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臨平新城強勢崛起 大項目“擔當”城市進階力量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8/15 9:35:58
(原標題:臨平新城強勢崛起 大項目“擔當”城市進階力量 文:白赟)
發展需要底氣,對于余杭東部的標桿新城——臨平新城來說,這份底氣來自建設項目利好不斷。
今年上半年,簽約入駐9個重大項目、11個小而美項目、10個科創加速器、150家入孵企業……優質項目紛至沓來,進一步補齊城市發展的短板,使臨平新城在余杭城東實現華麗轉身、強勢崛起,與城西漸成遙相呼應之勢。
如今,踩著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節奏,臨平新城邁出了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堅實步伐。
塑造新時代城市“性格”,臨平新城深化“三服務”工作,全力服務重大項目建設,從拼地價、拼稅收、拼資源,升級為拼格局、拼平臺、拼創新、拼環境,既取勢、又取實,以勇往直前的膽識與氣魄,走出高質量發展城市進階之路。
“第二總部”扎堆,產業發展更添動力
今年6月,中鋁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約落地臨平新城,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已經完成注冊、落地、招聘、啟動等流程。未來三年,中鋁智能將在這片土地上打造“中鋁智慧城”。
“我們是有備而來。”中鋁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周鳳祿說,“中鋁智慧城”將作為中鋁智能產業的中心,在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安防、物流、交通等行業,促進深度融合,立足浙江,輻射全國,推動中國智造的發展。
雖然與同行業相比較,中鋁智能還是個“新生兒”,不過,在周鳳祿看來,這個‘新生兒’基因很好。
“作為中鋁集團所屬二級公司本部,我們具有同行業所無法比擬的后發優勢。”周鳳祿說,“依托中鋁集團雄厚的技術、人才資源以及臨平新城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惠企政策,我們將通過梳理整合中鋁系統內部的數字化、智能化和智能制造業務,同時眼睛向外,攜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打造智能產業平臺,成為智能服務方案提供者,形成發展新動能。”
不僅如此,中鋁智能還計劃在臨平新城布局幾家二級企業。“入駐臨平新城,我們希望能給這塊區域產生一種漣漪效應。”周鳳祿說,圍繞著中鋁智能的需求和定位,勢必會有一大批配套企業接踵而至,為臨平新城高質量發展帶來最直接的資源。中鋁智能入駐臨平新城,是天時、地利、人和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也將是雙方攜手共贏未來的不二選擇。
正因一批新科技公司的布局“下沉”,臨平新城也開始收獲“第二總部”,并挖掘自身的相對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國網5G總部、軟通智慧浙江區域總部、“侶行青訓”總部基地等都是代表性案例。
今年3月,胤谷科技總部承擔著推進國網5G應用落地的職能,正式落戶臨平新城。胤谷科技CEO林戰表示:“我們要在這里搭建5G數字化內容和消費場景的基礎設施服務平臺,為企業和用戶提供技術支撐、場景支撐、流量支撐等服務賦能。”
這意味著,國網5G總部將跟數百萬企業和數億用戶發生連接交互,足以為臨平新城帶來一個龐大的產業集群。
“我們正在推進數字化播控平臺的遷移搭建,同時按照規劃推進各項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林站說,短期內最重要的工作還是招人,加快完善隊伍建設,“我們要重新調整各大業務模塊,整合打通北京事業群和上海事業群的相關業務,希望能為余杭數字經濟添磚加瓦。”
央企、國企等總部項目的入駐,代表這個地方發展前景好。而這些總部項目的投資也基于臨平新城近年來在政務服務、營商環境建設等方面有了大力的發展,工業互聯網等重點產業項目逐漸引起各企業關注。
合作,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總部項目的集聚帶來了大量的資金、技術及高端人才,強化延伸了現有的優勢產業鏈條,推動了新城在5G應用、青年營地教育等新領域的快速發展。”臨平新城相關負責人說,在這個過程中,臨平新城將進一步轉變觀念、推進改革,拿出更多的誠意吸引人才、招商引資,助長城市發展底氣。
借力“加速器”,為經濟成長“加速”
今年上半年,以1000平方米的樓宇空間孵化出20多個大數據、智能制造項目,實現稅收1000萬元;7月下旬,4500平方米的二期空間剛啟動,就簽約進駐了3個項目,在談項目有10余個之多;聯結浙大、北大等高校資源,嫁接20億元浙大母基金,著重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2018年底進駐臨平新城,僅僅花了半年時間,航啟加速器以管家式服務成為了臨平新城全新的孵化平臺。
“不止是提供場地、硬件設備和網絡設施,還要幫助初創企業對各類知識產權進行及時申請和注冊,對高層次人才進行評審等工作,從根本上改善創業環境。”這是航啟加速器運營總監應元超對“加速器”的定義。
“建立全鏈條服務的‘產業+資本+基地’創新孵化模式,我們打造的是專業的創新產業孵化平臺。”應元超說,航啟加速器充當起了企業和政府溝通的橋梁,在提供科創服務的同時,及時將政府發布的信息政策有效實時地傳達給企業。
也正如他所說,要構建全方位、立體式、充滿生機的全產業培植鏈條,前端有“孵化器”,后端有“產業園”,中間環節則需要“加速器”的助力。而啟航加速器為臨平新城加速集聚新動能,推進新經濟快速成長提供了一個成功樣本。
這樣的“成功樣本”,臨平新城已擁有不少。
最早入駐新城的亨石加速器,于今年3月正式啟動了二期項目,重點聚焦建筑數字化產業方向,爭取引進、孵化一批建筑數字化行業頂尖企業。為此,前段時間,亨石加速器與同濟大學建筑設計院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計劃將上海建筑數字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在中國(杭州)建筑數字化產業園。
“依托百年學府同濟大學深厚的工程設計實力和強大的技術咨詢能力,輸出產業前沿科技成果,推動科技成果在臨平新城落地和轉化。”亨石加速器創始合伙人張晶說,該研究中心將承擔建筑數字化標準、質量和認證等領域的研究任務,促進研究成果、專利技術在建筑數字化產業園內產業化,將建筑數字化產業園打造中國數字建筑第一高地。
還有同為2018年入駐的清創加速器,圍繞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建立“孵化篩選——分配激勵——金融投資”全鏈條服務體系,培育了一批高成長性企業發展。其中不乏佼佼者。
比如,專注于漫畫內容開發、商業漫畫定制和IP改編漫畫的杭州十二章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自去年12月入駐清創加速器以來,十二章紋的漫畫創作團隊由20人發展到現在的50余人,形成貫穿文學、動漫、影視等整條產業鏈的文化創業集聚中心。
“十二章紋已經度過困難期,完成了1000萬元的A輪融資,正計劃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漫畫平臺。”清創加速器合伙人張寧說,憑借業務增長率不斷提高,十二章紋今年稅收預計可突破100萬元。
城市“施工地”開建,蓄能刷新“大城藍圖”
“今年有一大批涉及交通、醫院、學校和公園等民生項目開工或完工,這將為臨平新城注入新的發展活力。”臨平新城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作為余杭東部城市建設的“主要施工地”,2019年臨平新城將建設實施政府投資項目共計62個,其中新建項目20個,續建項目42個,總投資222.05億元,今年要完成投資38億元。
比如亞運場館建設,牽動著很多市民的心。以爭創浙江省錢江杯優質工程獎為目標,亞運場館已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
作為臨平新城“十大精品”項目工程之一,該項目將改建余杭區體育館、余杭區體育場等,新建綜合訓練館、排球熱身館及地下停車場等,總用地面積約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9.3萬平方米,地面機動車位51輛,地下停車位922輛(亞運賽事期間封閉)。目前,項目建設進度已在逐步提速,預計今年年底前基本建成所有建筑主體結構,確保2021年2月份項目竣工驗收。
這樣的精品項目,在今年的臨平新城建設計劃中,不勝枚舉。
位于九喬國際數字商貿城核心區塊,總用地面積約206畝的豐收湖公園,目前已完成了總工程量的15%。這個被譽為“東湖公園2.0版”的公園,本身就極具生態環境及古海塘人文背景,結合周邊高新技術產業特質,構筑多維度高科技的綠色體系。
在豐收湖公園的整體規劃中,以實體的綠意盎然,搭配虛擬的互動體驗,同時通過便捷的交通網絡,延展的溝通渠道,使周邊產業和公園綠色無縫鏈接充分融合,又互相借力,衍生出公園綜合體,打造九喬科技綠谷,計劃2019年底基本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總投資30億元的浙商數字產業園建設也是動作頻頻:5月完成EPC招標,6月開工,現已完成工程樁及圍護樁工程量的30%……
計劃于2021年6月底前全面開園,產業園的內部設計貫穿東西向景觀軸線,結合豐收湖公園形成活躍的中央公共景觀帶。同時,園區還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多總部經濟集合體,滿足創新研發人才開放辦公、創客交流、運動健身、會議展覽、黨建活動等交互性空間需求。
“重大基礎設施及重大民生項目的實施,帶來的不僅僅是這52平方公里的變化,也實實在在補齊了短板,助力余杭東部的崛起。”臨平新城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高密度的項目工程背后,更折射出了臨平新城城市能級提升的生動藍圖。
目前,臨平新城規劃建設27所公辦學校,已交付15所,年底完工新城二中、開工喬司二中、勝稼二幼、新城一幼;實施建設城市配套道路共計28條,已完工17條;實施公園、河道類項目10個,完工滬杭高速、迎賓路等3個入城口改造提升工程……
放眼整座新城,交通、教育、文化、商業等各種資源齊聚,公園、綠道、廣場鑲嵌其中,臨平新城的美麗蛻變,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人們的眼球。毫無疑問,憑借高能級的城市平臺、高水準的科創高地、高質量的產業體系、高層次的開放格局、高效率的營商環境,臨平新城進階為余杭東部崛起的標桿新城。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臨平新城:打造接軌上海橋頭堡 爭當(09/29)
- ·杭州臨平新城以“三服務”精準攬人才(09/23)
- ·杭州臨平新城以“親企辦”巧解企業發展(09/04)
- ·杭州余杭區人大常委會赴臨平新城調研(08/29)
- ·聚合、升華、崛起 杭州臨平新城打造余(08/14)
- ·杭州臨平新城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08/12)
- ·杭州臨平新城開通地鐵接駁線1799M路(08/07)
- ·杭州余杭臨平新城目標指向“最創新之地(07/11)
- ·杭州臨平新城:“雙創”賦能 擘畫高質量(06/14)
- ·杭州臨平新城項目推進 跑出發展“加速(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