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臨平新城:打造接軌上海橋頭堡 爭當“東部崛起”排頭兵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9/29 10:40:29
(原標題:臨平新城:打造接軌上海橋頭堡 爭當“東部崛起”排頭兵 組稿:陳堅、虞倩)
上海往西,一馬平川,300里外方遇一座擁山之城,山名臨平山,城名臨平城,是杭州最接近上海的區域所在。
臨平城因滬杭鐵路一分為二,北部是縣治所在,曾經車水馬龍、熱鬧繁華;南部為城郊之地,以前阡陌田野、參差農家。
斗轉星移、時光飛逝。余杭人夙興夜寐、風雨兼程,臨平城南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迅速崛起一座現代與時尚結合、產城與人文相融的品質新城:雙鐵交匯、高架環繞,東去西往只爭朝夕;高樓林立、商貿發達,璀璨夜景眼花繚亂;平臺創新、產業興旺,各路英才紛紛來棲;環境優美、人居和諧,宜居宜業生態之城。
這,就是臨平新城,努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城市綜合能級,傾力打造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橋頭堡,奮勇爭當余杭“東部崛起”的排頭兵。
機制再創新
主動接軌打造跨區域創新創業生態圈
日前,臨平新城謀劃制定了一份打造長三角企業創新研發總部基地的建設方案,著力打造產業創新協同體系和跨區域創新創業生態圈。
規劃以“一心兩翼”發展布局,在新城中央商務區(CBD)打造長三角企業創新研發總部基地核心區,在九喬國際數字商貿城建設拓展區,逐步伸展海寧合作區、西大門區塊兩翼,整合約660萬方空間以承接長三角戰略創新資源。
這是一個由點連線成面的創新平臺。
精準實施點對接,全面接軌大上海。著力打造一批滬杭產業合作園。重點建設長三角數字科創園、長三角高層次人才創新基地等產業園區,主動承接上海城市產業、技術和人才外溢,探索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深度對接新模式,實現“1乘N大于N”的效益。加快布局主動出門雙招雙引。深挖大上海金礦,建立長效上海駐點招商機制,并輻射長三角區域。
聯動實現線對接,深化共建G60。依托東西部聯動,充分發揮之江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協同創新能力,聯合開展科技攻關項目,積極參與浙江G60國家科學中心謀劃部署,深化共建G60科創大走廊,促進產業層次與區域能級“雙提升”,加快“東部崛起”。
戰略推進面對接,全面融入長三角。加快南融,切實打破融合溝壑,以嘉興、湖州等地要雙向融入杭州都市圈為抓手,真正從“融入主城”向“就是主城”提升。謀劃中整,以互聯網小鎮和藝尚小鎮交匯核心區域、地標地塊為中心,謀劃核心區域多戶一聯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可研,整體提升中央CBD區域城市品質。推動東拓,以運河二通道為主軸,聯動錢塘新區、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杭海新區,打造高能級跨市域同城化發展示范區。同時,高標推進與海寧合作區塊的規劃建設,進一步增強在商業商務、金融貿易等方面輻射周邊地區能級,打造杭嘉湖一體化發展示范樣板。
藍圖繪就,行動卻早已開始。今年5月,一家來自上海的金融科技型企業——信公小安正式落戶臨平新城。該公司創始人黃智表示,正因為新城一流的營商環境、全面的扶持政策和優越的生活配套,使他毫不猶豫選擇了來這里創業。
另一個與上海優質教育資源對接的項目——華師大二附中杭州信達學校也在5月完成項目設計,并于6月開工建設。該校將依托華東師范大學和華師大二附中的豐厚學術與管理資源,全面服務于余杭學子。
截至目前,新城已成功引入智引信息科技、步科自動化等30余家上海企業前來落戶,隨著接軌力度持續加大,更多來自上海和長三角的優秀產業資源將紛至沓來,跨區域創新創業生態圈日漸成熟。
產業再聚焦
“兩鎮驅動”提升特色產業核心競爭力
在今年8月召開的2019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杭州)工業互聯網小鎮閃亮登場,余杭與阿里巴巴聯手打造的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同步啟動。
嶄新亮相的工業互聯網小鎮,位于臨平新城核心區,規劃建筑面積約80萬平方米,首期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以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為引擎,小鎮集聚5G技術、信息軟件、工業APP、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的服務商,打造面向長三角地區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聚集區。
中鋁智能總部、國網5G總部、軟通智慧浙江區域總部……在今年全區2、3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集中簽約活動中,共有19個重大產業項目簽約落地臨平新城,這標志著新城“雙招雙引”獲重大突破。
以“孵化器—加速器—總部園區”為主路徑的發展戰略在互聯網小鎮建設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這里,亨石、清創、航啟等加速器等正以管家式服務成為新城全新的孵化平臺,吸引企業入駐,并成為數字經濟的全新動能。在這里,國內首個建筑數字化產業集聚區——中國建筑數字化產業園正加快建設,成功引進飛渡數字、大境筑等行業頭部企業近30家,打造“中國建筑數字第一示范區”勢頭強勁。
尤其值得欣喜的是,臨平新城在項目開發建設和管理上對數字技術的運用:占地150畝的“長三角數字科創園”建設管理中,全面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云、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區域內7幢商務樓宇成功引入飛渡數字自主研發的樓宇衛士平臺,實現了樓宇管理的施智慧化、數字化。
截至目前,小鎮已成功招引以朱位秋、周成虎等兩名院士領銜的一批高層次人才,實現院士項目零突破,并帶動、吸引了千余名大學生創新創業。
如果說互聯網小鎮展示的是新城“硬氣”的一面,那么藝尚小鎮就是新城“軟萌”的擔當。
今年6月19日,全國首條輕奢主題街區——瑞麗輕奢商街落地藝尚小鎮,這個占地面積63畝,總投資13.8億元的時尚街區的開工建設,標志著藝尚小鎮四大街區建設的最后一子落地。
2015年10月,藝尚小鎮在一片白地上打下第一個基樁,短短4年間,一個以服裝、時尚產業為主導,環境典雅優美、藝術氣息濃郁、各類人才匯聚、國際交流活躍的中國時尚新地標已躍然眼前。
對于加拿大設計師品牌JAC創始人露絲·瑪麗來說,入駐藝尚小鎮是她創業史上里程碑式的一躍:短短數年間,她創立的女裝品牌旗艦店已鋪滿了全中國各大城市。“余杭給我了無限可能,現在正是我夢想中的狀態。”她說。
經過4年的發展,藝尚小鎮從無到有,已集聚時尚企業1005家、國內外頂尖設計師24名、原創設計師2650名,實現稅收13.9億元,先后成為全國首批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浙江省特色小鎮、浙江省標桿小鎮等。
城市品質再提升
為融入和接軌提供完善配套
日前,經省發改委批復同意,滬杭高速公路改建工程臨平段改造工程即將啟動,規劃將在東湖南路新增一個高速樞紐,大大緩解車輛出入壓力。
今年以來,臨平新城的路網建設提速。3月,滬杭高速入城口景觀改造提升工程啟動;5月,玩月街改造提升工程(迎賓路至東湖路)、良熟路(文正街西至文正街東)道路工程完工;6月,南大街南延工程(海寧段)正式建成通車;7月,迎賓路(滬杭高速至藕花洲大街)改造提升工程啟動;9月,迎賓大道提升改造工程(滬杭高速以南段)基本完工。這些路網項目的實施,有力地緩解了交通壓力,提升了新城的城市形象和品質,為新城今后的融入和接軌戰略提供完善配套。
當然,新城的“全域大花園”建設永不停步,藝尚小鎮已通過國家4A級景區評估,東湖公園臨水而建,四季景觀美不勝收;余杭大劇院造型獨特、功能齊全,既是新城的“顏值”擔當,又是市民欣賞高雅藝術的殿堂;時尚歷史、文化、藝術和瑞麗等四大街區,將則時尚、文化、創意、設計、產業、購物、休閑融為一體,既有國際范、又有余杭味,成為眾多時尚網紅、文藝青年的打卡首選地。
不僅核心區塊,臨平新城在西、南兩翼也布局了兩座功能各異、品質一流的大型公園。
在西側的星橋區塊,一個占地556畝的大型體育公園即將開園,公園以“全民體育、樂跑體育”為主題,不僅設有主跑道、彩虹跑道等多種不同類型跑道,還配備網球館、劍道館、壁球館、健身中心等多個室內場館和5個足球場,打造市民休閑運動的最佳場所。
在南翼的九喬國際數字商貿城核心區塊,一個占地206畝的大型湖景公園——豐收湖公園正在加緊建設,公園依托豐收湖已有生態環境及古海塘人文背景,結合周邊創新產業鏈特質,建設未來之脈等六大景點,打造富有科技人文色彩的九喬科技綠谷,為下一步導入產業、集聚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輝煌七十載,筑夢新時代。一路走來,新城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屬于自己的奇跡。展望新的征程,不管亂云飛渡、風吹浪打,新城人將繼續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建設事業推向前進。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余杭晨報
相關閱讀:
- ·杭州臨平新城以“三服務”精準攬人才(09/23)
- ·杭州臨平新城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08/12)
- ·臨平新城開啟2018年新征程 四大關鍵詞(01/31)
- ·臨平新城:打造現代化高品質都市新區(01/30)
- ·杭州臨平新城:凝聚時尚共識,致敬美好未(09/28)
- ·杭州臨平新城將打造一座產業互聯網小鎮(09/04)
- ·杭州臨平新城東湖項目開工(08/06)
- ·杭州臨平新城將成為大城東的副中心(07/08)
- ·杭州臨平新城“新”在哪里?(07/07)
- ·杭州臨平新城致力打造“三生”新城(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