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打造國際化杭州城北副中心 扛起中部興盛時代擔當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8/5 15:04:26
(原標題:良渚:扛起中部興盛時代擔當 組稿:金曉榕、唐雯、喻江煜)
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的消息,從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傳回國內,舉國振奮!從此,良渚正式進入世界視野,也揭開了時代新篇章。
這片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土地上,一直以來澎湃著創新活力。今年1-6月,全口徑完成財政總收入47.96億元,同比增長118.92%;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6.47億元,同比增長70.62%;完成經常性財政收入7.72億元,同比增長40.34%。完成三產服務業營業收入140.20億元,同比增長34.9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33億元,其中工業投資1.5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3.88%、70.25%;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11億元,同比增長10.20%。
瞄準產業興旺、城市崛起、人才集聚、文化復興、鄉村振興五大目標,助力良渚古城遺址申遺,良渚新城、良渚街道正全力以赴將良渚打造成為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高品質國際化杭州城北副中心,為加快實現中部興盛而努力奮斗。
保障良渚申遺持續發力
加大建設力度。對遺址區周邊三個宕口實施生態復綠工程,總投資650萬元;開展良沈線弱電上改下項目,計劃總投資1500萬元。深化遺址區周邊杜城村彭家橋區域、安溪村石嶺區域的美麗鄉村建設,提升安溪集鎮、安溪村長下線、安河線沿線環境整治,為良渚申遺打造優美的自然環境。
加大宣傳力度。在莫干山路、東西大道等交通主干道及遺址公園周邊安裝宣傳道旗900余支、玉琮式宣傳隔離柱450余根,在港南村種植20畝以“傳承文明 守護圣地”為主題的彩色稻田,引得中央及省市各級媒體競相采風。組建環良渚遺址志愿者黨建聯盟,在遺址公園及良博院周邊常態化開展文化宣傳、清潔家園、平安巡防、志愿義工等活動,為良渚申遺營造熱烈的輿論氛圍。
加大調處力度。上半年受理并成功調處矛盾糾紛861起,調處成功率100%,為良渚申遺創造平穩和諧的社會環境。
產業生態持續升級
以“三大比拼”為抓手,緊緊圍繞“大數字、大文化、大健康”產業,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完善“雙創”生態環境,加快產業升級轉型。
精準招商引資持續發力。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大型央企國企名企以及戰略新興產業各賽道中的領跑企業,上半年集中簽約重大項目7個,引進產業鏈項目7個、小而美項目15個。以雪松數字經濟總部為代表的一批大好高項目相繼簽約;錢包生活、時空立方等“準獨角獸”企業相繼落戶。甲骨文WDP數字科技創新中心、云尚格力智能家居體驗研發中心等一批平臺型、“硬核”型項目實質性啟動,為轄區創新創業要素的集聚提供扎實基礎。
“雙創”空間不斷拓展。上半年新引進UM-star眾創空間、匯夢眾創空間等4個孵化器、科技型中小微企業96家,新建小微企業園1個,新增雙創空間20萬方。
金融產業生態鏈逐步完善。創設基金規模10億元的杭州良渚新城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成功引入中電數融、樹蘭俊杰兩家基金落戶。引進覺資資本、茂信資本、圖潤投資等10余家優質金融機構,金融集聚與產融互動效應初步顯現。
引才氛圍日益濃厚。上半年“余杭院士之家”正式落戶良渚;與中國美院的戰略合作協議順利簽訂;成功舉辦國內外高層次人才項目評審會、工信部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訓會、全國設計扶貧大會等重量級賽會。
小鎮建設持續推進
夢棲小鎮目前正以實現設計服務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為目標,對園區實現騰籠換鳥,產業優勝劣汰。發展重點以智能制造企業、延伸設計產業鏈和設計開放大學三方面為抓手,全面推動科技、人才、項目融合發展。截至6月底,小鎮累計完成投資67.67億元,集聚設計產業項目452個,引進設計人才2860余名,科技型企業引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良渚國際生命科技小鎮產業招引及項目建設緊羅密鼓,已啟動第三屆世界生命科技大會籌辦工作,小鎮先導區塊一期4萬方已投入使用,配套建設趨于完善。二期工程方案進入深化設計,截至6月底,園區已入駐特色產業相關企業15家,在談項目10家,對接孵化器及產業運營商5家,籌建公共技術實驗平臺1個,在智慧醫療、基因檢測、醫療器械、體外診斷等領域已初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城鄉建設水平持續提升
上半年,良渚總開工項目61個,綜合開工率71.76%,城鄉建設水平穩步提升。
啟動國際商務區核心區城市設計。在繞城內規劃3.58平方公里國際商務區核心區,通過國際競標,完成該區域的城市設計初步方案。
項目建設穩步實施。上半年開工產業項目9個,開工率75%。其中,杭州城北萬象城項目提前一個多月開工并已完成樁基工程,博多森谷產業園項目提前樁基施工,平高工業設計城項目(洲際酒店)進入竣工驗收階段。上半年開工政府投資項目52個,開工率71.23%。其中,安置房項目開工22個,開工面積達339.54萬方,約占全區總開工總量的30%;上塘路至康橋路節點提升工程高架部分完工。
美麗鄉村項目扎實推進。以安溪北片為重點,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完成新港、港南2個特色示范村建設任務,新港村被評為市級美麗鄉村精品村。荀山村美麗鄉村高標準示范項目核心區(荀山島)一期工程效果初步顯現。
社會民生持續改善
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創新,不斷發展社會民生事業。
基層治理不斷深化。充分發揮“四個平臺”和全科網格作用,上半年共協調重難點問題92個、辦結85個,開展消防、安全生產、市場監管等檢查3.6萬余起。全力推進市級掛牌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整治工作,加快昌運里、長吳公寓等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排查上報涉黑涉惡線索2條,核查上級流轉線索14條,掃黑除惡工作得到中央督導組肯定。
民生保障全面覆蓋。上半年臨時救助、慈善救助共計215戶,救助金額81.35萬元。發放城鄉養老保險補助等各類補貼共790余萬元。完成60歲以上老年人及企業退休人員體檢4281人次。
文化建設有聲有色。“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在4月23日登上“學習強國”省平臺。推進“書香良渚”,開展“渚圓玉潤鬧新春”、新春嘉年華等特色活動;啟動《良渚的詩》《荀山村志》、話劇《施昕更》、荀山村歌等原創文藝作品的編撰工作。打造謝村文化禮堂、北秀社區等6個文化家園、企業文化俱樂部和24小時文化主題圖書館。
民生實事項目扎實推進。街道級小事兒便民服務陣地建設基本完成,施昕更紀念館完成主體及屋面工程施工,街道居家養老照料中心項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升改造項目和石橋村、纖石村社區衛生服務站改造提升項目進入建設階段。
城鄉環境面貌持續優化
以“大美良渚”為抓手,多次召開大會進行動員部署,打造靚化、潔化、序化的城鄉風貌。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成效明顯。以良渚老集鎮為重點,聚焦背街小巷,全力攻堅環境整治,共計完成項目28個,投資近3億元,順利通過省級考核驗收,并獲評省級樣板。
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全面鋪開。今年以來,良渚建成虎哥服務站38個,覆蓋64個小區,服務居民55526戶,垃圾減量10522噸。創建垃圾分類示范小區8個。“虎哥模式”得到中央和省市各級領導高度肯定。
執法管理力度不斷加大。今年以來共開展集中整治工作21次,出動人員532余人次。已完成上報拆違量22萬方,完成年度任務的44%。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3646起,教育電動車未戴頭盔4379人,免費發放電動車安全頭盔近1萬余頂。
征遷清零提前完成。今年以來已征收國有土地、集體土地上企業31家,拆遷歷史未簽約農戶11戶,完成地鐵勾莊、仁和車輛段交地和湖杭鐵路征遷調查摸底,并在全區率先完成征遷清零專項攻堅行動的全部任務。
自身建設持續加強
以簡政放權為核心,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釋放發展活力。
優化新城、街道工作體制。以機構改革為契機,進一步理清新城和街道的職能分工,建立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職能相對獨立的工作體制。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暢通“親清直通車”“民情直通車”為抓手,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實落地。上半年,共開展“民情直通車”走訪4366次、“親清直通車”走訪1084次;走訪工業園區、特色小鎮、商業樓宇、物流市場范圍內企業427家,其中105家規上企業全部實現了走訪全覆蓋。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余杭晨報
相關閱讀:
- ·浙江打造2.0版特色小鎮:特色仍然是重中(09/27)
- ·杭州土地市場供應密集 勾莊新增大型商(09/25)
- ·小鎮撬動發展大局 浙江高質量推進特色(09/25)
- ·杭州余杭區高質量推進特色小鎮建設(09/20)
- ·別讓“特色小鎮”成為低效投資(08/20)
- ·綠城小鎮集團蔣安綽:今年要落地20個小(08/05)
- ·打造南宋文化體驗圈 助推南宋皇城小鎮(08/01)
- ·特色小鎮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07/31)
- ·特色小鎮:多些“特色”少些“名不副實(07/29)
- ·厚植特色小鎮產業發展根基(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