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多地正在或即將啟動高鐵新城建設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0/1/8 10:55:52
(原標題:高鐵新城,如何避免“空城化”? 記者:沈曉顏、張世新)
日前,嘉興高鐵新城規劃——《嘉興市高鐵南站片區站城一體綜合規劃與設計(批前公告稿)》正式公示。未來嘉興中心城市將形成“雙中心”布局。
此前,紹興、溫州、衢州、金華等地都已啟動高鐵新城建設或規劃。在湖州,以湖州東站為核心的高鐵新城城市設計方案編制工作也已啟動。
當前,浙江高鐵干線已經形成,高鐵網絡逐漸織密,高鐵站已成為一座城市的名片、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高鐵經濟效應,正在推動城市功能和地位的變化,擎動城市加速騰飛。
高鐵新城“花開遍地” 為城市鋪展“詩和遠方”
一個好的城市規劃,不僅需要呼應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當下的需求,還應為城市不斷鋪展“詩和遠方”,為未來預留發展空間。
根據規劃,嘉興高鐵新城將引進國際最新理念與技術,將高鐵南站片區打造成為長三角核心區樞紐型中心城市的重要引擎,成為長三角創新共享先行區、國際化站城一體活力區、高品質現代江南宜居區、新時代智慧低碳樣板區。
“高鐵新城這一次站位比較高,前期的規劃設計也是專家來操刀的,規劃本身中運用的理念和技術手段也是在國內外比較領先的,希望通過先進的理念,能使嘉興的城市面貌有新的變化。”嘉興市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院長黃佳海說。
隨著高鐵“毛細血管”的逐漸滲透,在浙江,架設了高鐵的市縣區幾乎都圍繞高鐵站周邊區域做起了城市拓展、產業發展的文章。
若要從高鐵德清站南側到智能生態城的小鎮客廳,可以坐上無人汽車,一邊體驗人工智能這項高科技,一邊參觀了解德清在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縣”上的規劃和建設成果。2017年,德清提出打造全國首個“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縣”的目標,并開始籌建智能生態城。時隔一年,作為智能生態城的重要對外窗口,集人工智能應用展示、辦公、路演、商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小鎮客廳正式試運行。
在紹興,投資60億元的紹興高鐵北站TOD綜合體項目于去年10月開工建設。與一般的交通樞紐綜合體項目不同,紹興北站項目創新采用了“TOD模式”,即以公共交通為導向進行規劃設計。在此區域內,市民能夠方便地換乘高鐵、地鐵、公交等多種公共交通工具,并使用設置其中的商業、文化、教育、居住等多種功能。
在衢州,緊抓杭衢高鐵這一重大機遇,高鐵小鎮、教育小鎮、醫養小鎮、快樂運動小鎮、科創金融小鎮、文創文旅小鎮和儒學文化小鎮,在衢州高鐵新城及其周邊組成了特色小鎮群落,被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北斗七星”。
“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讓規劃真正行之有效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近年來,當一個又一個的“高鐵新城”在全國各地拔地而起的同時,也帶來了初期規模過大、發展模式較單一、綜合配套不完善等問題,更有一些地方以建高鐵新城的名義搞房地產開發,形成了“高鐵空城”。
在這一點上,有了前車之鑒,嘉興顯得尤為謹慎。嘉興市委書記張兵去年先后率團訪問日本東京灣區、考察雄安新區規劃,跳出嘉興思考嘉興,借鑒國內外經驗,深化細化高鐵新城規劃。
“主要的特點是我們不能夠再翻版以前的那種,純搞開發模式的規劃建設。”中國科學院院士、嘉興高鐵新城設計領銜人段進表示,在規劃設計的時候,就要綜合考慮生產、生活、娛樂,變成一個綜合的城,保證開發一片成熟一片。也就是說,無論是外來人口還是本地人口,他們都能在這里各取所需,這樣的話才能保證這個地方的活力。“從整個過程來說,我覺得嘉興實際上是想通過高鐵新城,來考慮嘉興未來整個的發展。”
在德清,智能生態城的發展則順應了縣城東向發展的總基調。高鐵德清站以西,浙江工業大學莫干山校區已于去年10月18日開園;站前廣場以南,總投資約160億元的德清天安云谷項目已開工,致力于加快打造全省人工智能集聚區、總部經濟示范區、智慧產城新社區;目前,德清與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多所研究院、研究中心,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創新載體建設和科技成果轉化,為新城吸聚產業與人氣。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