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濱江):心中有夢想 腳下有力量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9/26 10:50:43
(原標題:高新區(濱江)心中有夢想 腳下有力量 文/記者:孟嬌 通訊員:王海韜 高新區(濱江)報道組:宋桔麗)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恢弘長卷中,高新區(濱江)無疑是杭州章節中最亮眼的篇章。
崛起、趕超。高新區(濱江)這個“90后”奮起直追,可以說是“后生可畏”。“奔三”的高新區(濱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實現了從白手起家到科技新城崛起的歷史轉變——
地區生產總值從2002年的87.2億元躍升至2018年的1350.7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從2002年的7.79萬元,躍升至2018年36.36萬元,成為杭州乃至浙江省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
歷史給我們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而夢想,就是一切奮斗的起點。
有夢想,就有逐夢前行的動力。
1990年春天,在11.44平方千米的土地上,還是一片水蕩農田,杭州高新區“螺螄殼里做道場”,在文三路199號起航。
從1991年杭州高新區獲批成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到發展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從1996年濱江區在三個鄉鎮上成立,到2002年兩區合并,高新區(濱江)實現跨江發展,成為全國產業高地……
近30年間,高新區(濱江)為實施區域整體騰籠換鳥、實現城市面貌翻天覆地,一步步砥礪奮進,一步步扎實前行。
每向前一步,夢想的輪廓都更加清晰,那就是“產業強區”——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以產業報國為初心使命。
向著夢想奔跑——堅持走“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發展之路,高新區(濱江)在157個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三,在全省經濟綜合評價和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中多年來穩居“榜首”,聚集了全省六分之一的高新技術和上市企業,成為浙江省數字經濟的創新策源地和重要集聚區。
向著夢想奔跑——建設“全國數字最強區”,全力打造杭州市“新制造業”示范區,扛起支撐杭州市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核心區的大旗,打造數字經濟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雙引擎”,持續推廣打造全國一流高新區的濱江經驗,為全省的改革創新,再擔重任、勇立潮頭。
每向前一步,逐夢的腳步都更加堅實,那就是“美麗蝶變”——建設科技新城,打造“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宜居宜業之城。
濱江的“顏值”越來越高了。“大小蓮花”在錢塘江邊驚艷世人,成為城市新地標;拔地而起的現代化高樓,形成了“國際范”的天際線;一側櫻花一側江,最美跑道全線貫通,成為市民四季網紅打卡地;而以“最美跑道”為邊界向城市腹地延伸,一條條水清岸綠的河道,南部的白馬湖公園、井山湖農耕文化園,也已成為居民休閑健身的綠色開放空間。
濱江的“氣質”越來越好了。“大蓮花”開門迎客,到家門口看演唱會已成現實,春天看動漫展、秋天逛文博會,下班后,去濱江體育館看看CBA籃球賽,再去北塘河邊的網易蝸牛讀書館享受獨處的文藝時光……文體事業的發展帶給老百姓滿滿的幸福感。
每向前一步,夢想的圖景,正在7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漸次鋪開——新老濱江人的獲得感越來越強了。
這是一個四通八達的濱江。在濱江,機動車沒有限行;公交、地鐵、快速路、跨鐵立交、跨江大橋交織成網;作為地鐵最密集的城區,濱江規劃地鐵線路總長約34公里,有地鐵車站18座。
這是一個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的濱江。五年來,高新區(濱江)新建擴建中小學15所、開辦幼兒園33所,一流師資倍增,課后托管已在濱江實現了公辦民辦全覆蓋;學校停車場、體育場館和圖書館已經逐步實現全民共享。
這是一個在家門口看病放心的濱江。目前,濱江三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浙大兒院、浙大二院、市三醫院等省市醫院建立了醫聯體,家門口看名醫,不難;“出生一件事”一站搞定,智慧醫療按下“快進鍵”,“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出了優質的基層就醫“濱江體驗”。
這是一個養老安心的濱江。如今,社區居家養老照料中心已實現全覆蓋,助餐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33家社區照料中心實現社會化運營;為全區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發放康復護理補貼,在全市開了先河;“陪伴是最長情告白”,互助式養老志愿服務的創新,為全國新型養老模式提供了示范……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
只要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濱江一定是最適合成就夢想的地方!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滬嘉杭三城聯手打造G60科創走廊(07/25)
- ·蕭山臨江:正在崛起的一座高科技新城(02/14)
- ·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重獎優秀企業和人才(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