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運河新城核心區規劃公示 杭鋼遺址公園要變綜合體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5/17 10:52:31
杭州大運河新城核心區,位于杭州的城北門戶,這里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良渚文化、運河文化、南宋文化、工業文化等都能在這里找到。記者16日從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了解到,《杭州大運河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草案)》項目開始公示,公示到6月14日。
今后,在杭州大運河新城核心區,文化、產業、交通將“全面開花”,你能在這里感受到蓬勃的發展活力,還能找尋歷史記憶,感受水城生活。
大運河新城核心區
城北振興的發動引擎
杭州大運河新城核心區在哪呢?它的基地就位于繞城高速以內,西至上塘高架,東至320國道東側杭鋼用地邊界,南至石祥路,北至康橋路及杭鋼用地北側邊界,規劃面積約13.8平方公里。
作為杭州的城北門戶、運河之芯,這里整體區位優勢比較顯著,而且擁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底蘊。
不過,目前這一區域缺少具有地標意義的公共設施,交通狀況也不是太好。特別是隨著杭鋼、煉油廠等企業的搬遷,原有產業優勢地位也在漸漸喪失,而新產業還沒有培育起來。
正在公示的這份《杭州大運河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草案)》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路和可能。未來,這里將成為引領城市北部振興崛起的發動引擎。
根據規劃方案,今后,這里整體將會形成“運河綢緞、文化走廊”、“工業年輪、魅力珠串”、“城北之芯、創智樞紐”、“山水環鏈、復合水城”的規劃結構。具體規劃內容包括文化引領,產業振興,中心再造,交通支撐,品質提升等多個方面。
通過梳理、整合、保護與利用區內文化遺產資源,構筑區塊文化走廊建設的核心骨架,連接京杭大運河與良渚遺址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良渚新城將打造大運河——郁宅港——西塘河沿線景觀軸。
規劃還提出“產業文化+”計劃,通過產業之間的跨界發展,集聚空間功能,形成以“文化”為主導的復合產業體系。在空間上,總體形成旗艦企業總部、開放式產業群落、創新社區與創新群落等三大類產業群落。
在軌道交通方面,將加密軌道線網,暢達城市中心,并且,在區內交通組織方面,打造“五縱三橫”的道路總體格局。
三大核心設計
歷史年輪帶吸引眼球
《杭州大運河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草案)》中,包含了三大核心設計概念,分別是:運河國際文化走廊、歷史年輪帶、山水景觀環鏈。
對很多人來說,“歷史年輪帶”是一個很有新意的概念。
“歷史年輪帶”以運河國際文化藝術公園為起點,以改造后的平煉路步行走廊為紐帶,將連接整合運河與半山兩大地區。
如今,在那里有著不少催化塔、焦化塔、電廠煙囪、廠區鐵軌、高爐、焦爐等工業遺存。根據規劃方案,將會通過一條東西向的線性公園,將它們整體串接,構建起東西向的歷史年輪帶。
同時,還將會通過新功能的引入,以及空間再設計,在留住歷史記憶的同時,吸引、集聚國際品質的配套功能與高增長的潛力產業,從而實現城北地區的空間更新與活力再造。
“歷史年輪帶”中,又將規劃哪些特色呢?不妨一起來先睹為快。
平煉路中央景觀大街——通過對平煉路斷面進行再設計,整體寬度控制在60米左右,保留中部25米寬度的林蔭大道,并改造為慢行景觀大街。
BMW綜合體——BMW作為TOD模式(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的升級版,是區塊慢行網絡中心和換乘中心。該區規劃杭鋼站與拱康路站兩處BMW綜合體。
杭鋼遺址公園——規劃以保留工業遺存作為片區更新的核心,延續舊工業建筑的空間尺度和景觀特征,并參照原有工藝生產流程線索,通過構件植入、建筑內部更新及場地景觀的一體化設計,打造文化、藝術、設計綜合體。
(原標題:打造“歷史年輪帶” 杭鋼遺址公園要變綜合體 記者:詹程開)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地鐵4號線拱康路站和杭鋼站要打造(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