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蕭山科技為引擎 驅動“數字經濟”一號工程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12/10 11:18:30
近年來,全區創新活力得到了進一步激發,蕭山科技工作主要指標、綜合實力穩步提升。今年,根據區委區政府“14X”產業發展規劃和“4286”重點產業載體建設部署,區科技局積極牽頭謀劃,推進風情科創走廊建設,全力實施高企培育三年行動計劃,“科技”這一引擎正為蕭山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加快轉型升級提供強勁動力。
直播訪談期間,沈文珍就創新載體建設、國高企培育、研發投入補助、創新環境優化等熱點問題,與網友一一進行了互動交流。
聚焦創新平臺 推進重點產業載體建設
謀劃推進“4286”重點產業載體
網友:作為制造業強區的蕭山,在科技創新載體建設方面有怎樣的新動作?
沈文珍:作為制造業強區,蕭山正處于轉型升級攻堅期和新舊動能轉換期,我們也非常重視科創載體建設和科創產業發展。目前正按照“14X”總體布局,以“兩帶兩廊”為軸線,整合資源聚焦建設“4286”重點產業載體。
“兩帶兩廊”中,由我們科技局牽頭負責的是風情科創走廊,以風情大道為核心軸線,以“一中心三小鎮一園區”為發展重點,通過整合空間資源,規劃新建一批重點科創載體,圍繞新興產業的研發、孵化、加速等核心功能,集聚教育、科技、人才等創新創業資源,實現產·創·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科創平臺。“一中心”即風情科創中心,“三小鎮”即信息港小鎮、湘湖金融小鎮、國際健康小鎮,“一園區”即杭州精密制造產業園。
繼續抓好科創園、孵化器建設培育
網友:在科創園建設“253”計劃結束之后,對科創園、孵化器建設有什么新的舉措和政策變化?
沈文珍:科創園建設“253”計劃結束之后,我們實施了新一輪科創園培育計劃,主要通過推進“兩帶兩廊”和“4286”重點產業載體建設,特別是圍繞風情科創走廊,新建一批重點科創園,并對原有的科創園進行整合提升。
在科創園政策上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變化,一是對科創園及入駐企業實行分類支持。列入區級重點科創園的,每年給予創建主體最高200萬元的資助。重點科創園新引進的重大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資助,對非重點科創園實施績效資助,對新認定為國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的資助。二是改變先創建再認定的模式,符合條件的園區可以直接認定。三是企業培育目標由以前的區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為主,轉變為培育國家高企、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市級高企和市區兩級的科技型初創企業為主,明年起取消區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認定。
聚焦創新主體 助推科技型企業發展
大力培育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
網友:我區國家高企的數量在全市處在什么樣的位置?我區對國高企培育有什么樣的措施?
沈文珍:我區今年新認定國高企117家,比2017年新認定數翻了一番,全區有效期內國高企將達到390家。新認定數和高企總數在杭州各個區(縣市)處于第二梯隊,與濱江、余杭尚有一定差距,需進一步加大培育力度。為此,我區專門制定出臺了《蕭山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培育發展國高企為核心,加大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力度,促進產業向高新化發展。具體舉措有加快載體建設,通過爭創浙江省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推進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蕭山片區、蕭山省級高新區的建設,優化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環境;注重梯隊培育,從知識產權、研發費等條件進行認真篩選,建立高企培育庫,重點做好培訓輔導等服務工作;強化精準服務,扎實開展高企認定培訓,為廣大企業提供技術和財務方面的申報指導,組織專家對企業一對一輔導,提高企業的申報質量和成功率。
鼓勵科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網友:政府在科技企業研發投入方面有沒有扶持政策?
沈文珍:目前,除了由稅務部門牽頭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外,科技部門也以多種方式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為此,我們還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按政策要求,對已經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且研發費用較上年增長的企業,根據“主營業務收入、研發費用、研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等指標分成大中小三組,然后按研發費用的總額、占比、增長等進行綜合評價,擇優選取不超過60家企業,分別按政策規定進行資助,單個企業資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多措并舉 緩解科技企業“貸款難”、“貸款貴”
網友:科技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經常遇到“貸款難”和“貸款貴”,想了解這方面有哪些支持措施?
沈文珍:我區從2013年開展省級科技和金融結合示范區建設以來,積極探索,堅持直接資助和間接資助相結合,堅持科技貸款和科技保險“兩條腿”走路。在信貸扶持政策上,突出差別化服務,從緩解科技企業“貸款難”出發,進一步完善《科技企業風險池基金管理辦法》;從緩解科技企業“貸款貴”出發,制定《科技貸款補貼管理辦法》。在保險扶持政策上,注重雙層級引導,從樹立分散風險意識和關心關愛科技研發人才出發,制定《科技保險補貼管理辦法》。目前,科技貸款的發放額由第一年的2.28億元增加到2018年上半年的16.61億元,惠及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由40戶增加到211戶;科技企業保險額度達4.74億元,另有53家科技企業的205名關鍵研發人員免費獲得團體意外傷害保險。
聚焦創新生態 不斷優化科技服務
企業扶持政策 助力科技型企業發展
網友: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主要有哪些扶持政策?
沈文珍:經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目前扶持政策最好、含金量最高的一塊牌子,認定有效期為三年。有效期內的國高企主要可以享受四個方面的扶持:一是所得稅率由25%降至15%;二是研發費用按175%稅前加計扣除;三是2018-2020年申報并通過省科技廳專家評審(不含重新認定)可獲得財政補助20萬元,獲得科技部國高企申報認定(不含重新認定)再獲得財政獎勵40萬元;四是對有效期內的國高企年度“畝產效益”綜合評價結果,在B、C、D類的初評結果基礎上提升一檔。
科技型初創企業的扶持政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認定的區科技型初創企業,三年內按其對區財政貢獻(含個人所得稅形成的區財政貢獻)的100%給予資助。對新認定的市級科技型初創企業,按上級因素分配資金以及企業的年度研發投入按比例進行資助。二是已通過蕭山區科技型初創企業或杭州市科技型初創企業認定,且注冊或引進時間在5年內(集成電路或生物醫藥企業為7年內)的企業,在執行科技創新扶持政策時可不以其對區財政貢獻總額為限。
大力扶助初創企業、創客團隊
網友:對于還不夠條件認定為科技型企業的初創企業,有沒有普惠性的科技政策?
沈文珍:為了降低企業創新創業成本,我們在2015年就出臺了科技創新券政策。創新券是政府向企業、創客團隊無償發放的,企業和創客團隊可以拿著創新券向各類機構購買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產品設計、技術培訓等技術創新全過程中所需要的科技服務。
為讓更多企業和創客團隊享受到科技創新券政策,今年我們對其進行了比較大的修訂,在支持范圍和支持力度上都有了較大的變化。我們對技術服務和技術咨詢按合同金額資助50%,技術開發和技術轉讓按合同金額資助15%。每個企業最高一年資助20萬元,每個創客團隊最高一年資助5萬元。
產學研合作 為企業增強創新能力
網友:對于企業跟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合作,有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
沈文珍:開展產學研合作能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研發中的技術難題,提升創新能力。我們每年都會以“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開展一些產學研對接活動,努力促成區內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合作,也有相應的政策進行支持。比如,區內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科技合作,簽訂技術轉讓(或開發)合同,簽約后一年內、單個項目實際支付額超過20萬元(含)的有相應資助,其中通過成果競價拍賣成交的合作項目按實際支付部分的20%給予資助,其他合作項目按實際支付部分的15%給予資助,單個企業資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合同金額50萬元以上的還可以享受省市相關的政策。
創新創業活動 為蕭山注入創新活力
網友:首屆杭州蕭山創新創業大賽之后項目落地情況怎么樣?接下來還有哪些舉措營造創新氛圍?
沈文珍:創新創業賽事活動的舉辦,能為蕭山匯聚創新資源,吸納優秀人才。去年我區首屆創新創業大賽舉辦后,目前已有辰漢智能、慧芯智識等5個獲獎項目落戶我區并且發展勢頭良好。今年我區舉辦了“創青春”浙江省第十一屆“挑戰杯·蕭山”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實踐挑戰賽、2018中國增材制造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其中增材制造創新創業大賽中入圍半決賽的22個項目中已有部分在洽談落地事宜。接下來,區科技局也將進一步拓展辦賽渠道,鼓勵和支持全區各平臺、園區聯合社會各界力量,舉辦多層次、多領域的創新創業賽事活動,特別是要舉辦一些面向數字經濟領域企業和項目的專業性路演活動。
(原標題:科技為引擎 驅動“數字經濟”一號工程 記者:楊圓圓、王俞楠)
返回頂部- 責編:8006
- 瀏覽:
- 來源:蕭山日報
相關閱讀:
- ·未來一半數字經濟“新物種”和杭州有關(09/29)
- ·嘉興桐鄉市數字經濟小鎮正式開園(09/27)
- ·云計算為杭州數字經濟搭了一座橋(09/26)
- ·數字經濟點亮杭州西湖未來 全力打造“(09/26)
-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 杭州下城區組建“數(09/26)
- ·杭州拱墅區:領航宜居宜業大城北(09/24)
- ·高度重視齊心合力全力以赴加快推進杭州(09/24)
- ·嘉興桐鄉經濟開發區:數字經濟小鎮將于(09/24)
- ·2019長三角數字經濟指數發布:杭州第一(09/24)
- ·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