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鐵3號線沿線用地控制規劃獲批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4/22 8:35:56
記者19日從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地鐵3號線沿線用地控制規劃已獲市政府批復,這意味著地鐵3號線站點周邊用地功能布局基本確定,地鐵3號線建設將全面提速。
“本次規劃將軌道交通沿線用地控制開發與杭州城市發展緊密聯系,范圍包括地鐵3號線一期建設線路沿線50米及各站點周邊約200米的用地。具體為文一西路站-星橋路站和支線小和山站-百家園站(不含),共涉及站點35個、停車場1處、車輛段1處。”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緊跟國際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趨勢,充分借鑒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先進經驗,并結合杭州城市特點,通過引導地鐵站點建設與地上建筑開發、地下空間利用、地面交通銜接一體化,力求實現軌道交通與城市空間發展一體化的目標。
區分5種地鐵站點類型,站點設置與周邊城市空間有機融合
翻開地鐵3號線的線路圖,可以看到整條線路呈“Y”線運營,主線為未來科技城的文一西路站至臨平星橋站,全長43.8公里,支線為小和山站至百家園站,全長8.4公里。作為杭州主要客流走廊之上的骨干線,3號線的建設將加強杭州城市西面及東北面與市中心的聯系。
“3號線全線有26個站點位于主城區,9個位于余杭區。考慮到不同的站點所處位置、功能側重均不相同,本輪規劃將站點劃分為城市樞紐站、城市中心站、副城中心站、片區中心站、外圍一般站五種類型。”規劃編制團隊負責人介紹,如兼顧西溪濕地游客和汽車西站出行服務的城市西站,定位為城市樞紐站;進入西湖景區的首座地鐵站的松木場站,定義為城市中心站;下城區新天地板塊東新東路站,為副城中心站;緊鄰運河文化遺址及大兜路歷史街區的香積寺路站,為片區中心站;服務于周邊翡翠城及其他居住小區的高教路站,為外圍一般站。
對不同類型的站點,規劃進行了區分引導,“如城市西站等城市樞紐站,規劃特別注重引導站點出口與汽車西站及公共換乘站點的銜接,武林廣場等城市中心站則側重與周邊商業氛圍進行融合打造。”規劃編制負責人說,無論是哪一類站點,規劃都特別重視將地鐵站點與周邊建筑物進行有機嵌入與融合,而不是孤立設置,規劃同時結合站點周圍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引導車站通道內構筑更豐富、便利的商業空間。
強化“地鐵+物業”及“TOD”概念普及
自楊柳郡、萬象城等“地鐵+物業”項目利用軌道交通的便利性,大大提升了自身及周邊物業的價值,成為全國爭相效仿的“杭州樣本”,地鐵上蓋物業模式正逐漸深入人心。此次3號線用地規劃,也進一步強化了這一概念的引導普及,將軌道交通沿線用地的控制開發與杭州城市發展緊密聯系。
“如目前武林廣場站上方正在建設地鐵上蓋物業杭州中心項目,其地下空間與武林廣場地下商業互聯互通,形成大型地下商業空間,該站點開通后有望成為杭州一個大客流進出的明星站點及新的杭州城市客廳。”規劃編制負責人介紹,除此之外,規劃針對城市西站、綠汀路站、大關路站等重要站點,均鼓勵發展地鐵、公交上蓋物業,形成集交通換乘、商業辦公、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新綜合體,充分利用地下空間與地鐵車站互聯互通,完善城市配套服務,實現軌道交通和城市用地的集約協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規劃還首次對公共自行車等非機動車輛停放區域進行了規劃引導,并結合在武林廣場規劃設置公交首末站、在筧丁路站規劃大型公共社會停車場等方式,進一步強化“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模式深入杭州城市發展。
規劃編制負責人表示,到2022年,杭州城市軌道交通將編織成網,覆蓋到城市的各個方位,因此軌道交通站點規劃將以和公共交通換乘緊密銜接、在主城外圍適當規劃公共停車場等方式,引導市民在城區以公共交通為主要方式出行,以“軌道上的杭州”強化城市區域貫通,以土地空間集約整合利用推進杭州城市交通、商業經濟蓬勃發展。
地鐵1、3號線武林廣場站與杭州中心項目地下空間聯通示意圖(建筑分層圖僅為示意,實際布局以政府批復后的建設方案為準)
(原標題:地鐵3號線沿線用地控制規劃獲批 記者:劉園園 通訊員:楊文龍)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臨城際鐵路更名為16號線(09/18)
- ·杭州地鐵3號線汽車西站站開始主體施工(09/09)
- ·杭州地鐵四期建設規劃開始啟動(08/23)
- ·從一條線到一張網 杭州地鐵讓城市載夢(08/13)
- ·杭州地鐵5號線一二期預計年底前開通(08/12)
- ·杭州地鐵3號線支線要延長到富陽? 正在(08/01)
- ·杭州地鐵5號線全線預計10月份試運行 年(07/25)
- ·杭州地鐵5號線4個清廉文化主題車站亮相(07/17)
- ·來自杭州地鐵5號線的“刺激”(06/26)
- ·杭州地鐵三壩站將成為下一個人潮洶涌的(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