級領軍人才2人,擁有國內外頂尖設計師24名,其中金頂獎設計師5名、中國十佳設計師13名,時尚設計人才總量位居中國同類園區首位。
關于人才集聚,臨平新城的取勝之道就在于人才工作的平臺、環境和政策形成的良好口碑效應和強烈的人才磁場引力效應。
2017年,余杭推出人才新政十條。以此為基礎,臨平新城結合藝尚小鎮實際情況,按照資格條件、享受權益、文件依據等要素,形成了100多條產業與人才政策匯編要點,同步編制了簡版說明書,并相繼推出了1.1萬平方米的人才公寓。
校鎮聯動也為臨平新城輸入了時尚力量。與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理工大學等達成長期合作,現已掛牌成立5個創業實踐和孵化基地,吸引了600余名原創設計師。同時,新城還建立了知識產權保護平臺,保護設計成果及合法權益,為設計師營造安心的創作環境。
此外,不斷完善的城市配套設施,也拉開了臨平新城的骨架。
迎賓路沿線余之城、銀泰城、歡樂城三大綜合體陸續開業,涵蓋餐飲、零售、文化、娛樂等多種業態,為市民宜居生活注入精彩;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杭州橄欖樹學校、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余杭分院等一批高品質配套緊跟,為城市綜合實力增添亮眼底色;完成道路126條450公里、綠道18公里、綠地50萬平方米建設,建成東湖綠道、夜景亮點工程,提升城市“顏值”……
臨平新城的建設者們認為,在這里,生活與城市建設必須相得益彰,“非常全球化,又非常本土化,像是斑斕的調色板,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
接下來,臨平新城將圍繞點軸狀圈層式開發,著力打造西區塊新中心、新引擎;同步“三路一環”通車,打通產業互動、要素互通的主動脈,全面完成迎賓路整治,打造產城融合的門戶大道;高品質推進翁梅公園等特色主題公園建設,加快成型10分鐘綠地公園圈……
人有人品,城有“城品”。今天的臨平新城,不僅保存了那些精致、和緩、溫文爾雅的精神,又不斷生長、融合、突破,形成了獨有的城市美學。傳統產業的厚重底蘊與時尚前沿的創新精神,讓這座城市在經濟發展與“詩意存在”之間找到平衡,以更好、更新的姿態迎接著八方來客,續寫著更為動人的新篇章。
(原標題:臨平新城:城有“城品”,崛起的杭州時尚創新高地 文:白赟、虞倩)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臨平新城:打造接軌上海橋頭堡 爭當(09/29)
- ·寧波白鶴街道催發“老樓新生” 一幢幢(09/26)
- ·寧波白鶴街道以“老樓新生”探索樓宇經(09/26)
- ·寧波鄞州區商務局“盯牢盯實” 樓宇整(09/24)
- ·杭州余杭南苑街道:從城郊到東部核心的(09/24)
- ·杭州臨平新城以“三服務”精準攬人才(09/23)
- ·杭州余杭倉前:在創新發展之路上華麗蛻(09/20)
- ·把脈新趨勢 JWK舉辦樓宇經濟行業論壇(09/19)
- ·西湖區樓宇經濟領跑杭州 樓宇吸金創新(09/12)
- ·杭州北干街道:創新引領建設 全力打造深(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