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體TOD:未來城市看杭州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4/24 9:26:09
日本澀谷站、香港西九龍站、上海徐家匯站……它們是世界上人流最密集的交通樞紐,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TOD。
上世紀90年代,美國城市學家彼得·卡爾索普提出“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TOD概念橫空出世,成為新城市運動的一面旗幟,并在東京、新加坡等亞洲城市數度成功實踐。如今,TOD模式在中國大地蓬勃興起,賦能中國城市化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4月20日,一場權威專家云集的“TOD模式與城市發展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論壇由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透明傳媒、戴德梁行聯合主辦,信達中心|杭州壹號院作為TOD發展的“杭州模式”領跑者,受邀出席。
來自同濟、清華、浙大等知名高校的多位城市研究領域“大咖”,以及杭州市城市學研究中心、杭州市地鐵集團、日本日建設計、港鐵商業咨詢有限公司等對TOD理論發展卓有貢獻的權威機構,共同探討TOD模式如何與時代共進,與城市共融。這場關于TOD的頭腦風暴,無論是對正在打造“軌道上的城市”的杭州,還是對融入“軌道上的長三角”的浙江而言,都意義非凡。
TOD的城市之道:賦能高質量發展
1933年,在關于城市規劃的綱領性文件《雅典憲章》中,非常明晰地指出城市有四大元素:居住、工作、休憩和交通。交通,正是串聯另外3個元素的重要元素。
對城市而言,好的交通有多重要?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主任楊曉光提到一項最新研究數據:一座城市交通的損耗、延誤、事故等,所導致的損失可能占這座城市GDP的3%-6%。“這個比例是什么概念?一般來說,教育投資占到城市GDP的4%。”這一數據,恰恰說明一座城市能否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交通至關重要。
無論是丹麥哥本哈根、法國里昂,還是亞洲的東京、首爾、新加坡……在世界范圍內,TOD模式都已經成為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推動城市骨架擴張、推進城市迭代升級的核心引擎。
筆者注意到,說到TOD,論壇上的大咖們幾乎言必稱東京。相信去過日本東京旅游的人,都會對那里便利且繁華的軌道交通系統、四通八達又遮風擋雨的城市步行系統,留下深刻印象。這個世界級大都市群,其基于公共交通的高效、集約化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世界城市發展的典范。
“在東京,無論你在哪里,步行500米內一定會有車站。”西岡理郎指著一張東京地鐵圖,用“密密麻麻”來形容東京毛細血管般密布的地鐵網絡。
西岡理郎,是本次與會的TOD領域重量級專家:日建設計的設計總監、日本一級建筑師。這家有著120年歷史、全球排名第二的設計公司,在過去30年里經手了東京絕大部分的TOD項目。尤其是涉谷站教科書式的TOD項目——“未來之光”,正是西岡理郎所負責的。
澀谷站匯聚8條軌道交通線路,日客流量超過三百萬,換乘人數全球排名第二,更是東京有名的副中心。2012年正式開業的“未來之光”,這座地上34層,地下4層的“垂直城市”,成功運用TOD理念,成為世界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地下2-3層為對接地鐵的配套餐飲商業,地下1層到地上5層為零售商業,其中地上2層對接輕軌站,6-7層為餐廳餐飲,8層為文化創意業態,9層是會議功能,10層為2000人的劇院及空中客廳,通過10層的空中客廳可到達18-34層的辦公空間。
西岡理郎總結TOD項目的“五大要素”為:完善的公共交通換乘體系、對項目進行高強度集聚的綜合開發、形成便捷舒適的步行網絡、讓TOD成為城市地標、最終實現智慧城市。在他看來,TOD就是打造一個“都市核”,它的影響力不僅在項目本身,還將由點到面,賦能周邊。
“在區域一體化、都市圈成為時代潮流的背景下,我們研究TOD模式的眼界和站位,還可以再高一點。”杭州城研中心研究三處(戰略合作處)處長毛燕武,以長三角一體化這個國家戰略為背景,提出了“大TOD模式”:以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節點、高鐵站等高速交通為導向的新型TOD模式。
“長三角有20條高鐵線,上海、南京、杭州已形成‘一小時交通圈’。2018年底,交通部和長三角三省一市交通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召開了長三角綜合交通發展大會,正式提出‘軌道上的長三角’。”毛燕武說,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大TOD模式”必將引領城市群規劃,最終形成以高速交通為紐帶,重要站點為節點的空間和功能的布局形態,拉動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在‘大TOD模式’下,長三角城市群不是簡單物理疊加,而將產生一種化學反應,實現1+1>2的高質量發展”。
TOD的人居之態:“軌交”通向美好生活
請想象這樣一個生活場景:早晨出門,你跨入地鐵車站,用手機APP點上一杯咖啡,當你走出目的地車站時,一杯有溫度的咖啡已送達手中,開始活力充沛的一天;下班以后,走上地鐵,再用手機點上一些凈菜,當到達家門口的地鐵站時,一包新鮮的凈菜已在那里等候,拎回家就可下廚。
“這就是未來TOD的生活方式,在簡單出行中,享受生活的便捷。”論壇上,信達中心|杭州壹號院執行總經理祁洪飛的一番暢想,直擊當下城市生活痛點:不用在早晚高峰擁擠甚至停滯的車流里艱難前行、遠離被汽車尾氣污染的空氣、幸福生活在軌道交通線上觸手可及……
多位與會專家一致認為,TOD不僅是指“硬件”的開發,更要帶給人們一種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建設TOD,核心是‘軟件’開發,是要創造一種以公交出行為主要模式的生活方式。”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交通運輸學院院長趙勝川教授說。
“據統計,在美國洛杉磯大都會,25%左右的土地使用與交通有關。這個典型的車輪上的城市,興建了大量的停車場、高速公路,然而每天依舊擁堵不堪。”趙勝川教授認為,“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美國TOD先驅也正是在反思中,提出TOD這種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新發展模式:以車站為中心,在600米的范圍內進行居住、商業、辦公等高密度的混合開發的模式。
在日本東京,軌道交通已經聯通了所有的城市功能,不僅是商業,教育、醫療、公園、綠化、配套……全被納入軌道交通的體系中,人們步行就能直接到達任何一座建筑體內,軌道交通已經如血管一樣,將人們生活必須到達的場景有機串聯起來。趙勝川教授說:“我們研究了日本的車站,里面除了自動販賣機、小便利店、簡餐等中國也有的業態外,書店、藥妝店,甚至高級餐廳、補習學校、政府行政服務機構等,都會設立在車站里。你分不清這是車站,是大型購物中心,還是高級酒店餐廳。人們不用再到市中心辦事,很多事情車站里就能完成了。”
“中國內地有36個軌道交通在建或者已經通車的城市,都對TOD熱情高漲。”戴德梁行大中華區TOD負責人陳學海說,但如果將TOD簡單地理解為地鐵上蓋物業的綜合開發,就走入了一個非常大的誤區。
趙勝川教授一再強調:“我們選擇TOD模式,更應該關注機制的建立、文化的建設,使得TOD真正成為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抓手,這樣的TOD才能成功。否則,如果只是在車站上建了幾幢大樓、一些住宅,這種TOD很難成功。”
“軌道交通不僅僅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更要與城市功能融合發展,這才是TOD的本意。”陳學海說。
TOD的未來之路:“杭州模式”奧體TOD
目前,杭州地鐵已建成1、2、4號線,總里程117公里,日均客流170多萬;到2022年亞運會,杭州將建成539公里地鐵線路,一個“軌道上的城市”顯露初容。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開發部部長李崇旦透露,近年來,杭州高度重視“地鐵+物業”。比如,杭州從2017年開始率先免除了地鐵出入口的“接口費”,拿出真金白銀,要更好地促進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在杭州,在地鐵沿線綜合開發將是常態,不做才是例外。
更大的利好,來自近日浙江省召開的關于未來社區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會透露,浙江省社區空間未來都將導入TOD模式或半TOD模式。TOD在杭州、在浙江,成為一片新藍海。
在杭州,已有不少TOD的實踐。本次論壇,信達中心|杭州壹號院作為TOD發展的“杭州模式”領跑者,受邀分享實踐經驗。
信達中心|杭州壹號院執行總經理祁洪飛表示,杭州2018年常住人口達到980萬人,比上一年增加了33.8萬人,按此增速,2019年杭州人口有望突破1000萬人,晉級為“超大城市”,但也將面臨著千萬人口帶來的、包括交通壓力在內的全新挑戰。“TOD模式對當下的杭州,有著非常的急迫性,尤其在杭州進入‘亞運時間’后,奧體TOD將成為杭州國際化進程的關鍵引擎,亞運會開幕之際,杭州將向世界展示一張中國城市發展的‘金名片’。”祁洪飛說。
具體到項目打造,祁洪飛介紹說,信達中心|杭州壹號院由信達、融創、濱江3家開發商聯袂開發,總體量約97萬平方米,是放眼全球都屬罕見的TOD項目。“從地下地鐵而上到主樓地面,項目與周邊的運動場館、寫字樓等建立了有機銜接,讓人們走出地鐵,就感覺直接進了奧體。TOD與奧體公園、城市空間相互交融,不分彼此,這也是項目打造的重要亮點。”據悉,信達中心|杭州壹號院方案正是由日建設計打造,西岡理郎也表示,日建設計將借鑒東京六本木、虎之門之丘、巴黎里昂等全球成功TOD項目的設計理念,推動國際先進的TOD設計理念在信達中心|杭州壹號院上得到落地與升級。
祁洪飛從實踐經驗出發談到,信達中心|杭州壹號院通過城市空間的復合組織,致力于實現城市資源的全面打通:“它不只是TOD,更是‘TOD+’。”
他介紹說,“TOD+”體現在眾多方面:作為與亞運主會場“蓮花碗”近距離的TOD,其中三幢超高層正是杭州奧體博覽城“北斗七星”中的“瑤光、開陽、玉衡”三星,隔江對望錢江新城“日月同輝”,具有西岡理郎“五大要素”里所指的“城市地標性”,是“TOD+城市地標”;兩條地鐵線交匯形成“黃金十字”,未來,地鐵6號線(在建)直達亞洲最大火車站之一的杭州東站、7號線(在建)通往蕭山國際機場,是“TOD+樞紐站點”;全開放型的屋頂景觀公園,通過垂直設計的“綠色山丘”,帶來環繞而上的綠色生態體驗,是“TOD+綠色環保”;約7萬平方米商業空間,其影響范圍將橫跨錢江兩岸,是“TOD+商業”;空間設計上將與奧體的運動氛圍有機結合,為人們提供更多樣的運動選擇,是“TOD+運動健康”;信達中心|杭州壹號院正位于杭州產業發達的“國際濱”,將成為未來區域產業經濟再攀高峰的新引擎,是“TOD+產業鏈接”;這里將開創新的“TOD+居住”體驗……“在每一個‘TOD+’模塊下,又延伸出多樣化的城市與社區空間,從而實現開發主體與城市資源的連接貫通。”祁洪飛說。
“奧體TOD的定位,不是一個‘城市綜合體’,而是一個‘城市共同體’,通過開放式的空間規劃,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助力城市國際化發展。”面對國內外專家,祁洪飛的闡述彰顯了信達中心|杭州壹號院的超高站位與雄心:“杭州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錢塘江時代’代表著杭州的未來。TOD模式應該是城市未來發展的規劃方式,所以在這個項目中,我們一直希望給杭州市民帶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能夠引領杭州,引領未來。”
“前面很多專家教授也提到,我們現在看TOD,一定是看日本、看丹麥、看新加坡。我們希望在未來,看TOD就看中國,看杭州。”在演講結尾,祁洪飛說完這番話,現場響起了一片掌聲。
(原標題:奧體TOD:未來城市看杭州 文字由杭州信達奧體置業有限公司提供)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杭臨城際鐵路更名為16號線(09/18)
- ·杭州地鐵3號線汽車西站站開始主體施工(09/09)
- ·杭州地鐵四期建設規劃開始啟動(08/23)
- ·從一條線到一張網 杭州地鐵讓城市載夢(08/13)
- ·杭州地鐵5號線一二期預計年底前開通(08/12)
- ·杭州地鐵3號線支線要延長到富陽? 正在(08/01)
- ·杭州地鐵5號線全線預計10月份試運行 年(07/25)
- ·杭州地鐵5號線4個清廉文化主題車站亮相(07/17)
- ·來自杭州地鐵5號線的“刺激”(06/26)
- ·杭州地鐵三壩站將成為下一個人潮洶涌的(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