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江干區向城而生、擁江發展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12/26 9:29:10
錢塘江畔正在經歷著最大規模的城中村改造,一個向城而生的江干已然被重新建構。
時間倒流,兩年前。無論是秋石高架兩側,或者杭海路沿途,你或許會驚異于錯落在高樓大廈中間的城市鄉村,更隱藏著多年積累、無序生長的違法搭建,以超合理的人流量存在。
兩年后,沿江東下,村去城來。一片片騰空待建土地整理而出,一條條交通大道聯片成網,一座座城市公園、公建配套應運而生,一個個城市符號和地標建筑也在錢塘江畔的灘涂之地拔地而起——或是構成天際線的企業總部大樓,或是設計感十足的標志性建筑,或是賞心悅目、令人愉悅的休閑好去處——成為崛起中的江干,擁江發展、向城而生最真實的回響。
全域住戶全清零、村屬企業全清零、市場清退過半……城中村改造,盡顯江干速度。
好消息不斷傳來
截至今年11月,江干區已完成住戶丈量、簽約4153戶、拆除3546戶;已完成企業丈量、簽約318家、拆除273家;完成安置1508戶。“其中五福社區,也成為今年主城區第一個全面清零社區。而且主城區住戶征遷簽約數,江干排名第一,完成率156%。”江干區城改辦專職副主任吳月華說。
去年曬出的成績單,同樣耀眼:2017年,江干共完成了簽約7109戶、拆除6913戶,完成278家企業的征收工作,交地5365畝,征遷(收購)住戶完成了三年攻堅計劃征遷任務77%,全年征遷數量超過“十二五”期間總和,并首創“簽約、騰空、拆房”三同步征收模式。
向城而生,是前進中的江干不變的內在發展基因,并且不斷演繹繁華。破立之間,亦是打通城市發展的“任督二脈”,給江干帶來更大的物理發展空間的同時,試圖釋放更大化學效應的全新探索。
為“灣區之芯”騰空間
行業巨頭落子江干,阿里體育浙江分公司負責人章輝說,他們看中的不僅是政府“有求必應、隨叫隨到”的“保姆式”服務,更是高標準謀劃建設灣區之芯的遠見卓識。
灣區之芯在哪?作為全域“擁江發展”的主戰場,江干早早給自己定下了目標:未來錢塘江北岸以錢江新城核心區、江河匯項目及錢江新城二期為主的12.7平方公里沿江區域,一個獨一無二的國際新地標將出現在世人面前——在這片熱土上,江干區有深謀遠慮——謀劃建設大灣區“灣區之芯”,成為世界級企業總部集聚地,打造浙江省大灣區建設先行區、樣板區、示范區。
地,又從哪里來?錢江新城二期沿江區塊,同樣是主城區僅剩的沿江未開發地塊,城中村改造如今已近尾聲。
從2017年起,江干為打造大錢江新城建設的“點睛之筆”、世界名城建設的“典范之作”,啟動了“六社聯動”整體征收工作——涉及彭埠街道五堡、六堡、七堡、紅五月四個社區和九堡街道牛田、蠶桑兩個社區近萬家經營戶,戶籍人口超過1萬人,占全區全年征收總量的50%以上。
為擁江發展騰空間,為美好將來譜新篇。來看一組數字:在經歷“鳳凰涅槃”般的蛻變后,錢江新城二期可開發建設面積達7.65平方公里,可出讓土地約2703畝,同步配建超過40萬平方米地下空間,將成為杭州高端產業發展空間承載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未來同樣令人振奮。根據規劃,錢江新城二期要建一座“隱形城市”——地下將全部打通,形成集地下公共空間、地下基礎設施及地下交通于一體的地下綜合利用體系,除了坐地鐵,全程可步行。也就是說,將來整個杭州的江北可以形成一條數十公里長的沿江景觀帶,江北沿江的綠化慢行系統里甚至可以跑“半馬”,成為杭州的“外灘”。
錢江新城城東新城串珠成鏈
從一片江邊灘涂,到矗立著81幢高樓,聚集著6200余家企業,每天有7萬人在這里工作,如今的錢江新城動輒被網友拿來與“陸家嘴”“曼哈頓”相比較。
再看城東新城。隨著亞洲最大鐵路樞紐之一的杭州火車東站正式投入使用,杭州正式邁入“高鐵時代”。交通貫穿城市的血脈,新東站的啟用,不僅為城東新城帶來更集聚的人流、更豐富的就業崗位,還有更多元的文化以及更文明的生活。
兩座新城之間,五福、皋塘、范家……這些藏匿于都市中星星點點的小村落,無一例外,被城市化進程挾裹向前。
嫁到五福村30年,符定妹眼看著它“一天天長高”——它曾是江干區首批“億元村”,但是隨著一個又一個城中村的拆遷改造,一個又一個新商業中心的崛起,這些歷史已漸漸被人們淡忘。
再看皋塘,位置不差,就在艮山西路新塘路交叉口的北面。再往北走,就是杭州火車東站。它算得上是江干區彭埠街道城市化啟動最早的區域,今年成了整個街道唯一一個尚未征收的社區。
還有邊上的范家社區,它的城市化不算晚。上世紀80年代,村民們就響應政策,完成了“農轉居”的身份轉變。方大姐說,剛剛搬進四層小樓的時候,她是別人羨慕的“城里人”。眼看城市發展,曾經的“時髦洋房”也已過時。
“鎖喉”兩大新城,城中村改造讓江干串珠成鏈。未來,這一區塊要依托城市門戶的天然優勢和京杭大運河、麥廟港的景觀資源,打造城東新城中軸線,真正實現門戶區域的活力。
地處運河灣區的皋塘社區,未來將成為杭州最具活力的城市濱水區,形成商務辦公、濱水商業、展覽會議、文化休閑等功能區塊,運河南側和麥苗港西側將以居住和社區商業為主,提升河道沿岸綠化和景觀,讓居民更舒適地享受休閑空間。
與此同時,彭埠高速收費站計劃外移,通過對滬杭高速提升改造,實現區域全互通,讓城東新城、錢江新城、艮北新城真正融合。
打通運河最后一公里
杭州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江干區也在加快城市整體提升和高標準建設美麗城市。由村向城,大力建設具有詩畫江南韻味的美麗城鄉,正是江干區城市化的實踐路徑之一。
向城而生的城中村改造,在江干處處開花。今年夏天,在閘弄口區塊住了30多年的鐘悅平,搬家了。68歲的他,從一開始的閘弄口新村29幢到現在的秋濤北路339號,“心中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喜悅,期待未來這片區域的變化。”
作為一個農居混雜區塊,閘弄口區塊人員復雜、安全隱患不少。更重要的是,很多基礎設施已經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這邊道路建造年代比較久,市政基礎設施嚴重落后,缺乏最基本的排污、排水設施。一旦雨下得大一點,經常會出現道路被淹、無法前行的問題。”社區書記樓浙紅說。
除了改善民生,閘弄口區塊的征遷還有另一個重要意義,因為這是打通運河最后一公里的首戰。
很多人喜歡沿著運河兩岸的游步道散步,沿途美景賞心悅目。然而,如果你沿著游步道走到了運河閘弄口區塊,就會發現,游步道在這里竟戛然而止了。因為這里依然是一片老城區、城中村,游步道變成了零零散散的片段。
隨著閘弄口區塊征遷的啟動,以及之后杭州東站周邊皋塘社區的整體征收,運河游步道最后一公里將被全面打通。也就是說,未來數年之后,你將可以沿著運河游步道從拱宸橋一路走到三堡船閘。
擘畫藍圖定方向,久久為功立潮頭。不把城中村帶入“十四五”,江干人正在打一場城中村改造的攻堅戰,決戰之際,他們有信心,有實力,要高標準、高質量打贏這場收官之仗。
(原標題:破立之間打通“任督二脈” 記者:孫鑰 通訊員:金慧)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錢江新城二期連堡豐城項目開工(09/25)
- ·杭州城建發展集團、安居房產聯袂打造云(05/09)
- ·金華信息經濟產業園一期即將竣工(04/19)
- ·紹興酒店民宿瞄準“非宿業務” 改做寫(03/12)
- ·杭州武林商圈旁又要多一個商務綜合體(01/28)
- ·杭州臨平新城將新增2座百米高樓(10/12)
- ·錢江新城二期40萬方地下“隱形城市” (07/13)
- ·杭州錢江新城二期要建超40萬平方米的地(07/10)
- ·錢江新城二期 從城市“洼地”到“高地(05/09)
- ·杭州五堡建國際交流中心 七堡變身成國(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