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臨平新城:“雙創”賦能 擘畫高質量發展藍圖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6/14 13:28:14
(原標題:臨平新城:“雙創”賦能 擘畫高質量發展藍圖 文/白赟 圖/臨平新城提供)
每個城市有每個城市的脾氣與秉性。今天,打造城市的新標識固然有千萬條路徑可選,但其間,“雙創”精神是共性的部分。
就像眼前的臨平新城,創業推動經濟,導入高素質人才,增加就業機會;創新推動科技,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城市與人文的融合……帶著使命而來,在深化“三服務”中書寫擔當,創業創新具備了強大的溢出效應,如點滴活水匯入江海,改變了這座城市的經濟生態和每個人的生活。
從單純的“做衣服”到與產業互聯網緊密結合;從一片灘涂到城市商業林立;從單一層面的政策修補到系統性的制度創新突破……透過“雙創”浪潮的生機盎然,我們看到的是臨平新城“雙創”升級的清晰路線,并在這89平方公里的空間里延續著繁華。

插上翅膀
讓夢想照亮現實
新時代下,“創業創新”并不是新鮮詞匯,卻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具分量。
“每一個創業創新的夢想都值得被細心安放。”在臨平新城,創業的“種子”,落入深耕過的“土壤”,衍生出的“雙創因子”讓這里的每一個創客、每一段經歷,都成為一個價值信號:雙創改善生活,雙創改寫時代。
堅守夢的初衷
過更有挑戰的生活
今天創業者的行為,更是一種主動選擇的結果。他們不想過朝九晚五的生活,而希望尋找生命的另一種可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人生價值。畢業于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的牟朦曦,就選擇了過更有挑戰的生活。
“創業一直是我的夢想。”大二開始做服裝,從大的服裝領域,調整到內衣類目,再到生理內衣,牟朦曦一邊經營,一邊摸索,有過成功,也踩了不少坑,這才創立了生理內衣品牌“唯之一覓”。如今,牟朦曦收購合并了杭州心向實業、杭州集承服飾等公司,升級成為浙江唯之一覓服飾有限公司,產品售往世界各地,走向國際化。
“我覺得創業還是需要從一個很小的切入點去做,然后把它做到精致。”去年11月,牟朦曦帶著自己的創業團隊搬進了臨平新城藝尚小鎮,要在這里繼續自己的創業夢。
“這里是我上大學時就認定的、今后要來創業的地方。”牟朦曦說,“無論是配套設施還是政策環境,都很適合大學生團隊在這里創業。”
藝尚小鎮是一個孵化藝術、將藝術轉化為產能的地方。在牟朦曦眼中,這里的基礎配套設施、房租補貼等政策都能滿足初創時期的設計師需求,最重要的是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設計師“圈子”。
事實上,已進階為省級特色小鎮的藝尚小鎮,集聚了國內外頂尖設計師24名,服裝區域總部31家、時尚企業800余家。這里有像伊芙麗這樣的杭派女裝“大佬”,也有像蝶訊網這樣的流行資訊平臺,匯聚成了一個集設計、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集群。
而活躍在這個產業集群里的伙伴,也成為了牟朦曦創業之路上可以借鑒的“導師”,讓她對創業有了新的理解:找準市場的空白,就要有勢必實現的決心全身心投入。
眼下,牟朦曦的團隊又注冊了新的家居服品牌,將針對30至35歲的客戶群開辟一片新市場。
IT部門要“單干”
轉型做上市公司“專屬董秘”
4月26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敲響了今年余杭上市企業第一鐘。至此,余杭區上市企業累計達到23家。
這些上市企業不忘初心,以優質的成長性和基本面,扛起上市企業“余杭板塊”的招牌,目前已頗具名聲。而這塊招牌也引來了不少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項目。
5月初,一個幫助上市公司“董辦”實現工作場景數字化的項目——信公小安,在臨平新城“開張”了。“這是我們公司的二次創業。”上海信公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黃智說,“通過數字化改造的深入,我們要在臨平新城打造基于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的資本市場線上平臺。”
信公小安原本是信公咨詢的一個內部孵化項目。“最初是想把公司咨詢團隊積累的知識體系、專業技能經驗等整合在一起,成立一個大數據積累、分析的IT部門,提高公司內部工作效率。”黃智說,“在孵化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不少上市企業也存在相同的需求,決定把這個部門獨立出來。”
根據上市公司董辦工作場景,信公小安建立了一個擁有超過3200條資本證券市場法律法規、7000個違規案例、300萬份滬深兩市公司公告、逾一億條各類公司輿情的基礎大數據庫,并以此為基礎運用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構建了證券資本領域的知識圖譜數據庫。
經歷不斷的迭代更新,2018年7月,信公小安企業版面世。運行一年有余后,信公小安專業注冊用戶超過12000戶,覆蓋超過2400家上市公司。
“信公小安是我們‘先行兵’。”選擇臨平新城為二次創業之地,黃智要在這里探索并初步顯現“信公小安”項目的產業協同生態化發展,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合規這片藍海中“創”出一片新天地。
鎖定“互聯網+建筑”
數字力量推動行業轉型
去年,臨平新城產業互聯網小鎮落戶了一個“高精尖”項目——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團隊領銜的“樓宇建筑及設備設施服務云平臺”,未來將服務及影響全球1000億平方米的寫字樓、醫院、學校、商場、政府等公共建筑。
樓宇作為智慧城市里重要的管理單元,是實現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礎。“樓宇建筑及設備設施服務云平臺”基于互聯網+物聯網云架構,從風險診斷、對標分析、問診看方、巡檢維保四個方面提供資產管理服務,有效節省能源消耗,提高樓宇運維效率。
目前,項目主導公司——飛渡數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位于臨平新城西子國際大樓,面積300平方米,40名員工正式到崗,各項工作正有序開展。而企業所在的這片區域,正處于臨平新城開啟建筑行業數字化進程的核心區域。
科技浪潮勢不可擋。在臨平新城,科學技術井噴式的突破和廣泛應用,推動產業互聯網的蓬勃興起,帶來了新一輪的數字化浪潮,催生了新興產業的發展,加快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今年以來,臨平新城鎖定“互聯網+建筑”方向,以數字力量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啟動建設中國(杭州)建筑數字化產業園,改變當下產業發展模式。
眼下,除了“飛渡數字”,臨平新城已引進大境筑、標信科技等行業頭部企業15家,科技投入1.2億元,專利擁有量93件,以數字科技的創新應用,打造“中國建筑數字第一示范區”。
“雙創”+“服務”
激發城市“再創業”
總有一些重大決策部署,在歷史的關節點上把脈當代,擘畫未來。
比如說,時至今日已深深融入城市發展血脈的“雙創”精神;再比如說,今年伊始便全省鋪開的“走親連心三服務”活動……眼下兩者結合,上下一心抓創新、謀發展,正是臨平新城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這塊區域展示綜合體的架構、戰略布局和未來規劃;這塊區域留給我們的服務商做產品展示;這里要建一個綜合大數據展示空間……”這幾天,狄彪正忙著組織設計單位制定展示廳設計方案。作為浙江省服裝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運營單位的負責人,他想打造一個全面的綜合體展示廳的愿望即將實現。
“這多虧了政府的幫忙。”狄彪說,“我們想建展示廳,但苦于場地問題一直沒能實現。”前段時間,臨平新城開展“三服務”活動,在走訪時了解了這一情況,當即組織相關職能部門人員給狄彪“出主意”,在藝尚小鎮文化街區二期為狄彪提供一塊場地做展示空間。
政府進企業進行現場辦公,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是高效。浙江省服裝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的訴求雖是個例,反映的卻是眾多創業創新者的共性需求。
“要構建‘雙創’生態,必須深入企業、群眾、基層。”余杭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臨平新城黨工委書記李敏華說,以一流“施工隊”的標準真心實意做服務,全面提升創業創新軟實力,打造更具活力的、更具包容性的“雙創”環境。
為此,臨平新城緊貼企業、人才訴求,制定落實了支持創業創新等3項個性化政策;積極推行訂單式、個性化服務,服務企業202家次、人才317人次。栽好梧桐樹,引得朱位秋、周成虎2名院士來棲,并新增國內外高層次人才84名、行業領軍人才37名、大學畢業生4000余名。
而成績的另一面也代表著新期待、新未來。
對臨平新城而言,如果說從“時尚之城”到“創智之城”是“第一次創業”,那么接下來,這座城市要面臨的是: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提升創新的集中度、顯示度和貢獻度,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再創業”。
今年,臨平新城瞄準了數字經濟產業園、豐收湖公園等重大項目,九喬國際數字商貿城全力啟動建設;星橋板塊加速城市提升,以更高起點、更大范圍謀劃西大門產業空間、產業鏈布局,打造科創智造孵化器……
同時,借著產業互聯網小鎮和藝尚小鎮建設的東風,臨平新城還要打造以稅源經濟、總部項目為優勢的特色小鎮集群。計劃新增產業互聯網總部企業200家,引進依戀、英涉等一批國際化、數字化時尚總部企業20家,招引高層次創新人才5000名以上,增強區域崛起競爭力。
通過優化營商環境的服務能級、小鎮平臺經濟領先能級、吸引高端人才的集聚能級,臨平新城高擎“創業創新”這一旗幟,優化眾創空間,集聚優勢產業,不斷更新著城市未來發展路徑,催化激發出新的時代活力。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未來一半數字經濟“新物種”和杭州有關(09/29)
- ·杭州臨平新城:打造接軌上海橋頭堡 爭當(09/29)
- ·嘉興桐鄉市數字經濟小鎮正式開園(09/27)
- ·云計算為杭州數字經濟搭了一座橋(09/26)
- ·數字經濟點亮杭州西湖未來 全力打造“(09/26)
-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 杭州下城區組建“數(09/26)
- ·杭州拱墅區:領航宜居宜業大城北(09/24)
- ·高度重視齊心合力全力以赴加快推進杭州(09/24)
- ·嘉興桐鄉經濟開發區:數字經濟小鎮將于(09/24)
- ·2019長三角數字經濟指數發布:杭州第一(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