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打造長三角最具標識度城市 承接滬杭甬產業溢出促增長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6/27 9:21:05
(原標題:紹興:打造長三角最具標識度城市 駐紹興記者:徐瀟青 通訊員:尉輝煜、劉一欣 攝:蔡海江)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不斷推進,長三角城市群的協同效應、融合效應和規模效應也在不斷發酵,當然,也有客觀存在的“虹吸效應”。
作為處于兩大區域中心城市杭州和寧波之間的古城紹興,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將滬杭甬這些中心城市的“虹吸效應”逐步轉變為“溢出效應”?
“主動出擊、主動對接、主動配套、主動服務”,積極與長三角城市開展交流合作。這是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給出的答案。

主動出擊 滬杭甬“紹興周”積極走親
“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擁抱大灣區、發展大紹興”,從紹興確立的戰略思想中可窺其態度:合作是內在發展的需求,也是參與全球競爭的需要,捏成拳頭競爭力才能更強!
日前,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紹興要發揮自身的區域優勢,堅持“主動出擊、主動對接、主動配套、主動服務”,積極與長三角城市開展交流合作。
今年1月,為加強與上海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對接,紹興在上海舉行長三角一體化·紹興(上海)合作推介活動。推介會上,500多位上海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在滬越商代表及上海各界知名人士到會,簽約項目投資總額351.8億元。
4月27日至5月2日,紹興在杭州舉辦2019“杭州·紹興周”活動,舉辦融杭推介大會和13個專場活動,簽訂各類合作協議40多項,合作資金規模逾5000億元;6月17日-22日,紹興又在寧波舉辦2019“寧波·紹興周”活動,“1+12”系列活動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體育等領域,蘊含巨大商機。
接下去,“上海·紹興周”“北京·紹興周”“深圳·紹興周”都將陸續開展。
錯位發展 打造二級研發和制造基地
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中,紹興的態度是主動出擊,而錯位發展則是其精準定位后的發展思維。
“定位是最重要的。如果定位不恰當,就會出現同質化的發展,就不能合作。”馬衛光說,如果在長三角一體化中,上海是龍頭,杭州、寧波和蘇州這類城市處于第二能級,那么處于第三能級的可能就是像紹興這樣的城市。“原創性研發可以在大城市,而應用型研發是技術活兒,大城市養不起,就適合到紹興這種城市。”
在這樣的發展定位下,紹興積極推進“研發總部在滬杭,二級研發和制造基地在紹興”模式,引進中芯國際、張江生物、天際汽車、德琪醫藥等一大批重大制造業項目,積極參與部署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合伙協議。并在杭州濱江區設立“諸暨島”和上虞、新昌研發大樓,開設上海引才聯絡站并開行引才專列。
同時,加強打造高能級發展平臺,通過加強開發區、城市核心區等平臺建設,為承接產業、項目的轉移奠定基礎。目前,紹興已有13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其中4個國家級開發區,1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紹興正在積極謀劃將這些平臺整合,以增強對產業集聚產生更強的吸引力。
現在,紹興能在長三角占據一席之地的產業主要是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除了在建的中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在集成電路產業方面還有20多個項目,分別處于洽談、簽約和開工建設的階段,而生物制藥方面,紹興本地企業和引進的企業已經有了一定的集聚。因此,紹興正試圖打造從設計到研發,再到制造、測試和封裝,以及相關裝備和電子產品制造的完整產業鏈。
放大優勢 塑造長三角文化共同體
有特色才會被需要。紹興是一個有著25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文化積淀深厚。如何在城市群中凸顯自己的優勢,在弘揚歷史文化傳統的同時,體現包容、開放和創新的精神對紹興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要依托紹興‘歷史+人文’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加快文化體系、產業創新,著力打造長三角最具標識度的城市。”馬衛光給出這樣的回答。
當下,紹興把共建文商旅會共同體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一方面,積極建設文創大走廊,努力塑造長三角文化共同體,紹興與杭州共同舉辦“南宋文化節”,謀劃上海文博會、杭州西博會紹興分會,開展越劇等戲曲展演特色活動;另一方面,紹興正按照世界遺產標準保護利用古城,深化古城城市設計,注重植入產業因子、市場元素,留住長三角現代化大城市的古城記憶。
此外,紹興市各級文化旅游部門梳理了打造文旅融合樣板地的10大支撐,包括3大“國字號”品牌、江南山水風光、兩大文化旅游帶、3大文化旅游高地等。
依托這10大支撐,紹興將落實全力打造“古城”品牌、投資近千億元啟動文旅融合項目100個、將“唐詩之路”轉化為“旅游之路”、創新一批IP旅游等10條舉措,全力推進全省乃至全國文旅融合樣板地的打造。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發布 浙江8個城市(06/08)
- ·長三角城市群中的文化創意產業(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